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张负债表看经济:恢复、恢复,还是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篇较早的网文,遭遇到了正义批评。

那篇网文谈到了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结果“敏锐”的网友发现,这篇网文与耶伦配合的恰到好处,因为耶伦此次来访,也提到了中国经济产能过剩;这与其说是骂我,还不如说是在骂美国财长也太蠢了,找谁配合不行,哪怕是对手普京。

国内谈产能过剩已经谈了三年了。

有人说是伪命题,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生产的商品对全球市场来说,并没过剩那;是,人类生产的商品对全宇宙来说永远不会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的当然不是全球,是中国。

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坚强,凡是耶伦反对的,我们都要拥护;我们的文化中也有一种脆弱,凡是耶伦拥护的,我们都要反对。那也要看什么事,耶伦坐着豪装的C-32A专机来访,我们没必要模仿,人民的公务员要有公仆的俭朴的风范;耶伦背了一个斜挎包下了飞机,我们也没必要去嘲笑,挺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有一次在某市,一位部级领导前来视察,长长的沿街一派肃杀,警察痛斥路人与行车,通通让开;被视察的单位通知关上所有窗户,不许探头张望;这倒不是担心你是什么坏蛋,是为你好,弄得不好被隐蔽的狙击手那个什么了。其实,真要有某大员走在人流中,多半不会看他一眼,不管他背的是什么包。

耶伦为什么要提中国的产能过剩?

她的重点不是要唱衰中国经济,重点是不正当竞争,耶伦认为中国为了释放过剩产能,通过巨额补贴倾销新能源汽车类产品,抢占国际市场;生意上的事,竞争是必然的,我们的市场份额多了,对手的就少了。中国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要裁员降薪,甚至大批倒闭破产,反之,就是耶伦说的,“

损害了美国企业和美国工人的相关利益”

耶伦

警告:我已经明确表示,美国绝不接受中国进口产品摧毁新兴产业。

说白了,还是利益之争,理由都是谈判中的说词,实际上,警告不警告,欧美对中国汽车的限制都是必然的。年初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主要在俄罗斯、澳大利亚、东南亚,不在欧美。

真正需要解读的是另一个问题,就是巨额补贴,是否是对国际规则的破坏?如果巨额补贴干翻了美国的销售,为什么美国不以它强大的货币工具,也同样补贴回敬中国?这已经是中美吵了十几年的事了。

这就是体制机制决定的。

美国的管理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平衡,巨额的补贴不是政府能下一个文件就能定下来,要问问纳税人,问问其它行业同意不同意,以国会的形式通过才行。没有中国这么强大的行政执行令与动员令;湾湾也一样,一个高铁计划吵上一年也定不了。这事还真不是美国财长说了算;这是中国举国经济的优势,一直在被反对中。

当然,这不等于美国在竞争中会处于劣势,美国政府的干预对外基本是一致的,在中国的核心问题上,两党完全一致;美国会直接动刀,从整体上削弱中美贸易关系,这种搬起石头互相砸脚的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拼的是看谁更离不开谁。中国三月份的贸易没有保持住头两个月的上涨势头,已经做出了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耶伦此行真正的重点,是通过对中国的强硬,表达出对美国工人利益的关注,从而赢得选举的机会。这种准阳谋论的思维模式或不可取,哪怕真是蒙对了。

一切皆利益,耶伦此行是在传递一种信号,不是谈判;美国将切断中国与北极熊的后援,这是一个严厉的警告,没有商量。这也意味着,美国有更多的理由对中国企业实行制裁,目的是中国必须补贴制上做出彻底的让步。

这不是谈判,谈判是你进我退,而中美谈判从来是单边主义。

中国不可能让步,中美关系一步也没有前进。

最大的短板是内需不足:最快的解决办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