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邮电大学15名学生联名举报自己的导师,令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可以看作是华中农大某教授被20余名学生联名举报之后的第二例。央媒评论该事件,指出,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导师在追求个人学术利益最大化时,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正“沦为”功利性的雇佣关系,以至于学生对导师的称谓都变成了“老板”。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成为导师的“黑工”,这是很不正常的,导师不是师父不是老板,导师就是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从本质上讲,导师就是高校教师,要完成的依然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2020年颁发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从八个方面对导师指导行为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基本规范,同时,明确了导师指导行为“十不得”,为导师指导行为划定底线。

按说,有教育部的《准则》,高校只要严格执行,就不会出现导师压榨研究生,导致导学关系紧张,研究生联名举报,损害学生声誉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奈何不少导师是学术“大佬”,高校还不敢与其撕破脸。撵走一个学术“大佬”,会直接影响高校的学科排名、国家实验室、国家课题基金等考核申报硬指标,领导承担不了这个严重后果。即使学生举报导师,学校也下不了断然处置的决心,只有当和事佬。

而且,不少导师自己就是领导,碍于人情世故,领导集体也只有将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媒体建议,解决导学关系,关键是要让研究生有说“不”的权力。问题是,现有的制度设计中,导师与研究生的权力不是对等的,研究生说“不”,只有自己吃亏上当。所以才有华中农大和北邮的研究生集体联名举报,靠网络的力量来加大自己的话语权。

解决导师把研究生当成“黑工”的问题,关键还在于高校自己要正视问题的严重性,刀刃向内,痛下决心。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导师的师德师风问题。一个导师被研究生举报,反映的是教师队伍管理出了问题,最终还是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而且,因为是学术大佬就不严加管理,人的欲壑难填,会闹出更大问题。一个学科不能只有一个学术大佬,这就可以规避掉处理导师带来的风险。认识到师德师风问题的严重性和规避处置学术大佬风险的方法,这个决心就好下了。

剩下的,就是建立科学的导师考核问题。

导师不仅仅是学生的学术指导者,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一个合格的导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学生成长的全面关心。科学的考核制度应该将导师的这些职责纳入考核范围,通过量化指标和综合评价,确保导师在履行职责时能够遵循规范,发挥应有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网友说的,导师自己选的人,却不能正常毕业,是否说明导师的“眼光”或“指导能力”有问题?那么如果本年度导师手下有无法如期毕业的学生,则影响导师下一年度招生的情况。比如,教育部准则规定的导师“十不得”,一旦发现有违反的行为,当年考核不合格,影响到导师的工资待遇。

总之,高校必须正视并解决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种种问题。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导师不像导师问题的严重性,痛下决心,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明确导师职责,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导学关系。这不仅有助于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将为高校赢得更高的声誉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源自正观新闻等媒体)

您认为仅靠高校自己能不能解决导师不像导师的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