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父亲从内蒙古坐了4个多小时飞机,中转经停3个多小时后,到了郑州。

走出机场,车子疾驰过机场高速时,我们打开了话匣:“出发前,很多人都说,郑州发展好,机会多,今天一看,真是不错。”

我说:“今年,郑州的钱,也不好赚。”

“单看这鳞次栉比的高楼,就要比内蒙古强!!!”父亲语气坚定的说。

那一日,郑州刚刚公布常住人口突破1300万人。

我恍然大悟,其实,如果横向列比的话,郑州,并不差,甚至,还挺好。

撰文| 张伟光

01/

一个城市怎样才能从新一线跃升为一线?

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变迁,而是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飞跃。

河南,这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正站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近年来的发展让人瞩目,但它真的有机会成为下一个一线城市吗?这不只是河南人的梦想,也是整个中原地区的期待。

相关资料显示:1月28日举行的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河南将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全面提速航空港开发建设,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的核心增长极,到2025年,郑州经济突破1.5万亿,城市首位度大幅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光说郑事看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比拼,经济实力是硬性指标,就好比神仙打架时的法力一般,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底气就是足。

当媒体关注郑州经济2025年突破1.5亿之时,忽略了表述的核心含义——河南将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

如何转变?向何处转变?政府工作报告没有详述,从语境看,提速航空港建设,培育新的增长极,是郑州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之一。

而这一宣示背后,还包含着另一个深意:郑州要向超大城市进军,不然,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的终极意义在哪里?

02/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而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让人惊叹,但要成为一线城市,郑州还需要跨越哪些门槛?

首先,什么是一线城市。广义而言,一线城市不仅经济总量巨大,而且在政治、文化、交通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郑州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可谓稳健且坚实。

2022年,郑州的工业增加值接近万亿元,稳居全国前列。这样的底气,为郑州向一线城市迈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一线城市的文化氛围同样重要。

郑州虽然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但在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方面,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郑州正在加大高校布局和科研机构落地的项目实施,一批批好消息接踵而至,文化层面也无需担忧。

再说说交通。作为中国中部的交通中心,郑州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高铁、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发展,使得郑州在物流和人流上有了极大的优势。

03/

天地之中,老家河南。

除此之外,城市的商业魅力也是衡量是否能成为一线城市的重要标准。郑州在这方面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商业资源集聚度的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入驻。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郑州的商业在全国闻名遐迩,既有传说,更有新锐。

然而,要真正成为一线城市,郑州还需要在多方面下功夫。比如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力,吸引更多的国际大会、展览等活动落户;再比如加强教育和科研投入,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人才。

总的来说,郑州要成为一线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可能。只要把握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未来的郑州,有望站在中国城市的最前列。

在提升城市软实力方面,郑州也在不断努力。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创新能力是衡量一线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郑州拥有黄河文化、嵩山文化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为城市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郑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举办了许多大型文化活动和节庆,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中原文化旅游节等,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郑州的文化影响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又一驱动力。郑州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积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吸引和培养高科技人才。郑州高新区的建设,以及与华为、中兴等大型企业的合作,都显示出郑州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雄心和实力。

现在河南要调整郑州发展特大城市的发展方式,明确“省强会”战略,改变以往“只做不说”的发展思路,那么,河南的用意就包含了郑州向超大城市迈进的发展愿景。

这背后有没有杭州2023年实现了从特大城市向超大城市跨越给予河南的激励呢?

“大国大城”的时代来了。从全球来看,这也是大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美国人口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集聚了该国约8%的人口;而日本东京都一座城市的人口,就占了该国总人口的11%左右。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大国大城》一书中明确提出,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竞争力,并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事实也说明,当下人口规模所带来的正效应,已远超其所产生的负效应,这种力量就主导了人口流动方向。

因此,河南旗帜鲜明地做大做强郑州,集中全省资源壮大郑州实力,提升郑州的容纳能力,提高郑州在全国的影响力,实现郑州有条件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那么,其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作用也会增强。

当下,航空港区正成为郑州经济最具爆发力的区域之一,其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相继崛起,必将成为河南人口与产业集聚的新兴重镇,成为郑州迈向超大城市的新支撑。

在我看来,郑州未来可期。

从新一线到一线,这不仅是一个跃迁,更是一个梦想。

郑州是否能够实现这一梦想,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更在于城市整体实力的提升。让我们拭目以待,郑州能否在未来的城市排行榜上,写下自己的传奇。

天地之中,老家河南,等你来!

(文中配图:摄影师潘建勋)

作者简介

张伟光

2004年进入传统媒体,任职内蒙古日报社经济部记者;

2008年创建内蒙古消防总队第一本公开发行的杂志——《纵横119》;

2012年任《中国经济导报》内蒙古记者站新闻中心主任;

2013年,内蒙古先行品牌策略机构品牌总监;

2015年供职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

自媒体光说郑事创始人。

长篇报告文学《孤岛铁军》入选2008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系列丛书、出版纪实画册《鏖战南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