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母爱如水,润物无声”,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

但有时候,过度的“母爱”也会变成一把枷锁,甚至是杀死孩子的利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9月,刚满30岁的杨元元成功拿到了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录取证书,成为了海事大学的一名研究生。

这时的杨元元,前途一片光明,可以说她是满怀憧憬的带着母亲望瑞玲来到了上海。

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两个月后,杨元元却选择了在宿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留下了一封感叹“知识难以改变命运”的遗书。

没有人知道杨元元为何会选择自杀,更没有人知道为何只是短短的两个月,一片光明的前途就变成了满是绝望的“命运难改”。

杨元元到底经历了什么?又到底是什么逼死了她?

这一切还要从杨元元幼年说起。

幼年丧父,相依为命的母子三人

1979年11月,在湖北宜昌的一个小村庄中,一对父母满怀期待地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宝贝,这就是杨元元。

虽然是女孩,杨元元的父母也并没有减少对她的疼爱。

父亲为她起名杨元元更是饱含了他对女儿最朴实的期望:希望她将来可以挣大钱,衣食无忧。

两年后,这个家庭迎来了第四个成员:杨元元的弟弟杨平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元元的父亲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之一,毕业后就在一家工厂当了工程师。

母亲望瑞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也是一名勤勤恳恳的工厂工人。

因此,当他们一家四口也算得上是幸福美满,那段日子更是杨元元简短的一生中少有的幸福时光。

但这一切,都随着杨元元父亲的去世成了泡沫。

杨元元六岁那年,杨父因为肝炎去世。

苦难的日子并未给这个家庭太多时间伤心,望瑞玲更是心知自己还有一对儿女需要养活,绝不能因为丈夫的去世就轻易倒下。

就这样,凭着望瑞玲在工厂薄弱的工资,他们母子三人也相依为命的活了下去。

后来,随着杨元元长大,她渐渐承担起了长姐的职责,照顾弟弟,做家务,想要为妈妈减轻负担。

甚至在她们姐弟二人都要上学的时候,杨元元向母亲提出了辍学打工,让弟弟上学,不过这一决定遭到了她母亲的反对。

在望瑞玲看来,丈夫是个优秀的大学生,他的儿女也一定要成为大学生才好。

好在杨元元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就连弟弟杨平平的成绩也是十分优秀。

但或许命运真的早就有所安排。

在得以继续求学之后,因为知道母亲的不容易,杨元元变得更加懂事,无论母亲说什么她都会温顺甚至是盲目地听从。

这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带母上学,不断放弃的十年

1998年,杨元元以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高中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也是自此,她开始了自己充满着妥协与放弃的十年。

首先就是高考报志愿。

杨元元自己一直渴望成为一名扬善退恶的律师,于是就想选择当时的大连海事大学法律系。

但是望瑞玲却不同意,她认为,自己的女儿将来是要赚大钱的,当个律师能有什么“钱途”。

而且大连太远了,她们也负担不起这其中的各种费用。

于是,杨元元在自己人生的第一件大事上做了妥协,她最终选择了母亲心仪的武汉大学的经济学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此时的杨元元对生活依旧充满期待。

她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她是一块海绵般不断地汲取着各种知识以充实自己,渴望能够早日摆脱贫苦,带着母亲过上好日子。

两年后,弟弟杨平平也完成母亲的期待考入了武汉大学。

也是这个时候,望瑞玲开始要求她负担起自己和弟弟杨平平的生活费和学费。

因此大学期间,杨元元一有空闲就出去找各种兼职以解决自己和弟弟的学费与生活费。

本来杨元元以为生活也就这样过去了。

但她没想到,母亲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她生活的平静。

原来,母亲的工厂宿舍搬迁,需要工人交够35000元才能住上新房。

这对望瑞玲来说无疑是一笔大数目,她最终就干脆决定辞去工作去找女儿。

刚开始,杨元元还对母亲的到来十分高兴,而正当她打算为母亲租个房子时,却没想到母亲直接提出了租房子太贵,要住在她宿舍的要求。

对此,杨元元虽然心有为难却依旧惯性的答应了母亲,而且她觉得母亲住个几天就回去了,应该也没事。

但她却没想到,望瑞玲根本就没有要走的打算!

本来舍友母亲住个一两天,同宿舍的同学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她却是要长住。

大家都是年轻人,突然住了一位阿姨,时间长了,舍友们也都开始有了意见。

杨元元也劝过母亲多次,想让她搬出去住,但无奈母亲根本不为所动。

直到后来,学校知道了这件事情,虽然惊讶于她母亲的固执,但出于对学生的爱护,还是出面为娘俩申请了一个单独宿舍。

就这样,杨元元娘俩成功的住了下来。

但是生活依旧在继续,杨元元逐渐发现,自从自己和母亲住一起后,同学们都渐渐和自己疏远了。

而且由于要陪母亲,自己的兼职时间也少了很多,她很苦恼却无可奈何。

也是因此,在杨元元将近毕业的时候,却依旧有4000块钱的助学贷款没有还上,学校也按照规定拒绝为她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

但当时的杨元元实在拿不出那四千块钱,只能无奈离开学校,大学四年什么也没有获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经年,杨元元几乎一直都在放弃。

她考上过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却因高昂的学费选择了放弃。

她通过高中老师有了考回家乡公务员的机会,却因为母亲坚决反对她又回到家乡那个小地方,而无奈放弃。

她有过到西北大学任教的机会,又因为母亲觉得西安太远再次选择了放弃。

就这样,在母亲的不断反对与自己的不断妥协之下,杨元元度过了漂泊无依的十年。

再次携母求学,绝望自缢

在杨元元迷茫困顿的十年间,弟弟杨平平的求学之路却是十分顺遂,不仅考研成功,还升上了北京大学的直博。

也正是因为弟弟的成功,蹉跎了十年的杨元元心中再次点燃了想要考研究生的梦。

她这次提前征询了母亲的意见,在望瑞玲看来,儿子在北京,女儿就要在上海才好。

因此杨元元就遵循母亲的意愿,选择了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并被顺利录取。

但是在得知自己被录取之后,同样的问题再次摆到了杨元元面前:母亲依旧要求同住。

当时,弟弟杨平平也曾主动提出过要将母亲接到自己身边的想法,但却遭到了王瑞玲的拒绝。

她觉得儿子是个男人,和自己住一起不方便,女儿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就这样,杨元元无奈选择再次携母求学。

但是此次却并不顺利,海事大学校方直接拒绝了杨元元携母入学的要求。

后来杨元元又想要申请单人宿舍,也被校方以“对其他贫困学生不公平”的理由拒绝。

好在,为了让杨元元可以安心就读,学校最终还是为望瑞玲找到了一所月租500的房子。

只是,那栋房子十分简陋,里面甚至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令人没想到的是望瑞玲接受了,很快就拿出了行李,打起了地铺。

当时的杨元元看着母亲日渐衰老的身影,又想起自己十年的蹉跎,终究是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凄苦,借口离开了出租屋。

母亲的居住环境让杨元元心中充满了负罪感,她甚至开始觉得自己住在宿舍,却把母亲丢在冰冷荒凉的出租屋里是一种罪。

就这样,母亲的“遭遇”成了压死杨元元心中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逐渐陷入了一个怎么都出不来的死循环。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书读得那么好,母亲还是没有过上好日子,自己依旧一事无成。

2009年11月26日,杨元元在宿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工具仅仅是两块毛巾。

她将两条毛巾系在一起挂在了水龙头上,然后半跪着将自己的脖子放了进去,生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这期间,但凡杨元元有任何一丝想要求生的意愿,她都可以自救,但她没有。

她只留下了一封遗书,上面写着她心中的疑惑:每个人都告诉我要好好读书,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为什么我好好读了,命运却依旧是那个命运,没有丝毫改变。

是什么逼死了杨元元?

杨元元死了,她的母亲接受不了自己女儿自杀的真相,非要让学校给出一个说法。

她觉得自己女儿这么多年都没事,为何一到这个学校就自杀了,一定是学校的问题,要求学校拿出35万元作为补偿。

但是校方也坚持认为,杨元元的死和学校并没有任何关系。

最后,出于人道主义,海事大学还是赔偿了望瑞玲16万元的补偿费。

可笑杨元元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却在死后以自己换了16万。

那么究竟是什么逼死了杨元元呢?

是杨元元自身的性格原因。

家庭的责任让她过分压抑了自己的心事,太多的无奈让她饱受摧残,内心早已脆弱不堪,才会在短短两个月就生了死志。

是无奈的现实。

杨元元和母亲一起蹉跎十年,求职的坎坷,求学的艰难,母亲的凄苦,沉重的现实更是给了她一沉重打击,最终绝望自缢。

更是母亲望瑞玲过度的干涉,甚至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回顾杨元元短暂的一生,她一共经历了三次足以改变命运的人生大事:一次高考报志愿放弃法学,一次放弃考研,一次放弃考公务员。

这三次,每一次都有母亲望瑞玲的插手 每一次都以杨元元的妥协收尾。

可以说,如果当时有任何一次望瑞玲选择放手好,选择遵循女儿的意愿,或许杨元元就能走出一条不同的路。

毕竟每一次放在杨元元面前的,都称得上是一条通天大道。

但这三个原因虽然重要,却并不足以让一直心怀希望的杨元元选择自杀,真正逼死她的,是她心中信仰的崩塌。

杨元元信奉读书改变命运,却在读书一事上屡受挫折,甚至于因为读书,只能让自己的母亲住进冰冷的出租屋。

她想改变命运,想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她坚信读书改变命运,却是“越读越苦”。

心中的信念渐渐崩塌,她接受不了这种挫败,最终才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总结

可以说,杨元元最终走上绝路并非一个单纯的因素所造成的。

在杨元元身上,甚至映射出了中国许多传统家庭的普遍问题:强势的母亲,“愚孝”的女儿。

这样的组合只能是一场悲剧,如果这其中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做出改变,或许结局就不会如此。

只能说,孩子要孝顺,但愚孝绝对不可取。

父母要关心孩子,也想要依赖孩子,但是绝对不能过分的想要“掌控”孩子。

望瑞玲一定是爱女儿杨元元的,但是她的爱太过窒息,过分的插手女儿的事情更是几次毁了女儿的人生,最终才让女儿走上了绝路。

只希望,世上可以少些杨元元这样因为“爱”而发生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