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东哥,你身边放心的香港保险顾问。

这是我的第437篇原创。

上篇文章,我们跑了个题,聊了聊。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线上生活已经成了日常的组成部分。

其重要程度,丝毫不逊于线下生活。

依然把自己局限在过去的熟人圈,只和同学、同事、同乡之类的交往;

等于把自己局限在了农耕时代。

不是一个互联网世代的居民。

人一辈子,真正需要努力的有两个方面

  • 一个是减少不幸,离开那些丧里丧气的人;

  • 一个是增加幸运,和热血的人链接。

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与谁通行,比终点更重要。

这方面,线上生活是个极佳的工具。

为什么?

线下生活中,大家每天在一起待着,貌似彼此交流会更多。

实际上很多时候,都只是一些最浅层的交流。

聊聊哪里又有什么八卦,今年的流行的服饰,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

极少探讨更深层次的东西。

探讨内心的野望,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宏伟而远大的目标。

大家每天,就这样彼此敷衍着,一起肤浅着。

如果你有什么有趣的想法,欢迎添加东哥微信联系。

一起链接,热血的人。

这周东哥还约了两组线上认识的朋友,晚上一起喝咖啡。

东哥喜欢喝抹茶可可星冰乐,可可很有嚼感。

可能聊得时间有点长,周围环境又有点吵。

东哥的喉咙开始不舒服了。

接下来的一周,连说话都费事儿。

只能把后来一些活动往后顺延。

今天工程在微信上联系东哥。

工程问,我是在你公众号上看到,。

我在平安银行的理财,还靠不靠谱?

东哥心里一声长叹。

艾玛,这让我怎么回答你呢?

1

同样的事情,业内人士和业务人士的看法,视角完全不同。

很容易让业内的人,犯尴尬症。

为什么?

很多事情聊起来,需要一定背景知识。

否则就是鸡同鸭讲。

就比如,我问你,为什么说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

分明每天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你会拿出物理教材,指着上面的图片给我解释太阳系是怎么回事儿。

但抛开这个最初级的方法,你还能怎么证明,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尴尬了。

这就涉及到万有引力,天体物理之类的知识。

不是专业人士,一般人根本搞不明白。

这就是内行也外行的一个区别。

外行得到的,或者想要得到的,其实是一个简单的结论。

是,或者不是;

行,或者不行。

而不是那么复杂的理论。

这在数学、物理学这些硬科学上可行。

但在投资这种事情上,真没那么简单。

就比如这个问题,平安信托出事儿了,平安银行还靠不靠谱?

2

这个问题,就没法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真特么……囧。

平安信托和平安银行,都是平安集团旗下的公司。

但一方面,彼此是独立的有限公司法人;

二方面,彼此之间有业务防火墙。

所以平安信托暴雷,并不会直接影响到平安银行。

这么大的集团公司,不是家庭作坊。

今天家里吃醋,就去隔壁借俩螃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平安银行没什么新的问题。

但这是不是就能说明平安银行就靠谱?

又转回来了,业内人士和广大普通人理解的不一样。

银行……其实是允许破产的。

,注册资本47亿,曾位列亚洲银行500强的前十位。

机构遍布全国 16 个省市,客户约 466万户。

2019年暴雷,2021年2月被正式裁定破产。

银行怎么会破产?

因为银行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银行做的,是什么生意?

存贷差。

低利率吸收储户的存款,再高利率贷出,差价就是它的利润。

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成了坏账,积累到一定程度,银行也扛不住。

当然平安这种大行,非包商银行能比。

所以大概率上,问题不大。

但依然需要持有的一个概念就是,银行是可以破产的。

未来的一切,都存在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当然作为正规金融,银行的破产,和P2P之类的暴雷,还不一样。

2015年推出的《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国内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需要投保存款保险。

银行出事后,就可以用存款保险赔付,上限50万元。

为什么是50万?

央行2015年在推出《存款保险条例》时,曾对全国所有银行个人帐户进行摸底排查。

存款50万元用户的占我国银行全部存款人的99.63%。

因此大部分老百姓的存款都可以获得保障。

再次吐槽下抖音小红书上,人均百万的浮夸。

像包商银行,最后被分割收编,466万个人储户的存款,最后是全额偿付的。

6万多企业和同业机构用户的存款承受了一些损失,大概10%。

总体也算比较圆满的结果。

3

一个类似的概念,就是保险公司。

现代社会三大金融基石,保险、银行、证券。

这三个,都是处于强监管的状态。

东哥和客户谈单的时,常有朋友会问。

作为动辄长达几十年的资产配置,万一这期间保险公司破产了,怎么办?

我的保单,还没有有效?

的确,保险公司也是允许破产的。

但就算保险公司真破产,也影响不大。

作为社会金融基石,内地和香港,都对保险公司破产,有明确规定。

香港《保险业条例》第41章46条指出

除非法庭另有命令,否则清盘人须继续经营有关保险人的长期业务,目的是将该业务作为正营运中的事业而转让给另一保险人。

也就是说: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会转让给另一家有财务实力的保险公司继续经营,以确保客户的利益。

所以,保单权益继续。

即使保险公司倒闭,自己也不会受到影响。

内地方面,也有类似的制度安排。

《保险法》第九十二条规定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所以,内地同行也一样。

保险公司破产,会有新的保险公司接盘。

自己持有的保单依然有效,不受影响。

所以保险可以说是安全偏好较高的朋友,最佳的渠道之一。

4

最近的一个典型,就是恒大人寿。

2021年,恒大集团暴雷。

受恒大集团影响,恒大人寿也出麻烦了。

保险业务收入骤减、净利润由盈转亏、偿付能力持续下降。

最终导致严重资不抵债。

后来监管部门介入,对恒大人寿实施贴身监管并开展风险处置。

贴身监管这个词儿,浮想联翩 ヾ(≧▽≦*)o

2023年9月13日,最终尘埃落定。

恒大人寿整体受让所有资产、债务,由海港人寿接手。

保单持有人不受任何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来源:https://www.cbirc.gov.cn/branch/shenzhen/view/pages/common/ItemDetail.html?docId=1127861

香港呢?

香港的保险公司也允许破产。

但香港保险至今180多年历史中,从未有过人寿保险公司破产。

历史不代表未来,但历史是我们预测未来的重要依据。

过去180年从未有任何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破产,那么大概率上,未来也不会轻易破产。

更进一步,香港保险公司数量庞大。

根据香港保监局的统计数据,目前香港共有164间获授权保险公司,其中有53间经营长期人寿类业务。

我们选择其中头部的优质保险公司,破产概率,就更低了。

比如保公司、友公司这类巨头。

所以香港保险的安全性,就更高了。

不坏金身啊嘿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未来是不确定的。

就像后来,东哥终于去医院检查了下。

才发现不是自己太操劳、用嗓子过度。

只是病毒感染导致嗓子不舒服,吃点药就好了。

白白感动了自己好几天。

金融是一个不确定的系统,是现代金融思维的一个核心思想。

所以即使是保险公司、银行,这种社会的基石产业,依然可能面临破产。

但社会治理的好处在于,即使他们真出了问题,也不会让普通人遭受平白的损失。

这就是我们文明社会,温暖的地方。

关注东哥,保护中产财富,一起慢慢变富。

东哥目前提供如下服务,有需要的朋友欢迎微信来撩。

  1. ,大家一起讨论赚钱演化;

  2. ,不定期一对一微信消息,解读财经、金融相关时事;

  3. 添加东哥微信: jetorz ,领取《东哥在湾区》2023年历史文章合集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