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这款让人印象深刻的竹编艺术品来装扮你的墙壁,让你的家别具一格。”

有网友在美国高端家居购物平台上发现了这样一则宣传语,本以为是什么大牌工艺品,但点进去一看,却发现说的竟然是我国农村常见的竹簸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售价竟然高达约2000元人民币,这是为什么呢?

一、国内的土产品,国外的艺术品

在早些年间,竹簸箕在我国农村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们不仅用它来晒粮食,可以用它来剔除谷物中的杂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机器还没有普及的时候,竹簸箕是农民离不开的好帮手。

并且它的价格低廉,以前几块钱就可以买到,现在也大概只需要二三十块钱,质量好些的也就五十块钱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整体物价的上涨,二是竹编手艺者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

但即便如此,一个竹簸箕的价格高达2000块,那还是会让人觉得耸人听闻,偏偏在国外的行情就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一位华人网友在浏览美国高端家居购物平台时,意外刷到了一则商品宣传语,自称为“让人印象深刻的竹编艺术品”。

网友怀着好奇的心点进去,却一眼认出了图片所展示的正是我国的竹簸箕。

就在网友震惊于“竹簸箕竟然是艺术品”的时候,一瞥图片旁边的定价,更是被惊掉了下巴:299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元。

再一搜,发现还真有外国人买,而且还颇受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竹簸箕作为“竹编艺术品”在海外已经流传了许久,早在一几年的时候,就有人在工艺品商店里发现它的身影。

并且不仅竹簸箕,很多被国人打上“俗气”标签的用品,都靠着“高颜值”和过硬的质量而畅销海外。

例如印有大红喜字的痰盂、底部印有花卉或鸳鸯的老式脸盆等,外国人买来当做花瓶、菜盆等使用,也算是一种文化输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竹簸箕,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它慢慢淡出了公众视野,成为了被抛弃的传统用品,若是能被当做工艺品重新拾起来,也是好的。

毕竟它背后的竹编工艺,也是我国的传统工艺之一。

二、传统工艺的消亡和复兴

2021年,“竹编大叔”潘云峰被官媒报道,因为他凭借一手竹编工艺,不仅在国内短视频平台上积累了500多万粉丝,而且还走红海外,视频的外网播放量过亿。

潘云峰的爆红也让“竹编”这一中国传统工艺重回大众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云峰在天蒙蒙亮时就骑车上山,忍着山中的寒冷,砍几根自己种的毛竹,扛到山村小屋中。

坐在板凳上,他一手拿竹节,一手拿蔑刀,不需要任何测量工具,仅靠着多年的经验,就能将竹节劈成合适的篾片。

然后就是编织了,阳伞、竹篓、簸箕等等各种竹制品在他的双手间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云峰学习竹编时,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篾匠是一个颇吃香的职业,各种竹制品深入千家万户。

但到了90年代,塑料制品、金属制品逐渐取代了竹制品的位置,篾匠不再被广泛需要,为了维持生计,潘云峰也选择了转行。

直到2018年前后,走过半辈子的潘云峰无意间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一位老篾匠的视频,竟激起了他对过往的怀念。

因而,时隔二十多年,潘云峰重新拿起了蔑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早在2008年,竹编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官方认可。

然而,因为与时代的脱轨,这门传统工艺还是没有摆脱“小众”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一直有人在为它的复兴而努力着,比如潘云峰,又比如“簸箕乐团”。

2022年,16位农村大爷大妈用簸箕奏乐的视频在网络走红,他们称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怀念父母在务农时农具发出的声音,是出于对土地的热爱。

他们还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够登上国家级舞台,将劳动的乐声传递给更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代是向前发展的,很多传统工艺不再适合当下的世界,但抛弃曾经却也总是让人难以接受,那么产品创新,或者干脆换个赛道,也并无不可。

参考资料:

排头国际《老家筛米用的簸箕,美国卖299美元一个,还记得装水果的痰盂吗?》

观察者网独家视频《中国竹编大叔走红海外!TikTok观看人次破亿,传统工艺成热门话题》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