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一组数据记录着“导弹兵王”王忠心的价值:

当兵31年,扎根一个连队29年,当班长28年,多次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参与执行重大任务28次,培养和帮带出200多名技术骨干,40多人进入火箭军和基地技术尖子人才库……

朔风劲吹,长剑倚天,王忠心恪守为兵之责,耕耘砥砺三十多年,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之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功没有偶然

王忠心, 1968年生于安徽休宁,18岁那一年入伍,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学校,现在更名为火箭军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他常说,从一个上不起学的农村小孩成长为一名高级士官,如果不好好干就对不起身上穿的军装。回顾其三十年军旅历程,无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过来的,无不是一项一项工作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在王忠心的身上,始终保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使得他在关键时刻超越了平凡,超越了自我,超越了人性的弱点。

他的军旅生涯是从背诵8张导弹电路图开始的,其中的几百个开关、按钮、接头成为他人生坐标的原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里出发,王忠心把操纵导弹这项技术做成艺术,做到了极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成功不是偶然,为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他翻烂了《电子线路》《模拟电路》等初级教材;为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他每次训练都一丝不苟,付出了如此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王忠心终于成长为了旅里有名的“活电路”“排障王”。

有一次,部队去到北地区执行检验性实弹发射任务。按照发射流程,需要在导弹发射前对其其进行综合整治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在一次重要的分系统测试中,一个信号指示灯一直都没有显示。这种情况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十分的反常,这可急坏了部队领导和任务官兵。

眼看着发射窗口越来越近,哪怕是晚一天、晚一个小时排除故障,都会耽误导弹的发射进程,进而影响演练大局,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

关键时刻,王忠心临危受命,带领技术组攻坚克难,排除故障。只见他将四张相关的电路图打开,平铺在地板上,顺着电路图迅速地进行推演,排除一切不可能因素。

一个小时过后,王忠心终于将故障锁定在一块电路板上,那块电路板上的电容被击穿了,所以才导致信号指示灯没有反应。果不其然,换上新电容以后,指示灯立马变得正常了,机器得以重新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天之后,一枚新型的导弹在西北戈壁滩上拔地而起,成功发射。

事后,兵器厂家的技术人员纷纷感慨说道:“得亏了这个黑黑瘦瘦的老兵,要不然,发射时间肯定要推后,他真的太了不起了!”

确实,王忠心外貌不显眼,旁人说他是黝黑精瘦的脸上满是皱纹,笑起来像是个憨厚的老汉,普通的跟咱们想象中的英雄一点儿不挨边儿。

可就是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老兵,却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他克尽职责,从来不摆资格、不搞特殊,最终实现了由平凡向传奇的“逆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铁打的营盘 造就了铁打的兵

《华严经》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之中,,难免会经历艰难困苦和诱惑考验,有些人会在外部环境的现实利欲中丢失自我,放弃梦想。但是从军几十年,王忠心始终有着坚定执着的目标,做到了在平淡中保持激情,在困境中保持信心。

当班长26年以来,王忠心任劳任怨,甘当兵头将尾,以实际行动书写兵中之王的传奇。

连队出早操的时候,他每次都会提前十分钟出现在操场上;班级排练列队的时候,他站在排头当标兵;当有生产劳动的时候,他都是抢着脏活累活干;在业余生活中,他与战士们同娱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他成为了部队里的粘合剂,带兵育人的启蒙人,战士们把他当成“主心骨”,干部们将他认作“好帮手”。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就是王忠心当好班长的诀窍,他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踏实务实的工作态度,用真实的力量感召部署,推动工作。

担任班长以来,王忠心始终将“把兵带好、把班管好”作为重要的职责担当。

他带过的兵中,有12个人当上了干部,6个人走上了旅团领导的岗位,如“科技练兵模范战士”徐海波、“全国优秀大学生士兵”高明等都是优秀典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忠心带出了全军典型、全国典型。而他个人的成长进步也是前任班长悉心指导帮助的结果。王忠心新兵时代的班长李炳华对他影响深远。

有一次训练,班长李炳华通过他的后背发现了他在走神,因为凡是在训练中走神的战士,他的后背要么是塌着的,要么是僵硬的,一目了然。

没有深刻的军旅生活体验和准确的形象捕捉能力,是发现不了这样细枝末节的变化的。

都说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给那些好兵淬火的就是一代代出色的班长,周而复始,无限循环。英雄成就需要群众基础,王忠心和像他一样成千上万的士兵组成了军队里最为沉默却又最为坚实的脊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被问及为何能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王忠心脱口而出说道:“干呗,选择了就要干下去,就要干好了!”

王忠心一生就做一件事,并且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

虽然王忠心只有中专文化,但是他却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踏实努力成为了导弹部队测控专业理论的“首席教官”、实装操作的“总教头”。

过人的毅力和严谨的作风是王忠心成就“金牌号手”的核心密码。

入伍多年,他凭借多能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多次执行重大训练任务,参加指挥测试导弹超过百余次,期间没有下错过一个口令、做错过一个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新时代数百万军人的一个杰出代表,他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培养,他说:“是组织培养了我。只要组织还需要我一天,我就要兢兢业业尽好自己的本分,为强军兴军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

献给党的赞歌

2002年,兵龄已经满16年的王忠心面临着走和留的艰难抉择。

之前已经退伍经商的战友看中了他的执着和本分,想要以数万元的年薪聘请他。尽管这份薪资是他在部队里年收入的4倍,王忠心还是拒绝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想自己心爱的导弹事业,想想党对自己的培养,王忠心决定要继续留在部队发光发热,他始终没有忘记是组织培养了他,所以他也竭尽所能的报答党,报答国家。

2009年,部队士官军衔制度改革之后,王忠心成为了我军第一批一级军士长中的一员。在很多人的眼中,他“睡觉都可以躺到退休”,但他仍严格要求自己,不曾松懈。

2012年,基地党代会召开,一连三天早上,他都准时准点的起床跑步,还将招待所的被子叠成“豆腐块”,一起参加会议的同志们感慨的说道:“遵章守纪已经成为王忠心的习惯和本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王忠心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以外,他还深入第一线,收集资料,做好调查研究,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建言献策。

到了2016年底,王忠心已经可以功成身退了,因为他达到了士兵最高服役年限。但是想起自己心爱的导弹事业,王忠心还是选择了主动服役,只要组织上还需要他,他就会兢兢业业地尽好自己的本分。

2020年5月15日,王忠心退休,他向着军旗、向着导弹敬上了最后一个军礼。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作为“八一勋章”的获得者、火箭军某导弹旅退休一级军士长的王忠心,又一次通过直播镜头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会结束之后,王忠心仍然像当年一样,现在第一时间与昔日的战友们分享这份喜悦,他直接回到了自己的老部队,并在当天晚上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所想所悟,都一一整理在了本子上。

“组织需要我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扎根”是王忠心对党的真情表白;“入伍时什么样,退休时还是什么样”是战友们对王忠心的赞叹,他是实至名归的“导弹兵王”。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新时代的强军大幕已经开启,新的征程呼唤着更多的英雄不断涌现,书写崭新的英雄篇章。

新时代的天空,群星璀璨,英雄辈出。我们要持续唱响激昂的英雄赞歌,凝聚起担当强国强军重任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