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怎么做?

专家观点导读

•多角度提供良好心理支持

•杜绝自伤、自杀、暴力攻击

•了解家庭环境和重大生活事件

•因人而异采取校内应对措施

•“家校合作”改善亲子关系

•根据不同年龄设置心理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儿少心理科医生需从“医—校—家”结合的视角开展诊疗。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目前中小学校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难点,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应结合学校具体的心理服务资源,开展指导、培训,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就能接受及时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同时促进学校与家庭更有效地合作。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受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个体因素主要指生物遗传因素和个性特点。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伴因素和生活事件因素。

有些儿童存在一些生物遗传因素,比如父母患有精神疾病,他们本身就具有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当具有易感因素的儿童进入学校后,其心理健康水平更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儿童的家庭关系比较紧张,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学校应将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放在“给学生良好的心理支持”上,包括关注、温暖、赞赏、鼓励、抚慰、指导等。这些支持不仅能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加重,还能为具有易感因素的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疏导。

心理支持工作建议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实施,而不是简单地交给学校心理咨询师。班主任可以通过多项具体措施,比如课堂提问、课间交流、指派学习或班级活动任务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知道我的存在”。对学生的良好行为,班主任要及时赞赏,当学生改正不良行为时也要及时发现和赞赏。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班主任要给予清晰的引导而不是评价,具体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不同年龄的儿童青少年会遇到不同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影响因素复杂,即使通过专业的干预也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学校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中,老师如果将主要目标放在“让所有的情绪和行为问题都消失”,确实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压力。

因此,建议老师将“杜绝自伤、自杀、暴力攻击”作为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主要目标,允许学生存在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佳等,只要对自己和他人没有造成伤害,就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但是一旦发现学生有自杀意念或严重的自伤行为,则应立即联系家长,前往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就诊。

目前,学校倾向于通过心理测评筛查高危学生,并开展后续心理健康相关工作。然而,心理测评的结果受测试环境、被测试者认知、合作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准确度不高。

如前所述,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伴因素和生活事件因素。因此,学校还应把关注点放在这几种环境因素上,关注学生的家庭环境、是否遭遇重大生活事件等,以此来替代心理测评。比如,可自制简易家庭环境调查问卷,在入学时或每月心理课堂上开展调查;多关注既往有心理疾病史且正在治疗的学生,以及既往自杀未遂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等。

多数学校通过心理测评筛查出具有抑郁、焦虑等症状的高危学生后,倾向于采取上报上级管理部门、与家长沟通、建议尽快到专业机构就诊等解决措施,但这些措施容易造成学生“标签化”,不利于学生社会功能的恢复。

筛查出高危学生后,应由班主任或心理咨询师逐一对学生进行支持性访谈。如果支持性访谈结束后,学生负性情绪仍较明显,可由学校安排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咨询,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医生也可定期对学校心理咨询师进行督导。

对于存在强烈自杀意念或暴力攻击行为的学生,学校应立即与家长沟通,安排其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诊治。如果经治疗后,学生情绪稳定,学校应建议学生尽快复学,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

当学生出现某些情绪和行为问题时,老师应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有些家长本身就是恶劣家庭环境的制造者,他们未必懂得如何帮助孩子;有些学生因为信任老师,向老师倾诉,如果老师转而告知家长,有可能把学生再次推入家庭冲突之中,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因此,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了解亲子关系的互动模式。对于常忽视孩子需求的家长,应提醒其多关注孩子;对于有暴力行为的家长,应建议其停止对孩子的打骂;对于与孩子交流模式单一者,应建议其调整,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对于有学业困难和不良行为的学生,哪怕只有一点点微小的改观,老师也应及时告知家长,建议家长多表扬孩子。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应与学生心理发展任务相匹配,以提高自我悦纳、识别和管理情绪等为主要目标,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形式。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课程设置的目标应为发现自我优势、提高自尊、学会自我保护,课程教学建议以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

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课程设置的目标应以帮助宣泄倾诉、教授求助减压技巧、答疑解惑为主,力求解答每一位学生的困惑;也可以通过“倾诉树洞”“烦恼信箱”“匿名纸条”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困惑,并在心理课堂上逐一进行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陕西省(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钟意娟 钱露

编辑:肖薇 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