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石

“浔城故事”收录讲述百姓生活的散文、纪实类文章。本系列在“浔阳叙话”“冯晓晖”两个公众号上首发,并在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上同步转载。欢迎原创作者投稿,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古老的浔阳城有一条古老的小河,源于庐山北麓,经南走北,穿城而过,注入浩瀚的长江。千万年来,小河一直绕着小城欢奔歌唱,给小城增添了许多欢悦和秀色。

这小河还附会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有九条孽龙来到庐山,兴风作浪,洪水淹没了庐山脚下的良田和村庄。有一个勇敢的少年,发誓除掉孽龙,拯救苦难的人们,于是刻苦练功,学得本领,与龙决斗。在庐山脚下与龙搏击,把方圆八里地域搅成深潭水泊,这里后来便成了八里湖。当他把孽龙逐条打死时,有一条见势不妙,便偷偷地擦地滑行,溜进长江逃走了。那侥幸逃掉的龙擦地而过时,留下了一条深深的沟痕,水便顺沟而流,形成了一条小河。因龙擦地成沟致流,人们便称这小河为“龙开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开河口,1985年 摄影:胡亚东

龙开河虽然只是一条细流,但它给夹岸世居的九江人带来了许多便利。河水滋润着庐山脚下广袤的良田,给农户带来了灌溉之利。丰水时,轻舟小船可直达妙智铺;渴水时,舟载也可驰抵向阳闸(即今老马渡);给商贾渔人带来了舟楫之便。龙开河还是天然的避风湾,游弋于长江的轻舟木船由河口一拐弯便进了九江城,倚岸停泊,弯曲逶迤,依次排列,一直可排到新桥下,足有数百艘之多;那轻舟倚岸,桅杆林立,绘制出九江城内一道特别的风景线。更因小河是来自庐山的源头活水。

当长江水发黄,甘棠湖水发臭时,只要不是汛期江水倒灌小河的水始终都是清悠悠的,绿得泛蓝,煞是可爱。夏秋的晨夕,人们总爱踏上河岸的堤坝,休闲游乐。盛夏,河水上涨,河床抬高,河面拓宽,每年此时河面距河上两座桥的悬差只有数米,许多人都在小河里游泳嬉闹,那桥栏杆便成了少年健儿的天然跳水台,许多英雄少年由桥栏上飞身跃入河里,似乎要捕捉当年那侥幸溜走的孽龙,惹来许多路人驻足观赏他们飞身空中的英姿;此时,无论是水里还是岸上的欢乐,全都融在这小河里。

枯水时期的龙开河学洲桥 供图:严耀喜

隆冬,长江水退,河水枯竭,立足桥面放眼望去,陡峭的两岸一片萧索,小河只是一条深深的河谷,河底的岩石突兀在急流之中,挡着那奔腾咆哮的河水,但任性的河水撞击着顽岩,溅起浪花,又一路显威的向前奔去,那哗哗湍急的声响更像一支特殊的音乐,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使是隆冬,这小城也是充满着活力!

龙开河流出了秀美,流出了欢乐,也流出了风雅。大约一千二百年前一个秋天的夜晚,当时正谪居在江州(今九江市)的白居易来到了湓浦口(龙开河注入长江的河口处),为将要远离江州的朋友送行。客舟上一番临别叙谈之后,当俩人在舟头拱手道别,白居易正准备弃舟登岸时,突然传来一阵凄清的琵琶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不远处一艘泊岸轻舟上的弹鸣。白居易便请梢翁将客舟划过去,靠近那叶轻舟,询问弹奏者。原来是京都长安的一名歌妓,沦落漂流来到了江州。白居易请她弹奏琵琶,那女子便手弄丝弦,用宫商音律诉述自己的沦落飘零,那时凄时昂的弦音,似诉似泣,又似愤似激,白居易听着听着,想起了自己的冤屈遭遇,一曲未尽,已是泪湿青衫……

这是发生在龙开河上一个凄婉的故事,由此便诞生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琵琶行》,诗人在诗中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浩叹,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这是龙开河流出的风雅韵事。

龙开河,你给九江城带来了许多生机和秀美;你给九江人带来了许多愉悦和欢乐;你给九江历史文化增添了许多风情和雅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开河上的东风桥,1994年 摄影:蔡少敏

然而在一九九三年,一股迅猛的开发风使龙开河面临着劫难,一个“填河建街”的“宏伟计划”提到了九江的圆桌会议上。翌年,填河工程开始,一条流淌了千万年的美丽的小河,在不到三年的工夫里,便永远的从地球上消失了。从此,九江多了一条貌似华丽的街道,但世上却少了一篇动人心魄的诗章!

别了,龙开河,你的秀姿只能留在九江人的梦萦中。

别了,龙开河,从此你将只是流淌在九江人的心中。

龙开河,九江人爱你!

龙开河,九江人想念你!

那逃掉的孽龙呀,我们恨你;但如今我们又盼你能够回来,为我们再开一条小河!

老石(作者像)

【读后记】关于龙开河,我写得太多,不想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