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天我在为找不到能干的工人犯愁,年龄大的眼花干不了这个精细活儿,年轻人又都在工厂上班。”4月15日上午,在白云山路西边市农科院超级小麦课题组的试验田里,市农科院小麦所副所长赵永涛正在督促工作人员加快工作进度。翠绿的麦田中,工作人员手拿镊子,或蹲或坐在一株株小麦前聚精会神地将一个个雄蕊挑出。

种子这个农业“芯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乎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关涉农产品竞争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工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这一主线,坚决扛起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政治责任,全面启动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0 1

一粒良种“十年功”

眼下,我市的小麦已进入孕穗期,再过几天就进入扬花期。“小麦杂交成功与否,关键就在这两天。我们把雄蕊从麦穗里挑出来的这个工序叫‘挑麦花’。”正用镊子“挑麦花”的市农科院工作人员望俊森是个“90后”,虽然在基地上班仅两三年时间,但已算是个“挑麦花”的高手了。雇请的工人半天挑20穗,望俊森能挑50多穗。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成型前,每粒麦子包含一个雌蕊和三个雄蕊。“一旦遗漏一个雄蕊,将来整穗小麦就淘汰了。”赵永涛边走边给记者讲述小麦新品种选育过程,“我们将每穗小麦的雄蕊挑出后,还要给麦穗套上纸袋,防止别的小麦花粉交叉授粉。等雌蕊成熟了,工作人员再用‘父本’的花粉对这些挑出雄蕊的小麦进行人工授粉,再套上纸袋等待成熟,最终可以形成杂交种子。”

赵永涛介绍,利用不同的小麦品种,或者某一小麦品种和其他近缘作物杂交选育一个新的优质品种,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所以小麦杂交选育新品种成功率较低。“我们选育出来的漯麦76现在已经被推广应用,前后整整经历了13年。

0 2

小麦新品种组团参审

春雨过后的田埂有些湿滑,记者跟随赵永涛在一块块试验田中了解每粒漯河良种的诞生:和长穗偃麦草杂交多年形成的麦穗比普通小麦穗长出一半,和节节麦杂交出来的高产小麦抗病、抗倒伏,不同小麦通过优良基因组合形成的新品种抗旱、耐涝、早熟……每个新品种背后,都饱含了科研人员多年的刻苦钻研、含辛茹苦。

“这个是咱们的漯麦系列,有的正在报审,有的已经通过国家级审定了。”来到一个个标明小麦品种的红牌子前,赵永涛如数家珍地给记者介绍着。

小麦单产的提升,品种是关键。“目前多数小麦品种遗传基础狭窄,产量提升缓慢,不能突破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协调改良等瓶颈问题。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的根本在于种质资源的创新。”赵永涛告诉记者,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小麦种质资源的创制工作,围绕“超级小麦”课题,用一些国外的资源和小麦近缘材料创新种质资源,利用节节麦、黑麦、小黑麦和长穗偃麦草和普通小麦进行远缘杂交,所创制的部分资源已用于小麦新品种选育中,并且表现非常好。

漯丰2101千粒重比一般品种高15克左右,漯新1号表现出优异的耐阴雨性,我市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的中麦6319高产稳产能力极强……目前,我市的超级小麦课题已审定小麦品种8个、参试品系9个,在国家和省级试验中表现优异。其中,漯丰7011和漯丰1901在去年的国家黄淮南片第二年区域试验分别较对照增产7.77%和7.27%,均居小组第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 3

漯河良种受欢迎

这两天,郾城区龙城镇种植大户王科伟看着眼前新出的麦穗,心里乐开了花。“去年我试着种了160亩漯麦76,比周边的种植户每亩地多收150斤小麦。今年俺又听从镇农技人员的建议,种了100亩的漯麦77。”

目前,越来越多的漯河“芯片”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这个漯丰4444是早熟小麦,在新疆、内蒙古等试种,表现优秀,很受欢迎。”赵永涛告诉记者。

据介绍,我市依托国家(省)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漯河综合试验站和省“四优四化”科技专项行动,通过集成技术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农业生产方式创新等措施,近年在漯河市及周边城市(示范县)共建立漯麦163、漯麦26、漯麦18号等优质高产示范方、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方、轻简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高产示范基地85个,总面积16.895万亩,全部通过专家现场验收。省内外大面积推广我市的漯麦9号、漯麦18号、漯麦163,漯麦76、漯麦99等优质小麦新品种种植面积达3000余万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