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日更up酷温。

今天继续说统计数据,讲之前麻烦大家点点发财的小手,随个赞或者点个关注,作为萌新up虽然播放量好像起来了一点,但是这个粉丝量确实太寒碜了。

好的,开始正题。昨天说了收入和就业的时候说了,一季度所有数据开门红,一切向好。就是有一个数据一直一直拖后腿,那就是房地产!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两万两千多亿元,同比下降9.5%。

好像跌幅也不算很大对不对?那我得祭出这张图,这是2023年3月到2024年3月房地产投资增速图。柱状图是累计投资值,所以越来越高没有问题,折线图是增速,注意一下坐标,是负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再把时间纬度调整到36个月,可以看到这根增速曲线是一直往下,自2022年4月投资增速进入负增长以来,一直就再未转正。

是的,统计局都捞不起来的那种。

而从销售端,同样降速明显,2024年一季度,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3.4%,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0.7%。销售额掉的比销售面积狠,说明了什么?

说明卖出去的新房,也是在以价换量。

新房市场, 3 月份 70 个观测城市中,房价跌的最狠的是金华,以 1.4% 环比跌幅领跌全国,同比跌幅高达 7.4% ;其次是南京,环比跌幅 1.2% ,同比跌幅 6.5% 。而 2 月份,南京就以 1.1% 环比跌幅领跌全国。

昆明、广州、郑州等一、二线城市跌幅亦居前。开发商降价促销回笼资金的趋势明显。不过,统计局也说了,复苏的苗头开始出现了,因为新房市场,有11个城市价格开始上涨了。上海,以0.5%涨幅领跑全国;西安、北海上涨0.4%;太原、重庆上涨0.3%;吉林、遵义、大理均上涨0.2%;桂林、南充、平顶山均上涨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现在的房地产,统计局的看法是,不用担心,房地产有支撑。

按照统计局的说法,66.2%的人住在城里,但是有16%以上的人,但是他们没城镇户口,想要户口,目前最直接的方式,那就得买房。

另外,我们还有将近1.8亿进城农名工,其中近1.2亿农名工还没买房。

他们是我们楼市的支撑力量。怎么让他们买?这个简单,你看村里还有学校吗?那农民工买的起吗?

2023的年度数据里面提过一嘴,酷温给找到了,年中国经济数据,目前中国本地农民工1.2亿人,外出农民工1.76亿人,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

如果夫妻两人均为劳动力的话,一个月收入在9500元,这个收入需要涵盖老一辈赡养,子女抚养及教育,日常开销,一年能存6万元已经顶天了。一套200万的房子,首付60万,大概需要需要攒10年。按照4.1的利率,首付之后,每个月的按揭还得再还7200元左右。

但是有个问题,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42.3岁,按揭30年明显按揭不了了,那就只能接力贷,让农民工的孩子背上贷款。

刚才我们说了,一对农名工夫妇每年撑死了存6万,但是每年贷款将近9万。所以楼市要靠农民工的话,那就只能让民工兄弟再加加班,下班多送几单外卖,家里孩子耶帮衬一点,苦一苦,熬一熬,政策再支持一下,还是买得起的,毕竟为了经济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除了农民工,统计局也说了,已经有户口的、买了房的也能做一些自己的贡献,目前30多个城市出台了房屋以旧换新计划,因为经过统计,大家大多数还是住在90平方及以下的小户型里,那多憋屈啊,得学会享受。 把小房子换成大房子,这样,房地产市场不又可以一片向好了嘛?

真是妙啊,不过,局长大人,你猜我为什么不换大房子?

另外,2020年三道红线政策之后,银行放贷前对房企的负债率、短期债务比例都有了严格的要求。这个我们恒大篇里面说过了,有需要的去翻历史视频,不过今年2月,这个政策做了转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2月的时候表示,可以制定项目“白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商业银行推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等于给部分房企和项目松绑。

根据媒体报道,第一批白名单已经挤上去了3218个项目,暴雷的碧桂园进了30个项目,已经在香港被呈请清盘的世贸地产进了16个项目,而累计有55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需要被执行总金额超221亿元的融创,挤进去了超过90个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的最新信息是,第一批白名单确认放款5200亿元人民币。而有高层在前天河南调研时候,强调,房企白名单“能进尽进”,落地需再提速。这么看来,应该是有银行不懂事,不想放款呀。哎,不可说,不可说。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节目,三连啊同志们!点赞关注订阅啊!视频文稿发在同名公众号上。别再下期一定,有没有下期都不一定了!

——————end——————

活得较真,我是酷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