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十大元帅中,贺龙的起点最高,然而在解放战争中却鲜见其名。

作为起点最高的开国元帅,贺龙经历过许多战争,但为什么群星荟萃的解放战争中却独独少了他的身影?

凭着两把菜刀闹革命,不仅带出了一支军队,还打死了祸害百姓的军阀,贺龙元帅年少成名的经历可谓是众人皆知。

为了拉拢他,老蒋不惜将500万大洋和汉阳兵工厂拱手相送,但却惨遭拒绝。

后来,贺龙更是直接加入南昌起义的队伍中,带领着士兵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蒋见拉拢不成,直接恼羞成怒,在江湖上悬赏10万大洋要取贺龙的首级。

这位让老蒋又爱又恨的元帅,其高超的军事才能自然是无需赘述的。但为什么贺龙在解放战争中却销声匿迹了呢?

贺龙与共产党的不解之缘,要从著名的北伐战争说起,辛亥革命的结束,标志着延续了数百年的封建王朝正式落下帷幕。

但随着袁世凯复辟而后病发身亡,北洋军阀群龙无首从而后分裂割据,华夏大地上依旧是哀嚎一片。

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国共两党展开第一次合作,共同发起了这场从南至北的北伐战争。

当时的贺龙追随中山先生参加革命,他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0师,英勇无比,有着“钢兵铁将”的威名。

早就听说过共产党美名的贺龙,在北伐战争中才有了深入了解共产党的机会。

在此期间,贺龙与共产党人的合作十分融洽,也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贺龙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时国共两党有过约定,共产党不能发展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入党。所以,贺龙第一次想入党的愿望就落空了。

北伐战争完全胜利之后,国民党内部分裂成蒋介石和汪精卫两派,他们瓜分革命胜利的果实,与此同时,还对曾并肩作战的共产党人痛下杀手。

当时共产党还没有组建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只能依附国民党的革命军。面对背信弃义的国军,共产党人几乎毫无反击之力。

贺龙对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行径大为不齿,他不仅坚定的站在了共产党这一边,还主动保护了许多被国军“追杀”的共产党人。

贺龙这一举动在蒋介石看来,那就是要投共!若是贺龙这一有能力又有威望的将领成功加入共产党,那他蒋介石日后必将寝食难安。

蒋介石连忙派出心腹拉拢贺龙,甚至给出了令人无法拒绝的好处:500万大洋、独栋别墅、武汉卫戍司令的职位以及一整座汉阳兵工厂的使用权。

这四个好处中无论是哪一个,单拎出来,都足以让人动心。但我们的贺老总是心怀家国百姓之人,岂会为身外之物所动摇?

只见贺龙这头拒绝了蒋介石,马上就与周恩来会面,再次表达了自己申请入党的强烈意愿。

周恩来早就听闻过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事迹,他对这位传说中的“贺胡子”充满了敬意。

两人见面之后,周恩来邀请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并让他担任南昌起义的总指挥。

蒋介石知道消息后,心中愤愤不平:我蒋介石得不到的人,你们共产党也别想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马上对外发布了江湖悬赏令:谁能取下贺龙的首级,便可以得到10万大洋。

就这样蒋介石还嫌不够,他还派人扫荡了贺龙的老家,杀害了百名贺氏族人,就连襁褓婴孩都不放过,简直是令人发指。

可不管蒋介石使出什么招数,都无法阻止贺龙加入共产党的决心,反而使他的革命信念越发坚定。

毛主席就曾说过,贺家满门忠烈,贺龙对党更是绝对的忠诚。那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曾经声名赫赫的贺龙元帅销声匿迹了呢?我们不妨继续往下看。

2

名声显赫的贺龙,却在解放战争时期,出场的频率不高。

作为后来的十大元帅之一,贺龙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令人不解的是,贺龙在解放战争中无缘一线指挥,几乎处于“隐身”的状态。

贺龙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这其中又有什么内情?

南昌起义失败之后,贺龙一手培养出来的的队伍被不幸打散,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但贺龙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定的表示要跟党走。

革命的失败给了共产党人一个惨痛的教训,他们充分意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必须组建由党直接领导的革命队伍。

而且毛泽东周恩来等先进青年也明白了,在俄国行得通的法子在中国却未必行得通。

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建立工农联盟革命军,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才是中国红色政权的正确之路。

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贺龙在自己的老家湘西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斗争,为革命力量的积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在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多年的侵华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

为了抵抗共同的外敌,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贺龙成为了八路军120师的师长,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战役,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太原保卫战中,贺龙率领120师东渡黄河,在雁门关一带伏击了日军的运输车队,造成日军大量伤亡,还缴获大量的汽车和物资。

在120师的坚持不懈下,日军被连连击退,贺龙顺势收复了一系列县城,创立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在120师到达河北省河间地区的时候,一直怀恨在心的日军听到这个消息,连夜派出了800多人挺进河间,企图扫荡河间地区并挫一挫贺龙的锐气。

贺龙心想,这不是送上门来的肥肉吗?岂有不战之理?于是,贺龙也派出了一个营的兵力应战。

这就是八路军历史上第一次平原歼灭战,齐会战斗。

贺龙先是安排麾下的716团第3营率先前往齐会村,占据齐会村易守难攻的据点,按照计划展开队形。

被蒙在鼓里的日军以为自己占尽先机,不带一丝犹豫的,就迅速包围了齐会村,妄想全歼3营所有士兵。

但日军万万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个村子他们居然久攻不下,还被我军多次击退。

恼羞成怒的日军,见强攻不成,便使上了阴招,他们居然用上了毒气弹!

因为缺少防毒面具,我军不少指挥员和士兵都吸入了大量毒气,就连贺龙也无法幸免。

当时,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也在前线救治伤员,哪怕他苦苦相劝贺龙撤下火线,贺龙却依然坚持留在一线指挥。

此时早早埋伏在日军侧后方的716团1营和2营,终于接到了贺龙的命令。贺龙命令他们在东北方向对日军进行夹击,与3营配合,反包围日军。

日军见大势已去,连忙请求援兵帮助撤离,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贺龙的预料之中。

715团和其他兄弟部队早已在贺龙预测的日军逃离路线上等候,800多日军仅突围了40人,其余均被我军歼灭。

贺龙以一记完美的“请君入瓮”,狠狠地将日军玩弄于股掌之中。

齐会战斗最终以大获全胜告终,但整个120师却高兴不起来,只因他们的军长贺龙被日军所投掷的毒气弹所熏伤,几近昏迷。

得知消息的彭德怀,硬是跨越好几个日占区前去探望,可见当时贺龙伤情之重。

好在最终贺龙还是挺了过来,但毒气仍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也是在这一年,贺龙带着他所率领的120师离开了革命根据地,回到了延安总部。

这一去,贺龙就再也没有回到前线。

贺龙就此宣告提前“退休“了吗?与蒋介石有着血海深仇的贺龙,真的退出战场了吗?

3

解放战争期间,贺龙很少抛头露面,其背后原因令人动容。

“草根英雄是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短短的一句话概括了贺龙波澜壮阔的前半生。

这位曾被蒋介石称为“厉害到可怕””的人物,他的后半生在世人眼中却是一片空白,难道真的是因为英雄迟暮吗?

让我们一起解开贺龙元帅在抗战结束之后销声匿迹之谜。

在中国军民上下一心的齐力抵抗下,日本终于顶不住各方面的压力,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场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最终以中国军民的胜利画下句点。

一直消极抗日,积极内战的蒋介石,也终于按捺不住自己想统一华夏的野心。

这头日本代表刚签下了投降书,另一头国民党就对曾经的兄弟部队赶尽杀绝,一如当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时的情景。

随着国民党大肆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解放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其实国共两党都心知肚明,这一战无法避免,只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毛主席也早早地预料到老蒋会有此举动,于是布局了5大野战军,积极对抗国军。

当时的贺龙身处晋绥根据地,带领着他的120军,为延安根据地守着东侧大门。

而在华中地区被粟裕打得落花流水的国民党军队,放弃全面进攻,转而发起了针对陕北根据地的进攻。

负责此次进攻的国民党将领胡宗南,更是狂妄地扬言:要把共军的上将全部打倒!

毛主席对此,马上制定了以彭德怀带领的西北野战军为主力,贺龙的晋绥根据地做后方支援的战略。

贺龙虽以骁勇善战闻名华夏,但他管理后方的能力也是不遑多让的。

贺龙听从主席的命令,马上在晋绥革命根据地搞生产发展工作,他带领着部队一边袭击敌人,一边种田耕地,为前线提供粮草。

晋绥地区西邻黄河,群山逶迤。在贺龙的治理下,一片片肥沃的土地向阳而生,一担担粮食源源不断地往前线输送,著名的“南泥湾奇迹”就是发生在此期间。

除了在粮草供给上下功夫,贺龙还在晋绥根据地建立了14个兵工厂,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前线武器不足的问题。

随着前线战局的逐渐吃紧,贺龙的部队被分成3纵全部派往了西北野战区,归彭德怀指挥。

其中王震、贺炳炎、廖汉生等人都是跟随贺龙多年的老将,感情甚笃。

为了让自己的部队与彭老总更好的融合,贺龙还在百忙之中亲自前往西北野战区,给老部下做思想工作。

他说,贺龙的部队就是党的部队,你们既然是我带的兵,那就要听党的指挥,要听彭老总的指挥,不然就是我贺龙党性不够,没把队伍带好!

于是,贺龙就这样成了“光杆司令”。此时的他身边只剩下一支地方武装部队,但贺龙居然就凭着这支小小的队伍,又打了一次胜仗。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西北野战军在经历了榆林战役之后,与国军陷入了短暂的僵持之中。然而敌强我弱,敌在明我在暗,长久的相持不利于整体战局的部署。

为了使国军露出破绽,彭德怀与贺龙合计上演了一出“调虎离山”计。

贺龙先是带领着一支地方武装部队,佯装渡河,营造出一种“主力败退,东渡黄河寻求援助”的假象。

国军将领胡宗南果然中计!只见他马上安排麾下的国军第36师前去追击,妄想一举歼灭我军主力。

可胡宗南千算万算,还是逃不出贺龙的手掌心。当他的队伍来到黄河岸边时,哪里还有贺龙的身影?

但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早已在此处守候多时。国军见彭德怀出现,一时之间慌乱不堪,我军成功分裂包围了第36师,顺利地歼灭了其主力部队。

贺龙的小部队不仅将国军耍的团团转,中了圈套都还不自知,更难得是在整场战役中都没有出现任何人员伤亡,可见贺老总军事才能之高超。

此战的胜利代表着,我军在西北战场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从劣势转为优势。虽然这场战役的直接领导者是彭德怀,但贺龙也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所以贺龙并没有提前“退休”,他只是默默地在后方为前线做好后勤工作。

再加上贺老总为人低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不主动声张,这才给世人留下了“销声匿迹”的假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