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全网4000万粉丝的网红“Thurman猫一杯”,因为策划编造“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一事,被多平台封号。后真相时代,终于等来了真相。

事已至此,让人不解的是,仍有不少网友为之辩白,“不就是个段子吗,为什么要上纲上线”“互联网上的段子多的是,为什么要针对她”……当非要把段子伪装成真实事件,把假的硬说成真的,这难道不是触碰了“纲”和“线”吗?

事件发酵之初,就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涉事网红却坚称事件是真实的,甚至还伪造了自己和“秦朗妈妈”的聊天记录。最终被封号,属实不冤。

当时很多网友相信事件是真实的,一是不敢相信,已经拥有数千万粉丝的大网红,还会为了流量造假;二是不敢相信,这件事火成这样,当事人还能当着全国网友的面,“睁着眼睛说瞎话”。但事实让很多人始料不及,流量面前底线是可以不要的,面对全国网友,撒谎是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

是什么让“猫一杯”们铤而走险?一是“利润”,二是“侥幸”。如果不是半路杀出个“秦朗舅舅”,让事情完全脱离了“猫一杯”的剧本和掌控,那这件事很可能是后真相时代的另一个“死无对证”。只可惜,一个追求流量的被另一个追求流量的截了胡,导致双双翻船,重新定义了什么叫“被流量反噬”。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段子,对社会没什么危害。但事实绝非如此。除了浪费的社会注意力,相关部门辟谣的社会资源,更重要的是,这磨损了社会信任的底色。当人们由此轻叹一句“现在还有啥可信”的时候,就是对社会信任沉重的打击。

摄入的食物不安全,有损身体健康。摄入的文化产品不健康,不仅有损个体精神健康,更会伤害整个社会生态,让网络生态乌烟瘴气,让社会信任危如累卵。

如果把这起丢作业事件,置于公安部打击整治网络谣言10起典型案例中来看,就更能明白其危害了。梳理这10起典型案例,多起造谣案件都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运用工具造假的难度越来越低。“猫一杯”策划编造事件影响范围如此之广,如果只是轻轻放下,无疑给有心人传递了一种“宽松”的信号,网络空间的信息将更加真假难辨,舆论生态将更加恶化。只有立起“此路不通”的牌子,才会少一些人铤而走险。以此来看,封号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处理。网红背后的MCN机构,更是擅长策划的高手,不应该在事件处理中隐身。

当然,正如中国记协所言,除了网红应该反思,还有谁要反思?一是平台该反思,“什么火就推什么”不利于打造一个清朗安全的公共空间,算法不加甄别,只会助长狂欢,丢了社会责任感;二是媒体该反思,守不住底线,屈从于流量,就会对事实失于核实,落入“虚假新闻”陷阱,损害自身公信力。“猫一杯”造假事件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对各方而言,这种对真相的较真应该成为一种常态。长此以往,才能纠正“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怪现状,还人们的网上生活一个清朗空间。只有让造假者明白栽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才能按下一些人蓬勃的“策划欲”和“事业心”。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熊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