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平台之间转单卖单的行为是否合法?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网约车平台之间转单的新闻,在媒体报道的视频中网约车司机称自己在B平台接的订单,但是乘客确实在A平台下单的,而且乘客支付的金额与自己在B平台接单后显示的金额完全不一样,网约车司机怀疑这笔订单被平台转单卖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中这名司机表示,当时自己在B平台接到一笔订单24公里到自己手里43块钱,平台上显示的乘客支付金额为58元。

但是自己询问乘客得知,乘客在A平台上支付的金额为71元。也就是说乘客司机支付的是71元,但是在司机实际接单的B平台上显示的乘客支付金额为58元,中间差的13元不翼而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记者与平台工作人员的对话中,平台工作人员直接表示:这是这个行业都会有的,其实很简单用户购买的产品,产品的价格都是有公示的运力是符合交委的。

A平台收取了乘客71元车费,然后订单流到了B平台,B平台再派给司机,然后这边订单B平台还要从司机手里抽成,这其中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订单转卖的闭环系统。

一些有流量的网约车平台通过平台上的流量获取乘客打车订单,然而实际并不自己运营而是通过将订单转卖给第三方平台赚取订单转卖差价来获益,这种不用招募司机也不用运营管理司机的低成本运营模式就好比是租房市场上的包租公以及二房东之间的关系。

但是这其中,网约车司机的权益是缺乏保障的,一笔订单多家平台参与利益分配,总体抽成比例其实是远高于交通运输部规定的最高30%的抽成比例的。

因此,当网约车平台转单卖单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的时候,目前网约车司机所面临的运价下滑,司机收入下降的病因就已经找找到了,归根结底网约车平台的运价一降再降其实并不是平台降价打市场或者是给乘客做补贴了,而是有新的获益者加入进来参与到了这条利益链中享受利益分配。

网约车平台转单卖单最终伤害的不只是网约车司机也是对行业监管部门的挑战和欺骗,同时也是变相推动行业低价竞争的始作俑者。

对于网约车平台转单卖单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