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来国际安全局势急转直下,从俄乌冲突到红海危机,再到最近以色列与伊朗的军事冲突,无疑大大增加了当今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同时德国深受国内经济下滑以及地缘政治困扰。

面对如此困境,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决定率领政商代表团访华,并精心筹划此次访问,那么舒尔茨这次访华会促进中德之间哪些合作?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在欧洲的对华政策彻底破产?这对中欧关系发展又将有何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舒尔茨访华

近两个月我国在外交方面整体迎来了一波小爆发,其中不少西方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高层,都选择集中出访中国,最近德国总理朔尔茨也终于等到了他的中国之行。

这是他任内的第二次访华,而他上次来中国已经是两年之前的事了,而这回,他可不只是自己一个人,而是做足了充分准备,身旁还跟着一帮商业巨头。

现在的国际环境变化多端,德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自然也是感受到了复杂国际形势下的种种潜在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去年,德国的经济状况可谓是一落千丈,虽然反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实际却在过去一年陷入经济负增长的漩涡当中。

而在地理位置上,德国离乌克兰只有短短的700公里,这就让他们在地缘政治中扮演起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再加上美国在欧洲那边一直鼓吹跟中国经济“划清界限”,这也给德国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所以朔尔茨这次来中国,对于中德两国来说,无论是从经济层面,还是政治外交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短短几天的访问里,朔尔茨肯定会和我国的领导人们就一件涉及到双方利益的事情展开深入的探讨,其中地区的紧张局势和中德之间的经济关系,毫无疑问就是最关键的两个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到地区局势,自然绕不开德国最关心的俄乌局势,实际上俄乌问题已经快变成我国跟西方国家政府高层会谈的基本议题了。

尽管美国一直嘴上说得好听,说是要给乌克兰提供大量的援助,但是到现在为止,美国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不得不放慢了援乌的节奏。

同时乌克兰在战场上的表现越来越乏力,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前线的推进速度也让欧洲其他国家感到十分担心。

而我们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处理俄乌问题时始终坚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立场受到了包括印度在内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但也引来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质疑和批评。

除了地区局势之外,朔尔茨这次来访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双方的经济合作了,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大国,跟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历史悠久。

不过随着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美国开始逼迫他们的盟友将中国经济“去风险化”,这给德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如何在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满足美国的战略需求,成为了德国政府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所以朔尔茨这次来中国,估计还有一个隐藏目的,那就是想听听中国对中美关系的看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跟中美两国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德合作前景

跟耶伦来华类似,这次舒尔茨来华的第一站并没有选择北京,而是将第一站放在了重庆,当然这可不是随便挑的,要知道重庆作为我国西南的门户,可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最近几年,特别在新能源汽车这块儿,重庆可是有很大的突破,朔尔茨第一站去的就是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就是中德两国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是德国博世集团跟咱们重庆的庆铃汽车集团一起合资开办的,可以说是中德两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的一个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朔尔茨就在这亲身体验了氢动力模块组装的全过程,可以看得出他对新能源技术很感兴趣。

而且这家公司的新工厂刚刚开始运营,这也意味着中德两国在氢动力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合作又向前走了一大步。

氢燃料电池汽车,这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个。

而重庆因为在氢能资源和汽车产业方面的优势,正在加速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另外,重庆还在努力建设制氢、加氢设备,不断拓宽氢能的应用范围,跟四川一起合作正在建设“成渝氢走廊”,这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朔尔茨这次来,主要就是想加强和扩大中德两国在创新经济领域的合作,新能源汽车产业,毫无疑问就是双方合作的一个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看他带的那些随行团队,都是汽车行业的巨头,比如奔驰和宝马等等,这些老牌德国车企现在都在面临转型的压力,而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集地和智能汽车产业创新高地,当然就成了他们寻找合作伙伴的首选。

其实中德两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合作已经有了不少成绩,很多德国车企都在中国投资建厂,进一步扩大了双方的合作规模。

这种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引进和生产制造,更重要的是在创新领域的深入合作。

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就让德国车企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可能。

朔尔茨这次来访,无疑给中德两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合作带来了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德合作巩固中欧关系

在欧洲这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政治纠纷的大陆上,你会发现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之后,如今欧洲各国家之间的外交政策往往受到意识形态的深深影响,以至于许多欧洲国家在国际合作当中,往往把意识形态放在考虑是否合作的首要位置。

不过在以政治正确为先的大环境里,德国对华政策却显得相当实际,这并不仅仅是德国人比他的邻居们有多务实,而是因为德国在中国有很多实际利益,所以这让他必须要采取实际的态度来处理对华关系。

虽然有些德国政府内部的外交官和经济部长这样的高级官员,对中国的看法可能仍有些片面,但是在金钱的诱惑下,他们在跟中国打交道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市场潜力和合作机会对于德国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

所以这次德国总理访问中国,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找到更多的双边贸易机会,找出两个国家都能接受的合作方法,从而达到大家都能赚钱的结果。

他心里明白,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单独过好日子,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同时欧盟也开始意识到,过分依赖美国的政策指导并不是个聪明的做法,不管是从经济角度看,还是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欧盟都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跟中国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对于欧盟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可是最近欧盟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问题对中国的公司实施了制裁,这无疑给中欧关系带来了一层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朔尔茨这次访问中国,除了谈经济问题之外,很可能还要就乌克兰问题跟中国进行深入的交流,以便稳住中欧关系。

其实中欧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两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大部分都是因为外部势力的干预和一些政客对中国的偏见造成的。

因此加强中欧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尤其是中德和中法这两对重要的双边关系,更应该保持畅通的对话渠道,避免因为误会和偏见导致关系紧张甚至破裂。

只有通过真心实意的对话和脚踏实地的合作,中欧才能一起面对全球性的挑战,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目标。

朔尔茨这次访问中国,无疑给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希望双方都能抓住这个机会,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信息来源:

《德国总理朔尔茨率“豪华阵容”访华,传递哪些信息?》 环球网

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