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1日夜间,莫斯科郊外的孔策沃别墅幽深僻静。住在别墅的斯大林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

贝利亚和马林科夫闻讯后匆匆赶来别墅,见到斯大林躺在地板上,不省人事。所有人一时之间,大脑断电,不知所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就在无声的寂静中,流逝了几分钟,一旁的仆人在地板上踱来踱去,惹得贝利亚十分心烦。

耐不住性子的贝利亚呵斥仆人:“干嘛大惊小怪的?他不是睡得好好的吗?不要惊动斯大林同志。”

随即就和马林科夫等人扬长而去,斯大林摔倒13个小时后,医生方才赶到进行抢救,可惜为时已晚。

贝利亚如此对待斯大林,几年后就遭到了报应,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权力分割

贝利亚出生于1899年,从小生活在格鲁吉亚一个不显眼的农民家庭。

贝利亚出身寒微,却少年得志,1931年他就当上了格鲁吉亚党中央第一书记。

随后因能力极强,又是斯大林同乡,因而受到斯大林赏识,于1938年担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负责苏联国家安全。

在斯大林晚年,贝利亚官运亨通,自愿充当白手套的角色,1946年升任联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继续控制国家保安机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职期间,贝利亚玩弄权术,陷害忠良,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

这一时期,加里宁、日丹诺夫相继离世;莫洛托夫、米高扬卸甲归田,给了贝利亚这个少壮派窃取权力的机会。

不过,随着斯大林年事日高和精力不济,他开始认真思考苏联的未来,关心起了权力交接和政权稳定。

人老了,就喜欢想起追忆年华,贝利亚在一系列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心狠手辣和勃勃野心日益浮现在斯大林的脑海,挥之不去,思之颤栗。

因此,斯大林开始有意打击贝利亚和聚集在其周围的势力。

1951年,贝利亚的亲信阿巴库莫夫突然被解除了国家安全部长的职务,接替的不是别人,正是贝利亚的已故政敌的追随者日丹诺夫的追随者伊格纳捷夫。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伊格纳捷夫的每把火都烧向了贝利亚。

伊格纳捷夫刚坐稳位子,就在国家安全机关内部进行了清洗,撤换掉一大批贝利亚早先安排的干部,还在他们的脑门上写上了“间谍分子”、“卖国人员”几个大字。

此举对贝利亚而言,犹如一柄利剑,刺向了贝利亚的心脏地带。斯大林用意简单明确,一是打击贝利亚的势力,二是警告贝利亚,不要妄动。

另外,在1950年10月16日,斯大林还直接在中央全会上,斥责贝利亚将格鲁吉亚搞成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

然而,斯大林的突然去世,使得这张围剿贝利亚的大网没能及时收住,这也解释了为何贝利亚会怒斥仆人,让他们不要大惊小怪。

侥幸逃脱的贝利亚以为自己山穷水尽的命运会柳暗花明,可历史上无数个事实告诉世人“专干脏事”的“锦衣卫大档头”贝利亚注定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很简单,政治的本质就是“将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从事国家安全事务的贝利亚在一系列清洗活动中得罪了苏联太多有实力的高层人物,自然是围攻的对象,那他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斯大林去世之前,没有指定接班人,也没留下任何政治遗嘱。

因此,苏联最高领导层留下了一个政治真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就是新的政权和苏共上层权力的再分配。

1953年3月9日,苏共中央委员会、部长会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召开了联席会议。

众人相互各怀心思,最终达成了妥协,马林科夫当选部长会议主席,贝利亚就任合并后的内务部和国家安全部长,兼部长会议主席第一副主席,是仅此于马林科夫的第二号人物。

赫鲁晓夫则卸任了莫斯科市委书记,接替马林科夫担任中央第一书记。

马林科夫作为政府首脑在全国的影响自然为他人所不及,但他不具备像斯大林一样的权威,只得同贝利亚、赫鲁晓夫等人分享权力。

另外,苏联各州、各加盟国等地方,真正握有实权的还是党的书记,于是就形成了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三驾马车”,拉着苏联前进。

密谋计划

一开始,赫鲁晓夫还未想立刻对贝利亚动手。在斯大林的葬礼上,贝利亚极度尊敬赫鲁晓夫,并时常来到赫鲁晓夫的家中献上殷勤。

可耿直的赫鲁晓夫不吃这套,心里认为贝利亚又在玩弄权术,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在愚弄我,企图解除我的警惕,一待时机来到,就在收拾别人之前,先收拾我。”

很快,两人政治上的分歧就适时出现了。

在主席团的一次会议上,贝利亚提出了一项建议:“未经内务部的特别许可,不准囚犯返回老家,迁到内务部指定的区域。”

在赫鲁晓夫的眼中,这是贝利亚夺权的一个信号。

赫鲁晓夫当然不允许,直接将话挑明,反对道:“我坚决反对你的这种专横规定,这些犯人一进内务部,不是身陷大牢,就是人头落地。现在你又不准他们选择居住地点,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赫鲁晓夫的反对得到了主席团成员的多数支持,贝利亚也不得不撤回提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贝利亚和赫鲁晓夫在德国问题上有针锋相对。

从1951年-1953年,大约有50万人从民主德国迁居联邦德国。

如此大规模的人员迁徙,给苏联的外部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贝利亚在主席团会议上,大发牢骚:“德国这个社会主义给了我们什么?那里到底在搞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贝利亚主张东德只发展土地和生产工具协作社,而不要加速建设苏联农庄模式。

可是这却和苏联的主流方向背道而驰,他的建议一经提出就嘘声一片。

尽管在今天看来,贝利亚在德国问题上的立场表明他曾想在东德地区进行有限的改革,但还是胎死腹中。

贝利亚的种种行径,都引起了赫鲁晓夫的警觉。一天,赫鲁晓夫找到了马林科夫,没有他的帮助,铲除贝利亚是不可能的。

赫鲁晓夫把马林科夫拉到一旁说:“你知道吗?马林科夫同志,贝利亚在磨刀了。你明白吗?如果他成功了,会把我们引向何处去?是把我们引向一场灾难。”

马林科夫反问道:“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我看是看到了。”

赫鲁晓夫低声回复:“是抵制他的时候了,我们决不能容忍他的所作所为。”

在政治的角斗场混迹多年的马林科夫也不是傻瓜,顿时明白了赫鲁晓夫的用意。

一番深思熟虑,马林科夫最终站到了赫鲁晓夫这一边。

两人反复商议,由赫鲁晓夫策划,预定于6月26日在一次中央委员会上,由马林科夫出面采取逮捕贝利亚的行动。

和一般人不同,贝利亚是内务部的负责人,手握武装力量——克里姆林宫内一支相当庞大的武装警卫队。

此外,主席团的卫兵也听命于贝利亚。每次召开会议,贝利亚的随从都会坐在会议室隔壁的房间内。

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亟需军队的支持,因而赫鲁晓夫找到了在苏联军队享有崇高声望的朱可夫。

朱可夫早就对贝利亚恨之入骨,他始终认为,自己1946年之所以被发配边疆,就是贝利亚派秘密警察捏造了不实证据,向斯大林诬告了自己。

赫鲁晓夫找到朱可夫时,朱可夫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随后,赫鲁晓夫壮大了政变队伍,找来了空军司令员莫斯卡连科和另外的五位将军。

还让朱可夫秘密调来了乌拉尔军区的两个近卫师,以防不测。

行动目标——贝利亚

会议按照预定计划召开,朱可夫、莫斯卡连科及五位将军就待在另一间房间,只等马林科夫一声令下。

这次会议从表面上看,和平时没有任何区别。计划的筹备者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贝利亚还蒙在鼓里,浑然不知,紧挨着赫鲁晓夫的右边坐着。

刚一开始,马林科夫就开门见山,大声向众人吼道:“我们来讨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务必马上讨论。”

与会人员都表示同意,按照计划,赫鲁晓夫就向马林科夫表示要求发言,说:“我们现在讨论一下贝利亚的问题。”

贝利亚刚听到这一句话,吃惊地张大了嘴巴,紧紧地抓住了赫鲁晓夫的手,十分惊慌地说道:“尼基塔,这是怎么回事,你们在咕噜些什么?”

赫鲁晓夫全然不管,而是像一位法官似的,回答道:“听着,你马上就会知道的!”

然后,赫鲁晓夫的嘴巴就如同一筒连珠炮,不断翻旧账,述说贝利亚的黑历史。

称贝利亚“不是一个共产党员,是一个出于个人主义,钻进党内的野心家!”

赫鲁晓夫说完之后,布尔加宁、莫洛托夫都赞同赫鲁晓夫,只有老同志米高扬为贝利亚说了句“他不是无可救药的”。

所有人发言完毕,本该由马林科夫作最后的总结。可马林科夫竟然丧失了勇气,呆坐在主席团。

赫鲁晓夫见事不妙,就补充说道:“我提议主席团,解除贝利亚的部长会议副主席和内务部长的职务。”

此时的马林科夫仍旧没有从恐慌中解脱,好像忘记了提议付诸表决的程序,稀里糊涂地按了一下秘密电钮,向朱可夫发出了讯号。

怒气冲冲的朱可夫第一个走进了会场,紧跟其后的是莫斯卡连科和五位将军及其他杀气腾腾的将领。

马林科夫用微弱的声音对朱可夫说:“作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我要求你们将贝利亚关进监牢,以待调查对他进行的控诉。”

拿到“圣旨”的朱可夫怒视贝利亚,冲着贝利亚大喊道:“举起手来!”

随后,所有的将军都打开了手枪皮袋,以防贝利亚武力反抗。

几乎同一瞬间,贝利亚还想做困兽之斗,去摸公文包,旁边的赫鲁晓夫赶紧抓住了他的手臂,贝利亚只好束手就擒。

贝利亚被逮捕后,赫鲁晓夫又抓了许多贝利亚的同党,将他们秘密关押在莫斯卡连科的司令部地堡里。

直到1953年12月24日,苏联政府才宣布对贝利亚及其同伙处以死刑。不过蹊跷的是,关于贝利亚何时死亡,是一个历史谜案。

根据贝利亚的儿子谢尔戈在《我的父亲贝利亚》一书中的说法“我父亲不可能向赫鲁晓夫写忏悔信,也不能提供相关证词。因为他早已在6月26日当晚,就在莫斯科被杀害了。既无审判,也无调查。”

至于七月份的审判,有传言说是出现在法庭上接受审判的贝利亚是赫鲁晓夫找的替身。

结语:

总之,贝利亚之死,暂时是一个历史谜案。如果按照官方的说法,颇具讽刺的是,日本特摄系列剧奥特曼中,反派人物贝利亚也是在12月24日死亡,不知道日本特摄剧是否借鉴了历史上的原型人物。

参考资料

《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

《剪除贝利亚是赫鲁晓夫策动的一场政变》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2年第1期

《朱可夫》 亚历山大·尼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