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4月11日《今日儋州》报07版版面图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

6年来,儋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关于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助力建设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港。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儋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目标,以“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为着力点,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儋州,为打造海南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厚植生态底色。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儋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7%,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13.54万亩,安全利用率100%……这些数据表明,儋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呈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涛天湖。

推进“六水共治” 打造秀美乡村

2022年初,随着全省“六水共治”攻坚战动员部署会的召开,“六水共治”这项标志性工程的大幕也随即拉开。治水攻坚作为“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我省系统着力推进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六水共治”,保护好海南岛的“肾脏”。

自“4·13”以来,儋州洋浦持续推动一批标志性工程“重头戏”落地,既发挥其牵引、示范作用,更彰显儋洋特色与优势。

“水稻田间,蛙声阵阵。沿着河畔踱步,哗啦啦的流水声不绝于耳,玉蕊树林一眼望不到边,玉蕊花缀满枝头……”经过治理后的中和镇七里村茅坡涝河边景色,令来自广东的游客林艳芳颇感惊喜,“花美,水亦清”是她最直观的印象。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峨蔓镇塘坎大桥。

“过去,在村民眼中,茅坡涝河如其名,每逢大雨,村里都会‘涝’,河道淤泥多,水体浑浊,水质较差。”参与七里村水体治理工作的项目负责人李凯说。

茅坡涝河发源于中和镇横山村东侧600米处林地,流经七里村、灵春村及横山村,在中和镇天堂村汇入北门江,总长7.3公里,流域面积为33.3平方公里。此次河道治理总投资近4000万元,紧紧围绕全市“六水共治”工作部署要求,以防洪排涝、生态修复为主,兼顾水景观等综合效益,着力打造以千年玉蕊树为主题的古树生态景观展示带,在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乡村的同时,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夜幕下的茅坡涝河。

茅坡涝河的蜕变只是儋州洋浦深入推进“六水共治”取得显著成效的缩影。近年来,儋州洋浦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整治水环境、遏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等工作,坚决打赢“六水共治”攻坚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涛东干渠改线工程渠首。

2024年2月22日,儋州市松涛东干渠改线工程项目4#隧洞顺利贯通。该项目隧洞一共有4个隧洞,工程隧道总长4582米,截至目前,开挖进度已完成3779.3米,累计完成工程量82.5%。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渠道输水功能与城市防洪排涝、沿线居民安全及全市和下游群众饮水安全之间的矛盾,在满足原东干渠供水规模的前提下,将东干渠那大分水闸至和庆电站段9.6公里渠道改线至城外,原东干渠改造成天然河道,结合景观建设打造那大水城城市印象,提升城市品质。此举将为儋州城区的更新发展提供新的活力和空间,为儋洋一体化建设供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据悉,儋州市松涛东干渠改线工程是“六水共治”中保供水、防洪水、排涝水、抓节水、治污水的综合实践。

此外,儋州洋浦还突出抓好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加速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22年,全市完成3个国家监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2023年,完成5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其中3个为国家监管黑臭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总设计日处理能力达12.44万立方米,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内河(湖)水质达标率100%,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100%。

修复湿地环境 共享生态福祉

众所周知,红树林是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儋州新英湾红树林湿地,鹭鸟翩飞。

从空中俯瞰,儋州新英湾红树林湿地,就像一片巨大的海上绿洲。清风拂来,海水微漾,红树林枝叶轻盈摇曳,乘船缓缓穿梭其中,如在画中游。

近年来,儋州洋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批示精神和中央、国务院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海洋生态修复工作部署,坚持海陆统筹、区域联动,积极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黑脸琵鹭在新英湾红树林栖息。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了发展养殖业,儋州湾近海大量红树林被砍伐殆尽,滩涂也被改造成养鱼养虾池,生态严重遭到破坏。2021年4月,儋州向国家成功申报海南省儋州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项目总规模1300公顷,建设内容包括有害生物防治工程、栖息地修复工程、退塘还林工程、海岸带治理工程、智能生态监测系统工程、科普宣教中心共6个子项目。项目于2021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已支出资金2.6亿元。完成了滩涂栖息地恢复50.18公顷,养殖塘栖息地恢复27.8公顷,养殖塘清退367公顷,红树林种植268.33公顷,岸线垃圾清理15千米,互花米草治理0.11公顷,鱼藤治理106.6公顷,鸟类高潮位栖息地恢复面积57.3公顷。

据了解,儋州湾原有红树植物18种。在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中,儋州大力推广乡土树种和濒危红树植物种植工作,引入了莲叶桐(国家二级)、水椰(国家二级)、银叶树(省级)、玉蕊等濒危物种。目前,儋州湾红树植物已达22种,占全国红树植物的57.9%。

在新英湾拍摄的候鸟。

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顺利实施,极大改善了儋州湾近岸水质和海洋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如今,儋州湾已成为冬候鸟重要的栖息地和食源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得到极大提升。

“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对大海有着很深的感情。如今在滩涂地上各种鱼虾、贝壳又回来了,看着它们的身影,心里就感到很兴奋。”陈正平坦言。

陈正平是儋州市新英湾红树林保护区的一名护林员,对红树林有着特别的感情。为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他放弃海鲜生意,义无反顾地扎根做一名公益林责任田的“稻草人”,身体力行地为改善海滩生态环境默默付出。几年来,他以身体力行见证了儋州生态环境由坏到好的持续转变。

厚植生态底色 推动绿色发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儋州洋浦始终追求“绿色GDP”,让百姓共建共享生态红利。

位于珠碧江入海口的海头镇老市村,是一个被河水与海水环绕的小村庄,全村常住人口仅有280多人,年轻人大部分出外务工。但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返乡,在村里开起了图书馆、民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沿海河口区域的老市村。资料图

这份吸引力,源自老市村近几年生态环境的蜕变。在政府、公益组织的支持下,老市村围绕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修复湿地生态、清理垃圾、改造废弃鱼虾塘、恢复盐田和绕村河道,逐步摸索出了一条乡村生态振兴之路。去年10月,老市村湿地生态修复及垃圾管理项目入选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山水经”是“致富经”,也是“幸福经”。儋州洋浦坚持不懈地厚植生态底色,持续加强推进大气、土壤、水体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规范和政策举措,推动全市取得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环境治理更加高效、绿色发展更见成效的显著成绩。

中和镇七里村。

在环新英湾地区的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已成为儋州洋浦着重考量的“重点”之一。为了加快推进环新英湾区域“港产城科”融合发展,儋州组建以中国环科院为牵头单位的高水平工作团队,与省委、省政府工作专班建立常态化良好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环新英湾地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环境保护专题研究,形成了区域重大生态环境制约问题总结和绿色生态专题报告,为环新英湾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此外,儋州洋浦还持续做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工作。印发实施《儋州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全流程指南》,列明项目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帮助企业增强环保意识,降低环境违法违规风险。通过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在监管过程发现问题,为企业答疑解难、对症“开方”,帮助企业解决改进治污设施、强化治理设施运行、提升自动监测能力等方面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推动重点行业企业深度治理,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2022年,全程指导海南炼化和金海浆纸大气污染提标改造项目申报中央资金专项,成功帮助海南炼化申领中央资金1900万元;2023年,谋划儋州市锅炉提标改造项目,申请中央资金960余万元,助企纾困的同时,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儋洋一体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环境优美的洋浦展示馆。

目前,儋州正在稳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编制《儋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2022-2030年)》《儋州市生态文明创建专题研究》,对标对表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和生态文化六大指标体系,具体分析43项指标,聚焦农村污水处理率、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水环境质量等问题,通过工程建设重点突破,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稳步推进2024年实现全部达到国家创建标准目标。未来,儋州将以更高、更严的要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牛伟/文 黎有科 羊文彪 何文新/图

编辑:李佳峰 审核:陈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