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广州市花都区西北部,有一个三百多年历史的古村,它建于康熙年间,由于村内广泛种植竹子,以至于整个村子就像在竹林中的洞府,故名为竹洞村。而这里又是一代武术宗师、洪拳的创始人洪熙官的故里。现今的竹洞村属于赤坭镇下辖村,辖内面积4.8平方公里,有9个自然村、10个经济社,户籍人口约2000人,是典型的一山一水一分田的农村。近年来,竹洞村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形成了盆景种植、鱼塘养殖、乡村旅游及洪熙官武术基地多方面结合的发展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洞村景观提升项目位于花都山前旅游大道与赤坭大道之间,沿古树大道至竹洞村及竹洞湖环湖道路,设计概算约1400万元。整个景观提升方案划分为四大部分:古树花道、竹林山道、逸翠园道和环湖碧道。景观提升内容包括:古树大道北入口绿化改造、古树大道港湾车站改造、竹洞村入口改造、村内新建风雨连廊和新征程驿站、环湖碧道改造、新增湿地观景平台、村内慢行系统改造及绿化景观提升等。

由于项目工期要求紧,为确保项目景观提升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公司派出多名监理工程师驻场,全程跟进项目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设计效果落地,同时,每周与院景观所设计人员一同巡视现场,及时解决现场问题,展现我院行业领先的专业技术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接山前旅游大道至竹洞村的古树大道,由于缺少遮阴,没有停留空间,节点特色不突出。该段提升范围由古树大道入口至竹洞村入口之间,改造内容包括:提升古树大道入口和竹洞村入口等节点、改造公交车站为港湾式公交站、补种大树遮阴、增加骑行道。改造后的古树大道,道路两边的增加了大树遮阴,使游人可以驻足欣赏道路两侧园艺场内各式各样的盆景造型。

原竹洞村入口处的绿化比较杂乱,没有统一的规划,村内道路没有设置行人专用道。为打开村口,增加停留空间,衔接内外慢行系统,展示盆景产业园,把村口处的杂草清除并种植竹林以强化“竹洞”意境,同时将其改造成村口公园,并修建一座集展示和休憩的玻璃展厅,成为竹洞村的一个标志。沿村内现有的道路,对道路两侧的绿化进行优化,增加骑行道,形成一条幽闲的竹林山道。使“竹洞”的含义得到了升华:门口竹林幽径,深处别有洞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洞村的逸翠园,是一个以奇石盆景为文化背景的创意产业园,融合了国内外盆景流派的精华,包含日本罗汉松、日本茶梅、日本紫薇、泰国三角梅、西班牙橄榄树、桂花树、九里香树以及各类名家盆景。提升方案中,在环逸翠园周边道路增加慢行环线,补充行道树,在围墙周边增设人行道,使园景更好融入周边环境。

竹洞湖的前身是一个采石场,2006年,在采石成本增高和村民反映强烈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采石场正式关停。采矿遗留下的矿坑被修葺成300亩碧波荡漾的竹洞湖。景观提升主要把现有的滨水道改造为骑行慢跑道,增设风雨连廊和新征程驿站,增加乔木遮阴,在林荫内增加“漫步道”,补充水生植物,增加滨水界面丰富性。通过改造,打开了碧道与村庄的视觉界面,给予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景观提升后的竹洞村,一幅缤纷多彩的岭南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一步一景,大大提高了竹洞村的知名度。现在,每逢节假日,来竹洞村的游人络绎不绝,已成为人们休闲、骑行、观光的网红打卡点。至今,竹洞村已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广东特色产业名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村”、“广州市最美村庄”、“花都区十大赏花地”等荣誉称号,展现出乡村建设新气象。

项目的顺利完成,再次展现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多专业协同作战的能力,从设计到现场的沟通协调,再到设计效果落地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是院服务政府的又一力作,对院品牌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