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朋友小娟,跟人说话有一个习惯:正话反说。

上周末,她带着4岁半的女儿西西来我家做客。

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

西西初到我家非常兴奋,在客厅蹦蹦跳跳,结果不小心撞到桌角,额头肿了起来。

小娟很心疼,跑去药店买来消肿药水,一边替女儿涂抹,一边大声训斥:“谁叫你走路不长眼睛,撞了活该!”

涂完药水后,西西跑到镜子前,用手摸了摸额头,可能是想感受疼痛的强度。

小娟见状,忍不住质问:“摸摸摸!你是嫌撞得不够疼吗?”

她的本意是阻止女儿,避免伤口感染;

但西西似乎没听懂,继续自顾自地抚摸着……

小娟急了,冲过去抓住西西的手:“叫你别摸你还摸!你是没长耳朵吗?”

“妈妈,它要多久才好呀?”西西隐隐有些担忧

“你问我,我问谁去?”小娟没好气地回答。

西西抬头看了妈妈一眼,闷闷不乐地坐回沙发,不再说话……

短短十几分钟的母女互动,让我忍不住蹙眉:

小娟的出发点其实是正向的,是基于对女儿的「爱与关心」

但她的说话方式却像是夹着一根刺,充满了「质问和指责」。

结果不仅搞得西西闷闷不乐,连作为旁听者的我,也感到有些膈应、不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在跟孩子沟通时,可能也会习惯性正话反说。

主要存在两种形式:

一种是情绪情感上的「正话反说」。

即明明内心是想向孩子表达爱,但说出来的话却仿佛带着“怨”。

就像小娟,孩子撞到头了,她很心疼,快速买来药水替孩子涂抹,

但她说出来的话却充满责备:“谁叫你走路不长眼睛?撞了活该!”

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场景——

比如孩子比赛获奖了,本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但有的父母却不会直接表达赞美,而是会对孩子说:“你XX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又比如孩子在外工作,平时很少联系。

有的父母心里想念孩子却不直接表达,而是会埋怨孩子:

“你只知道工作,不知道打电话关心一下家里吗?”

在说这些话时,父母的情感可能是正向的:你很多方面都很好,我想你了;

但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却是负向的:父母觉得我做得不够好,对我很不满意。

另一种是说话方式上的「正话反说」。

即明明可以用陈述句来回应孩子,却习惯性地用反问句来质问孩子。

就像小娟,孩子问她额头需要多长时间消肿。

她可以回答大约多少天,或回答她也不知道。

但她却习惯性地反问孩子:“你问我,我问谁去?”

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场景——

比如孩子问:“我的袜子在哪?”父母反问道:“你自己没长眼睛吗?”

又比如孩子问:“要带伞吗?”父母反问道:“你难道想变落汤鸡吗?”

父母的本意,可能是想鼓励孩子独立,让孩子自行去找袜子、决定要不要带伞。

但孩子接收到的却是沟通的阻隔,问题没有得到正面回应,反而还被质问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来说,孩童的思维比较简单,对说话者语意及寓意的理解多数浮于表面。

如果养育者正话反说——

孩子通常只能接收到话语表面的苛责与质问,理解不到背后可能包含的正向情感。

在长期正话反说的氛围下,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两点影响:

一方面——

由于沟通不顺畅,孩子容易对父母产生情感隔阂,甚至情绪对抗。

记得小时候,我的母亲,就是一个正话反说的典型代表。

她从来不会当面夸奖我,也不会正面回应我的情感需求:

  • 当我取得好成绩时,她会向我唱衰:“成绩好有什么用,以后照样给人打工。”

  • 当我向她亲近时,她会对我说:“你现在知道认我这个妈,长大后就未必了。”

一句话,瞬间将我的骄傲和热情统统浇灭。

后来逐渐地,我就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