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一个孩子成长得好不好,需要从远离精神内耗开始的,别不信

有一个朋友,从小优秀,长大后也如愿进入名企高就,还拿着别人羡慕的高薪工资

可最近联系时,她却向我述说了烦恼的一面

因为从小到大都被“乖巧”、“听话”这个外壳包裹着,她做什么事情都要求面面俱到

为的就是害怕别人会失望…

读书的时候害怕父母会失望,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学习,很多哪怕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为了讨父母关心,也会强忍着喜好、逼自己做不愿意的事

而长大后,即便是拥有着体面的工作,这种性格依然没有改变,为了讨好同事,不让人家失望还特意早出门2个小时,绕道帮大家买早点

大家也知晓她不会拒绝的性格,所以在提要求方面一次比一次过分

很多时候,她也想过说一声“不”,可话到嘴边还是咽下去了,一想到拒绝别人就觉得内疚不安

这种习惯性的自我批评、不懂得反抗拒绝,也因为没有勇气说“不”,导致她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

听完朋友的经历,我更加确信要早点培养孩子强大内心和抗挫力的重要性

那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这就让我想到了一个特别合适的形象词-钝感力

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和智慧,所强调的是面对困难时所体现的耐力,也是一个人对抗外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中,能避免孩子玻璃心的钝感力五项铁律,记得早点告诉孩子:

01

锁定目标

即便失败也要再努力一把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抱怨

有人说:“孩子都上幼儿园大班了,现在学英语启蒙会不会太晚了,还来得及吗”

有人说:“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一到写作业的时候就拖拉磨蹭,一点读书的态度都没有,我该怎么管教呀”

还有人说:“上五年级的女儿跟我吵架还离家出走了,这孩子是不是没救了”

事实上,无论孩子几岁了、也不论他们有多糟糕,教育孩子从来不会晚,晚的也只是父母还没有开始

13岁女孩姝姝,她的妈妈是个女强人

以前事业心重的时候经常忙得连家都顾不上回,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但每个星期能见面坐下来好好聊天的机会屈指可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因为缺少陪伴、疏忽了内心所需,导致姝姝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走下坡路线

甚至还因为顶嘴、逃学、和同学打架,成为了连老师都放弃的“学渣”

幸运的是,当姝姝妈妈意识到问题后和孩子好好沟通了一次

得知厌学、叛逆的原因是为了引起关注后,她立刻行动了起来,每天不管工作有多忙,都会按时回家

女儿写作业的时候,她在一旁继续没有完成的工作

女儿阅读打卡的时候,她就在一旁跟着一起看书

平时每一个节假日还会陪女儿穿亲子装出去玩儿

就这样,缺失的东西找回来了,姝姝也回到了之前的乐观开朗,对学习更多的是遇难化难的坚强心态

因为,有妈妈陪伴的那段时间,也让她明白了“锁定目标”的重要性

妈妈为了让姝姝感受爱,她腾空自己的时间陪伴,这是行动力里的目标

那一个孩子想要获得钝感力也是一样

不管什么时候、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们都要让孩子明白:即便是失败了,也要再努力一把

02

内心大气

要迅速忘记不愉快的事情

钝感力是建立在自我认知力的基础上,也是在复杂环境中能够胜出的关键力量

就像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但把自己的路走好,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大气就可以所遇皆是晴天

有一个妈妈,她的儿子调皮好动、学习也垫底,因为反应能力差还经常被人笑话

这让妈妈觉得很没有面子

而当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够成长得优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妈妈也付出了很多

每天下班陪儿子上辅导班,回家后还费劲心思做好吃的营养餐

可孩子的成绩不仅没有好转,对待学习的懒散态度反而越来越恶劣了

这让她的内心变得越来越焦虑,对儿子也郁郁寡欢,甚至想过放弃

后来,爸爸用他的职场生存法则告诉她:

“把心态放好就行了,只要整天不盯着儿子的缺点看,迅速忘记让你感到不愉快的事情,内心自然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果然,按照爸爸的说法,妈妈不再焦虑了,儿子也变得豁达,一家人的紧张关系更是得到了修复

这就是钝感力五项铁律里的第二项-修炼内心

而作为父母呢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孩子不是我们的面子,与其盯着缺点不放、不如试着发现孩子的优点

我们需要做的也是:成为孩子的“降噪机”,当孩子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帮助他们赶走烦恼和噪音

也告诉孩子:“任何让你觉得不舒服的人和事,你都可以拒绝,这是你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遇事冷静

坦然面对他人的流言蜚语

如果说钝感力是遇到困难时强烈的自我认知能力,那更确切地说,这就是自我认知力的支撑素质

即为:自信力

网上有个全职妈妈吐槽说:

自从当妈妈之后,我就有了更多身份,需要像保姆一样安排孩子的饮食起居,需要像老师一样辅导孩子的学习,需要像个儿科医生那样懂得分辨、预防、和处理疾病,还要像心理专业一样解读孩子的心理健康…

说实话,这段话虽为吐槽,但同时也特别精确

可我们的孩子真的需要如此全能、完美的妈妈吗?并非

如果我们把孩子当成自己唯一可做的事情了,那孩子的圈子就会变小,小到只有让他变优秀的苛刻空间

一旦孩子没有按照预期效果发展,那剩下的只有无尽的焦躁、和抱怨,而这些最后都会成为孩子的心理压力

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35岁妈妈,为了让女儿坚信:“有努力就有希望”的道理,她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研

尽管身边很多人都打击她:“异想天开,都当妈妈,还整天幻想那些不实际的东西”

可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时,她反而坦然接受,还大方地对大家一一道谢

她说“感谢大家的关心,可我更坚信:只要心中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

这番话就让我深受触动,而如此沉着冷静的妈妈,养出的女儿也不会太差

再细看身边那些遇到困难就胆怯的孩子,他们之所以玻璃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怕输、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心有顾虑,做事情也变得前怕狼后怕虎,一点扭转局面的勇气都没有

想让孩子远离精神内耗,那沉着冷静就是钝感力里不可少的一步

而我们当父母的最大价值,也是在孩子感到颓废、痛苦时成为点亮他们前行的一盏灯

告诉孩子:“不要怕,遇到事情就要坦然面对,别人欣赏我们时要感谢他,谢谢他们发现你的优点,别人抱怨你身上不好的地方时也要感谢,谢谢他们帮你找到缺点”

人生态度也是:“坦然面对他人的流言蜚语,少点内心戏,多点行动力,和过去的不好告别,拥抱更好的明天”

只要内心通畅有力了,孩子才能真正被带动起来,远离焦虑、成为更好的自已

04

释放情绪

学会给情绪分类、做好管理

容易陷入精神内耗的孩子,他们往往都存在一个通病

那就是控制不住情绪,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变得暴躁不安,情绪极为烦躁、低落

其实,情绪这个东西是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父母什么样的情绪,就会影响着孩子成为什么样的情绪

同事欢欢,从小到大就被她的父母告知:“优秀的孩子是从来都不哭,一哭别人就觉得你没出息”

为了成为父母眼里的优秀孩子,欢欢一直强装镇定,压抑自己的所有委屈

小时候玩具被抢了,为了听妈妈的话,她主动让出去,然后躲在角落里偷偷擦眼泪

长大后,面对别人的索取也不知道拒绝,总是大庭广众之下被欺负,也忍气吞声,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小时候成绩考好了,为了不被妈妈嫌弃给点颜料就开染坊,她从来都谨慎小心,即便是自己已经很优秀了,还是不满足所作出的努力

长大后也是如此,即便她已经很优秀了,可内心的自卑感,依旧让她觉得很糟糕、不满意

有一次,上级领导很器重欢欢,交给她一个方案策划

本来初定计划已经不错了,可力求完美的结果就是撕了写、写了再撕

最后,给人的感觉也是“无法胜任”的能力不足

这就是缺乏情绪管理的精神内耗

也像是两个人面对面拉着的一根绳子,绷得太近会很容易扯断,孩子如果长时间压抑,内心的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那结果不是自卑、就是抑郁

想要孩子管理这种精神内耗,那就要让孩子学会给情绪分类、做好管理

比如,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把它们写在纸条上装进漂流瓶,然后带着孩子放进附近的河里漂向远方

如果遇到开心的事情,那就记在一个本子上当作回忆,当哪一天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心情也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当然,如果孩子的心情很糟糕,什么话不想说、什么事也不想做,那就别较真了,让孩子对着没人的地方大喊几声,对着河边扔几个石头,对着沙袋发泄几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接纳自己

坦率地认清自己的优缺点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优秀的孩子更少不了坚守本心的毅力

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表扬

如果没有表扬的话,那当时就泄气、也没有了行动的理由

一开始,妈妈为了让女孩做事有动力都以鼓励为主,可当她意识到“不表扬就没有动力”后,就开始焦虑起来

有时候女孩拿着作业邀功说:“妈妈,你看我这个字写得怎么样”

妈妈听后,为了让孩子意识到她自己有几斤几两,就趁机教训说:“不是说打击你的话,就你这字,真佩服老师改作业时的忍耐性,要是我,早都让你重新写了”

就这样,在打击下女孩的玻璃心、和妈妈的焦虑都越来越明显

好在有爸爸在旁边开导,情况才慢慢有所好转

而在引导的过程中,爸爸也发现,女儿之所以事事都需要别人表扬,主要的原因是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

这也是平日里对孩子期待过高的结果

后来,当妈妈了解情况后,才正式开始引导

比如,当女孩再次拿作业问妈妈:“这些字写得怎么样”时,她不再回避,也不再担心表扬会让孩子恃宠而骄,而是认真端详

然后再分析说:“确实是这样,特别是某某字,很明显是进步了很多,不过,某某字如果握笔姿势再端正一些,就可以一样优秀了”

就那样,针对性鼓励的同时,再让孩子意识到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了接纳的同时,孩子也在纠正缺点、冲刺优点的路上

可见,改善精神内耗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接纳自己,坦率地认清优缺点就是充满朝气的开始

不想孩子在玻璃心中成长,认清自己的优缺点也是钝感力五项铁律里特别重要的一项

那么,关于想要孩子远离精神内耗的钝感力方法,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