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缓解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美食和美景,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对外国人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去年12月初到今年11月底,我国对法国免签,燃爆了法国游客的热情,但与我们印象中的不同,他们来我国没去任何景区,他们到底打着什么算盘?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老外的“疯狂”

从祖国的东南沿海城市,到遥远的青藏高原,从群山环抱的内陆城市,到广袤无垠的草原戈壁,处处都能窥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在承载了几千年文明的古镇古街上,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厚重深邃的文化底蕴,56个民族,他们或喜欢马奶酒,或偏爱小米酿,或善于渔猎,或擅长园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的差异,各地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化习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让渴望追寻异国情调的外国朋友着迷不已。

中国的旅游资源如此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签证的限制,外国游客无法尽情领略我国的山河壮阔。

不少外国网友表达过对中国极为向往的心声,为了让更多外国朋友能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国对多个国家实施了免签政策,旨在加强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交流。

这无疑增加了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机会,曾几何时,对于中华文化的无知和偏见在西方国家还是十分盛行的。

只有让他们来到现场,走进中国人的生活,才能扫清他们心中的疑虑,化解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隔阂。

果不其然,免签政策的落地呈现出叹为观止的成效,免签政策一落地,来我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较同期飙升了3倍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奇怪的现象

当机会终于来临,法国人蜂拥而至,数量直线飙升,但让人奇怪的是,他们对于那些举世闻名的景区却好像没有兴趣。

像云南丽江、四川九寨沟、山西平遥古城等古迹名胜,哪怕是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都无法吸引他们的目光。

法国游客的脚步,反而更多地停留在了中国的大城市里,他们更偏爱于在北京的胡同巷中随意漫步,或在上海的小资街区逛上一整天。

有媒体专门采访了几位法国游客,询问原因,原来主要是我国的景区常年人山人海,游客拥挤不堪。

对于向往在旅途中感受闲适生活的法国人而言,置身在喧闹景象感到无比郁闷,加上法语母语的法国游客,很难在导游的讲解中体会到景区背后深邃的内涵。

这些景区除了雄伟壮丽的山川河流外,很难有更多独特的文化底蕴可供体现,加上现在很多景区都是人为景区,太过虚假和做作。

的确,景区往往过于人为包装和商业化运作,给人一种失去了原真性的感觉,那么他们又为什么会喜欢去街区散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人的喜好

比起去景区游玩,他们更喜欢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去感受那种市井气息。

走在街头巷尾,看着居民们忙忙碌碌的身影,他们仿佛能从中领略到一种独特的生活哲学,亲眼目睹城市的实际面貌,品尝喜爱的美食小吃,去体会当地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

而在城市里漫步,就能随处发现藏匿于街角巷陌中的传统手艺和生活方式,一位法国妇人高兴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她在一家不起眼的甜品店里,偶然看到了老板娘在制作传统的手工糖画,那种场景令她感到无比亲切自然。

但因为语言障碍的原因,她没办法和老板娘开心的交流,十分遗憾,虽然英语在中国已经比较普及了,但真正能用流利英语同外国人沟通的市民还是很少,尤其是中老年人。

英语都这么困难更不要说是法语了,普通的国人根本就不懂,双方必然会产生隔阂和障碍,由于无法很好地交流,法国游客对我国的传统习俗也无法完全理解。

最终选择了一种相对更加悠闲的方式,在城市中闲庭漫步,体会那种属于普通市井百姓的生活气息。

除了在城市街道游玩之外,法国游客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购买中国白酒!仅在一家酒商那里,就有超过千名法国人慕名而来,光是定金就付了上百万元人民币。

他们会对中国的酒文化如此着迷呢?不妨先看看中法两国酒文化的差异。

法国是举世闻名的"酒国",葡萄酒和香槟世界一流,但这些酒的主料都是水果,葡萄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我国白酒却截然不同,它是以高粱、小麦、大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所以,中国白酒的风味与西方酒自然迥然有别,或浓或淡、或醇或爽,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感受。

出人意料的是,法国游客青睐的绝不仅是我国贵重的名酒,在他们购买的酒款中,平价酒占了很大一部分,价格绝大部分不超过300元。

对于外国友人而言,这种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平民酒,更能体现出中国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他们更希望领略到那份质朴、本真的酒香,而不是买些商业化的品牌大作,这与他们偏爱随性漫步的旅游方式如出一辙,都渗透着对于原汁原味东西的追求。

除了美酒,美食也是吸引外国人的重要元素,美食如果中国说第二,那没人敢说第一!中国的川菜、粤菜、鲁菜等八大菜系无疑是极致的诱惑。

那些遍布街头巷尾的小吃摊,更是满足了他们对"接地气"美食的渴望,吃遍中国美食曾是一位法国朋友的梦想,结果三年过去了,他仍旧醉心于四川麻辣的艳香。

一座城市的生活,往往也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外国友人在体验美食的同时,也对各地的地方特色文化情有独钟。

汉服、陶瓷、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被商业化并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更多外国朋友慕名而来,亲身体验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

与法国人相比,韩国游客对于山水景区的热爱就是出了名的,在23年春节假期的周末,张家界就接待了4万多韩国游客,占据了当地总接待量的43%!

"孝顺父母就送他们去张家界爬山",几乎已成为韩国社会的一种文化传统,这并不难理解,韩国作为一个半岛国家,70%以上的国土都是崇山峻岭,因此登山运动在当地十分普及。

他们到了中国,自然而然地被张家界那"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景致深深吸引住了。

结语

不同国家的游客的爱好不同,我国在对外推广文化、实现文明互鉴时,也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符合不同文化群体需求的旅游体验。

让更多外国朋友在轻松愉悦的旅途中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相信只要中西方相向而行、相互理解,必能书写文明交融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