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怎么也想不到,最终打破芯片技术壁垒的,竟然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耄耋老太!从2018年起,她每年为国家节省2万亿,近乎于广州一年的GDP。

2023年的4月,一位巨星悄然陨落。同年七月份,国科大的校长在演讲中提到这位去世的老师一度哽咽落泪。

令他无比痛心的这位科学家叫做黄令仪,被称为“中国龙芯之母”。

黄令仪老师曾经深情的说过一句话:“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

她不仅说出来了,还身体力行地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各国对拥有的先进技术做了封锁,在多个领域都拒绝了中国学习和研究。

他们不愿看到中国的成长,同时也不相信刚刚经历过一次艰难阻碍的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站起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科研基本就只能靠着自己摸索。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启动了“两弹一星”计划,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属于自己的氢弹核弹和卫星。

尽管投入了大量的科学家进行研发,但芯片难题仍难以解决。当时的黄令仪老师接到任务之后很快就带领着所在团队开始攻克难题。

在当时缺少设备和材料,条件简陋的情况下,黄令仪老师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废寝忘食的研究。

终于在黄令仪老师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半导体三极管被他们研发了出来。可这仅仅是芯片研发的一个开端。

芯片应用领域广泛,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芯片,就能在多个领域解封美国的“控制”,不用再依赖外国的核心芯片。

黄令仪老师深知只有自己独立了,才能够站稳,在国际学术领域上拥有发言权。

她去参加国际的芯片展览会时,看到来自各国琳琅满目的展览品,竟没有一家是中国企业,这个发现让她心痛不已。

这就说明我国在芯片研发的道路上任重道远,仍然需要努力。

回国之后的黄令仪将自己的所见记在了笔记本上,时刻提醒着自己身上背负着的责任。

20世纪初,六十多岁的黄令仪到达了可以退休的年龄。普通的老太太在这个年纪开始享受天伦之乐,好好放松休息,出去游玩看大好河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黄令仪不是普通人,她没有太多时间留给自己,心中时刻牵挂着芯片研发项目。

于是明明要退休的她,在六十多岁又重新挂帅回到了她的“战场”。

2002年,我国的“龙芯一号”宣告研发成功。

尽管在细节上仍然需要优化,但是这个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已经开始迈向了新的里程,这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刻。

随后,“龙芯2号”“龙芯3号”相继问世,让世界各国都开始对中国刮目相看。他们怎么也不会料到,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就能够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中国惊人的成长速度背后,正是这些不断付出奉献的科学家。

他们从不考虑个人的情况,真正做到了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热爱的祖国和科研事业。

“龙芯”实验顺利运行之后,黄令仪老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她而言,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如今,黄令仪老师已经离世,但她留下的学术成果和科研精神一直都影响着后世的学者们。

(资料来源:86岁“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逝世,她在华科大首创了这一专业——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