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拔只有324米的敬亭山,能够成为第一山?带着疑问,AH-MBA移动课堂教学,走进江南诗山敬亭山,登临李白独坐楼,追寻李谢诗魂,似乎找到了答案,验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论断。诗仙李白,先后七次登临,与敬亭山结下了不了情:有受邀践诺的手足情、有效法谢朓的景仰情、有亦真亦幻的相思情、有愁肠寸断的思乡情、有阴阳相隔的悲恸情、有旷世孤独的一世情。解析诗仙对于敬亭山的情愫,明事理通人理走好脚下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奋进力量向未来。

受邀践诺手足情。李白的从弟,宣州长史李昭常夸敬亭云月好,相邀李白一同游。然而,李白三江游未还,自是相思不可见,《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即是佐证。期间,李昭应不乏多次邀请,李白只好赠从弟说:“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当结九万期,中途莫先退”。公元753年,时年53岁的李白,终于应邀来到了宣州,客居敬亭山下,留下了数十首关于敬亭山的诗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效法谢朓景仰情。谢朓(464-499年)任宣城太守时,曾作《游敬亭山》。李白在《游敬亭寄崔侍御》诗中称“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李白不仅辄继谢公作,而且登楼临风怀谢公,盛赞谢文清新俊逸,表示与谢朓俱怀逸兴壮思飞,这些都是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的留证,分别记录于《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亦真亦幻相思情。李白曾作《玉真仙人词》,挥毫泼墨不吝赞美玉真公主的仙风道骨。也正是因为这首词,李白才得到了道友玉真公主的赏识和举荐,入仕为官,被赐翰林,后因得罪权贵被赐金放还。据《旧唐书》记载,玉真公主曾到敬亭山祭祀。期间与李白应该有过交集。敬亭山“玉真公主像、相思泉、望姑桥”等景点,或许可视为佐证。

愁肠寸断思乡情。李白虽客居宣城,但思乡情结仍在。诗作《宣城见杜鹃花》记录了他的思乡之情。诗中写道:“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大意是,以前在家乡蜀地曾听到子规的哀鸣,如今在异乡宣城又见到了杜鹃的盛开。子规的悲啼和杜鹃的怒放,在这阳春三月不禁令我思念起故乡三巴(巴、巴东、巴西三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阴阳相隔悲恸情。作为酒中仙,李白对善酿纪叟的离世,自是悲恸不已。《哭宣城善酿纪叟》诗写道:“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诗的大意是,纪叟你在黄泉里,还会酿制老春美酒吧?只是阴间没有李白,你把酒卖给谁呢?酿酒与沽酒,聊聊数字含深情,看似寻常不寻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旷世孤独一世情。敬亭山声名齐五岳,是因为谢朓的诗作《游敬亭山》;敬亭山家喻户晓,则是因为李白的绝唱《独坐敬亭山》。公元761年,年过花甲的李白,第七次来到敬亭山。饱受战乱之苦、惨遭牢狱之灾、强忍流放之辱后的他,早已没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壮志,有的只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旷世孤独。李白独坐敬亭,看似孤独却不孤独,陪伴他的至少还有相视无言的敬亭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唯有如此,灵魂和身体才会都在路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借助英语等工具。拟运用五位一体的双语教学体例,结合李白敬亭山诗作中所流露的情感和江南诗山敬亭山对本次英语移动课堂教学进行概括。结合李白敬亭山诗作(①情境来源),②给出的主旨是“The friendshipis composed of poems, and peoms are all that matter to the friendship.(情是不朽诗,诗是不了情)”。③不妨以“The mountain is famous not for its height but for the great poets and their poems.(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呼应主旨。④建议运用“Ais composed of B, and B isall that mattersto A.”的结构模仿造句。⑤结合诗山敬亭,给出的模仿造句是“The mountain is composed of poems, and peoms are all that matter to the mountain.(诗是一座山,山是一卷诗)”。

在听了授课老师的讲解后,MBA学员们还结合江南名楼谢朓楼给出了仿句“The toweris composed of poems, and peoms are all that matter to thetower.(诗是一座楼,楼是一卷诗)”。有的MBA学员还结合合肥工业大学老师不辞辛苦往返奔波于合肥校区和宣城校区的实际,针对敬亭学堂和新安学堂给出了“The teaching buildings arecomposed of teachers, and teachersare all that matter to the teaching buildings.(楼是不朽师,诗是万古楼)”的仿句……

本次移动课堂教学,师生们一路攀登,一路探索;一路帮扶,一起登顶;一路分享,一起进步。诗山敬亭,业已成为共同学习、增知启智的户外课堂;诗山敬亭,业已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砥砺奋进的研学基地;诗山敬亭,业已成为推介诗词宣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方留,孙超平;图/ 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