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是不可分割的同道者。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毛泽东是主心骨的角色,而周恩来则是附在主心骨周边活动的肌肉。

小平同志曾说:“没有毛主席,也许我们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同样,如果没有周恩来,即便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也不会很快就成功抵达终点。

两人相识相知几十年,很少有过面红耳赤的时候。不过就如人体器官嘴巴一样,上嘴唇和下嘴唇总会发生碰撞,毛泽东和周恩来在1961年,也曾因一件事发生了短暂的争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粮食危机

1961年,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我国历史上遇到了罕见的天灾人祸。

现在的中老年人都会记得当时的情景,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全国八亿多人都处在缺粮少衣的困境中。

不说别的地方,只挑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政府储备也仅仅只有供全市人民五天的口粮。

一国之都北京也有不少人因口粮不够、副食不足而得了浮肿病。

造成粮食不足的原因大抵有三种,一是天灾,河南地区是产粮大省,但那一年普降暴雨,导致了粮食部分减产;山东省梁山县也发生了旱灾、蝗灾,对梁山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百姓断粮断炊,人口大量外流。

二是政策失误,这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原因。自然灾害虽有,但也只是局部问题,还不至于造成全国性的粮食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六十年代的生产力低下,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弱,可要是官僚干部处理得当,也能平稳度过灾年。

不幸的是,庞大的官僚群体首先是自保地位、权力,不敢将实情上报,才酿成了无可挽回的苦果。

三是,苏联中断了工业援助,还要求偿还总价约二十几亿美元的贷款,这对中国的财政压力无疑是雪上加霜。

争吵的两人

毛主席早就说过,天下事,吃饭的事情最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体,一切都免谈。

国家出现了粮食危机,作为国家领袖,毛主席早在1960年12月26日,就做出了表率,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写了一封信:“林克、高智、子龙、李银桥、王敬先、小封、汪东兴七同志认真一阅。除汪东兴外,你们六人都下去……”

领袖的一举一动,都是学习的榜样,周恩来和邓颖超也精简了工作人员,提出的安排是:“两人共用一名厨师、一名服务员,留两名卫士轮流值班。”

周总理还说道:“以后在中南海参加活动,自己骑自行车去,司机和卫士都不要去了。”

最后还是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和警卫局长汪东兴出面,周总理才同意多留了两个人。

两位领导人以身作则,不仅在精简人员上,还在吃饭问题上,毕竟这才和粮食危机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也就是在这个尖锐的粮食问题上,两人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争吵。

1960年年底,毛主席或多或少了解到基层存在的严峻问题,便对周围的工作人员说:“全国人民在粮食问题上,都在定量。从1961年1月1日起,我不吃猪肉和鸡了。有米饭,青菜和油盐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做到,一向是毛主席的为人风格。在青黄不接的季节,毛泽东一连二十多天不吃细粮。

常常是一盘子马齿菜便充一餐饭,一盘子炒菠菜,支撑一天繁重的工作。

周恩来听说了之后,十分震惊,开始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节衣缩食渡难关。

困难时期,中央高级干部,比如周总理、邓颖超每人每月的粮食定量是男24斤、女23斤。

周总理便主动要求每月15斤,邓颖超也夫唱妇随,说:“我是女同志,比你吃得少,改成一个月13斤。”

这个粮食定量一直没有变过,周总理从外事活动中节省下的粮食,先后请了文艺界、电影界、新闻界等各方面的人士吃饭。

然而,毛主席毕竟已经是花甲之年,上了年纪的他由于营养不良,体质也跟着下降,患上了浮肿病。眼见毛主席的身体一天天衰弱,周总理也是看在眼中。

一天,周总理来到中南海办事,向主席提交政府报告。

走进菊香书屋,周总理见毛主席面色蜡黄,脸上也出现了浮肿,便苦心相劝道:“主席,你还是时不时要吃些肉蛋产品,才能维持健康啊。老是这样,身体是要累垮的。”

一生要强的毛主席,是不怕任何困难,他对周恩来说:“现在全国百姓都吃不饱肚子,更别说吃猪肉了,我怎么能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

兴许真是不忍,向来温和的周总理提高了嗓门,用近乎哀求的声音对主席说:“人民是人民,要是因为粮食,而把身体弄坏了,谁能领导全国的工作呢?即便不为了自己,就算是为了全党、全国人民,也要吃一点啊!”

毛泽东是个性格强硬的湖南汉子,不愿意别人强迫他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周总理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在规劝方式上不够委婉,脾气一下子就涌上心尖,脱口而出,反问周总理:“你也是总理,你不是也不吃吗?大家都不吃,为什么单要我吃猪肉。听说你和小超两个人每月只有28斤的口粮,这够你的开销吗?”

正好,站在外边的工作人员,听到了两人的争吵,便急匆匆走了进来。周恩来也不好再劝,便不再吭声,只对着工作人员说:“没什么,今天的事情不要同外人讲,影响团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离开以后,还是想到了办法,他委托警卫班的同志,让他们在中南海找一个地方,养些鲫鱼,做成鲫鱼汤。还让警卫有时间抓些麻雀,留给主席改善伙食。

周恩来想到的毛主席,毛主席则想到了农民。一名卫士回乡探亲,毛泽东叫他把农民的饭带些来。那卫士哪敢不从,千里迢迢带回来的是糠窝头。

毛泽东拿到手一看,黑乎乎的,吃了一口,眼圈就红了。

吃完,他哭着对工作人员说:“你们看看,这是农民吃的饭,比比你们吃的。同志们,要将心比心啊!”

采取措施

为了应对粮食危机,中央召开会议,制定了三个措施,最大限度度过这段艰难期。

一是调拨粮食,进口粮食。在调拨粮食上,黑龙江、江西粮食产量高,人口相对较少。

周恩来就亲自给黑龙江省委常委杨易辰做工作,对他说:

“易辰同志,要树立全局观念,服从大局。黑龙江有困难,其他省份更困难,国家要拿出粮食帮助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才能共度难关。每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顾全大局,以全国人民的利益为重、为先,坚决支持中央的决定。”

听了周恩来发自肺腑的话,杨易辰解开了思想疙瘩,完成了调粮30亿斤的任务。

后来杨易辰回忆道:“总理的一席话,使我深受了教育。我感到自己确实是考虑本地区的利益多了,想整体的利益少了。思想上疏通了,我也就迅速采取了行动,做好了协调工作,完成了调粮的任务。”

为了弥补粮食缺口,中央还听从了周恩来和陈云的建议。

1960年12月底,周恩来访问缅甸期间,便同外贸部部长雷任民商议,从澳大利亚、缅甸的资本家手中,每年进口了粮食100亿斤左右。

第二个措施,就是精简城市人口。缺粮的情况出现,一是粮食减产,二是城镇人口急剧增加。

在三年困难期间,全国职工人数由1957年的2500万人,增加到5000万人。

原来生产粮食的人变成了消耗粮食的人,大大超越了客观经济规律所能承载的人口上限。

1961年6月6日,中央出台了《九条办法》,命令各级党委要亲自领导,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让全国城镇只须减人,不许加人。

从1961年-1963年,共精简了职工1940万人,城镇人口减少了2600多万人,吃商品粮的减少了2800多万人,有效改善了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

第三个措施就是减少工职干部的粮食定量。周恩来和毛主席以身作则,主动减少了每月粮食斤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非但如此,周总理代表国家出国访问,从不领“制装费”,身上穿的内衣都是打补丁。

周总理在家用的洗脸毛巾,中间破了,就从中间剪开,将两头掉一个过缝起来再用。如果再破了,就当抹布用。

熟悉周总理的都知道,他真正将勤俭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惺惺作态。

结语:

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挫折。有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挫折就心生胆怯。

周恩来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在三年困难时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了各种法子,应对粮食危机,是鞠躬尽瘁的好总理!

参考资料

《周恩来总理卫士长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

《名人轶事》 领袖人物

《20世纪六十年代初周恩来如何领导克服粮食困难》 党的文献 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