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市2023年“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评选正式揭晓,禹城市庆永甘薯家庭农场王庆永获此殊荣,这也是自2019年该项活动开展以来,禹城第七位高素质农民获得以上荣誉称号,连续6年居德州市首位。

王庆永长期从事甘薯育苗,深知种苗作为农业的“芯片”的重要性,通过培训,2015年注册了庆永甘薯家庭农场,农场面积扩大到300多亩,为此他每年拿出20亩土地作为试验田,在省、市农科院相关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在省外引进新品种,反复筛选、淘汰和试种,成功选出了适应当地种植高产稳产,口感适宜的优质品种:龙薯九号、烟台薯25、济薯26、西瓜红(普薯32)、哈密、紫薯系列中的济黑一号等,并且远销到山东、河北、河南和新疆等地,成为当地有名的甘薯育繁推基地。他的成功是近年来禹城市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厚植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三措并举”的一个缩影。

厚植家国情怀,擦亮“禹城新农人”品牌。“有国才有家,国好家才好”。近年来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培养造就一支爱农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培训目标,厚植家国情怀,主动担当、有所作为,精心打造“禹城新农人”这一金色招牌。2021年“全国抗疫农民先进个人”齐长杰组织禹城市10名高素质农民集资2万元,购买10万斤白菜驰援西安。2022年,全市高素质农民和科技示范主体率先担负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先行先试的政治任务,特别是2023年全市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4.1万亩,672名经营主体成为其中的主角。2023年高素质农民吴多霞先后两次在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座谈会和启动仪式上做了典型发言。她的“树立家国情怀、做好高素质农民的担当”发言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为“稳粮增豆”,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提炼技术集成,打造新质农业。近年来创新性采用“农民点菜 、专家下厨”的模式,邀请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理论教学与田间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对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培训,每年培养高素质农民和科技示范主体1000余人、技术指导员70余人,让乡土人才成为“全能型”选手。2021年禹城遇到历史罕见的秋汛,群众普遍存在的抢种强播的恐慌,及时邀请省农科院王法宏教授现场指导,他的“地湿无晚麦”、“麦喜隔年墒”等朗朗上口的话语,一扫群众心头的雾霾和愁云,稳定了民心,保证了适期播种,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结合覆盖全市的5个科技示范基地,包括深耕翻、立旋双镇压精量播种、春季镇压、沼液沼渣、减垄增地、借墒追肥、氮肥后移等技术在我市得到了全面推广,减肥减药效果明显。今年通过农民培育微信群、禹城三农看哲里视频号等线上渠道进行春季麦田管理技术的培训,由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李升东牵头,成立“禹城市小麦产业技术服务群”,搭建起农民培训的“空中课堂”,探索通过“深翻+立旋双镇压精量播种+春季镇压+借墒追肥+氮肥后移+科学防控”为实施重点的“懒汉种粮六步法”等技术集成应用实现降本增效,确保农民增收300元/亩。伴随着农民种植观念的逐步转变,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增活力激动能,千帆竞技育英才。自2019年开始借助中国农民丰收节和粮王大赛等活动,全市每年对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十佳农机手、粮王等进行评选表彰,同时结合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对每年获得“齐鲁乡村之星”称号的农村实用人才在原有基础上,一次性再奖励2万元,真正让“田秀才、土专家”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积极鼓励种养加能手参加农民职称评定,提升农民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通过“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已有100余名高素质农民落实职称制度。组织22名优秀学员参加省厅“头雁行动”,通过中流击水、高手过招,学员综合能力有了质的飞跃,高素质农民张树军作为山东省唯一代表在农业农村部开展的“头雁”培育研讨交流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创新人才培育方式,率先在全省开展高素质农民“师傅带徒”试点项目,依托全国农机维修高手、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王小明开展“师傅带徒”,言传身教,培养“高徒”15人,促进人才快速成长、集群辐射。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张培强 王英凡 方海珍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