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冯志双抱着女儿赵家莹

“一开始医生说孩子没希望了,我都不知道该咋办,咱家都是农村的,哪经得起这样折腾啊?!”

说话的人名叫冯志双,是个90后,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女儿没生病时,她也像其他人一样,经常在朋友圈晒生活晒娃,记录儿子和女儿成长的点滴。

冯志双的小女儿名叫赵家莹,再过两个月就满2周岁了,是病房里最小的孩子。每次医生来查房都会在口袋里揣上两块糖,大家也都对小家莹格外疼爱。因为生病用药的缘故,家莹比同龄孩子要瘦小些。作为母亲,冯志双心里有说不出的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冯志双和儿子、女儿

2011年春节,冯志双和丈夫赵巡田相识,两人都是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的,村子相邻,媒人就给两人牵了线。

“都是普通的农村家庭,知根知底,孩子爸爸踏实肯干,相处后觉得很合适,第二年11月我们有了大儿子。”冯志双说。

赵巡田是独生子,小夫妻一直没有外出打工,靠料理农活支撑着一家的吃穿用度。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里好多人要了二胎,长辈们也想让小夫妻再要个孩子。2019年11月,家莹出生,冯志双和赵巡田儿女双全了,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

女儿是爹妈的“小棉袄”,自家莹出生后,全家人的关注点都集中在这个小娃娃身上。

“我儿子有时候还开玩笑说自己‘吃醋’,但是比谁都疼他妹妹,只要一写完作业就抱着不撒手。”冯志双说。

正当一家人沉浸在朴实幸福的生活中时,家莹的一次发烧却彻底打破了这份平静。

去年快过年的时候,小家莹有些发烧,整日哭闹不止,冯志双夫妻赶忙带着刚能叫清“爸爸妈妈”的女儿去了白山市中心医院,在做了血常规检查后,医生说孩子是肺炎,住几天院治疗一下就可以。

“记得是腊月二十八我们出院回了家,第二天孩子又发烧了,快过年了我们就没再外出,今年年初二,孩子又开始闹,公公婆婆求邻居帮忙开车把我们送到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冯志双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后,医生初步判断家莹患了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属于罕见病,冯志双和丈夫顿时懵了!只是普通的肺炎发烧,怎么才过了4天竟变成了听都没听说过的罕见病?

图为冯志双一家三口在医院

听完医生介绍之后,两个人又拿出手机仔细地搜索起来,才知道这是一种少见的组织细胞增殖性疾病,致病原因尚未明确,但以抗肿瘤化疗药物治疗为主,患者的病情差异很大,因此治疗必须个体化,而这种病发病率仅为估计1/20万-1/200万。

“为什么老天不讲理呀?我们一家都是厚道人,乐做善事,从不害人,为什么这种厄运偏偏落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再说之前产检一切都是正常的呀?”冯志双哽咽着说。

“因为是过年,我们等了半个月才拿到结果: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高危,CT还显示颅骨有缺损。因为拖延太久,家莹的肝脾、大脑、血液都受损了,病情危急,治疗难度很大,医生建议我们慎重考虑是否救治。”回忆起女儿当初得病,冯志双至今觉得心有余悸,好好的孩子“一场肺炎”竟然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会有生命危险。但不到最后一刻,没有父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决心砸锅卖铁也要救家莹。从此冯志双就陪着女儿与病魔开始了抗争。

医生给家莹制定了化疗方案,因为年龄小,每一疗都出现了感染,原本长得胖嘟嘟的家莹两个月下来就瘦了一大圈,冯志双心疼不已,而同时让冯志双担心的还有治疗费用,每个疗程都要几万,7个月的化疗下来,不多的积蓄早就花光,还借遍了亲戚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赵巡田在工地做临时工

“孩子爸爸在外面赁了个房子做饭送饭,有时和其他病友一块到附近工地打零工,我在病房里照顾着。6月份我们带着孩子去过一次北京儿研所,医生看了检查报告后建议我们回当地继续化疗,服用靶向药达拉非尼,虽然这个药已经纳入了医保,但是还是贵得很。”冯志双说。每周化疗、每天靶向药,每月光医疗花费就在2万元左右,这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压力巨大。

就在我们发稿之前,冯志双说医生找他们夫妻俩谈话了,由于家莹属于高危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复发的几率比一般情况的患者要高,真要到那时,只能做骨髓移植。

“从没有希望,到看到希望,我们提心吊胆地陪着孩子往前冲,欠了十多万外债了。现在连正常治疗都难以维持,若复发移植要几十万,我们更是承受不起。家莹真的太小了,我们不能放弃她啊!”冯志双说着,红了双眼。希望广大爱心人士,能够力所能及地献出一份爱,帮帮这个小孩,照亮他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