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y

回顾去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91岁的胡枫从薛家燕手中接过终身成就奖时说︰「估唔到咁重,张家辉话『契爷,这个奖早该颁畀你』,我话所有嘢都要顺序,我『序』有应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镇宇担任「最佳男主角」的颁奖嘉宾,搞笑指电影界经常被指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全因为有刘「青」云与「黄」秋生不停接拍电影,只要两人不接戏,香港电影先有希望。最后是刘青云凭《神探大战》夺得上届影帝殊荣。

第41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胡枫和吴镇宇虽然只是开玩笑,但「『序』有应得,青黄不接」已是多年来金像奖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昨晚结束的第42届金像奖也不例外。

纵观今届金像奖提名名单,《白日之下》共获得16项提名,包括入围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重量级奖项,成为最多提名的电影。《年少日记》、《金手指》同样获12项提名排第二,而《命案》、《毒舌律师》则获10项提名排第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日之下》

今年的「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就跟上届一样是新旧导演之争。新晋导演有三个,分别是《毒舌律师》的吴炜伦,《白日之下》的简君晋和《年少日记》的卓亦谦,资深导演则是《命案》的郑保瑞和《金手指》的庄文强。

在「最佳男主角」奖项上,此前已获金像奖5届影帝梁朝伟凭借《金手指》中的精湛演技一如所料获得提名,与他一同角逐的还有首次入围「最佳男主角」的黄子华、林保怡、大鹏和卢镇业。其中黄子华和卢镇业都曾获「最佳男配角」提名,而林保怡和内地演员大鹏则是首次入围金像奖就获得影帝提名。

梁朝伟线上发表获奖感言

「最佳女主角」提名呈相对年轻化的趋势,除了有上届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得主王丹妮凭《毒舌大状》获提名之外,亦有2016年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得主,凭《白日之下》争影后殊荣的余香凝。今届还有音乐人跨界入围「最佳女主角」,包括女歌手谢安琪和DJ兼填词人钟雪莹,分别凭《4拍4家族》及《填词L》入围。另外,卫诗雅亦凭《不日成婚2》获得提名。有意思的是,五位入围女演员从未获得此奖。

最佳女主角余香凝

从获奖结果来看,《金手指》获奖数最多,共夺6奖,且几乎囊括所有技术奖项(视觉效果、音响效果、服装造型、美术指导、摄影),《白日之下》和《命案》紧随其后,均获3奖,大会对前者的演员演技给予肯定(男女配角、女主角),而后者则在剪接、编剧和导演奖上夺魁。《年少日记》表现惨淡,最终仅由卓亦谦获「新晋导演」一奖。

由以上奖项分布可见,今届金像奖依旧维持「论资排辈」的给奖传统。庄文强的《金手指》四平八稳,代表了香港电影工业内部的审美标准,因此获得技术奖项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手指》

若以此逻辑去考量,梁朝伟之所以能六夺影帝,箇中关键还是在于其一贯稳健的表演「技术」,而不是灵光乍现的超常发挥(当然,相信很多人会觉得《金手指》不是他的最佳演出),这恰恰是其他入围者所欠缺的品质。

郑保瑞第三次提名金像奖最佳导演(前两次是《车手》和《智齿》),最终凭《命案》击败赛前大热门庄文强、简君晋和吴炜伦得奖(卓亦谦获新晋导演相当于退出角逐),也是他个人的第一座金像奖。

平心而论,郑导在《智齿》的导演技巧可以说更加突出,但是当年金像奖(第40届)为了纪念陈木胜导演的逝世,把最佳电影和导演两个奖都给了《怒火》。

个人认为,今届金像奖最大的「意外惊喜」,就是《命案》在获得实至名归的最佳编剧(游乃海、李春晖)之外,还能再加一个最佳导演,也算是弥补了郑导《智齿》的遗憾。

《白日之下》摆脱了上届《正义回廊》16提中两小奖(新晋导演、最佳剪接)的尴尬窘境,获得三个重要的演员奖项,亦符合电影在演员演技方面的突出表现。其中,最佳男、女配角分别由首次入围的姜大卫和梁雍婷夺得。

姜大卫饰演的高龄院 友装疯卖傻,老 来只求安 身之所,赚人热泪,姜大卫从影70年,演绎此类弱势 角色自然信手拈来。 而其他提名者,如吴慷仁、李尚正、谢君豪等亦是好戏之人,特别是吴慷仁,在《但愿人长久》里饰演逐渐衰老的父亲,需要跨越三个时期,举手投足都是戏,演技细腻感人,博得满堂彩。

《但愿人长久》

按照金像奖评选背后的规律,年纪轻轻(黄梓乐只是陪跑)、戏份不足、非本地演员,很大概率会被资历老道又有演技的比下去。综合来看,姜大卫胜出可以说是最保险、也最遵守行业内「敬老」传统的标准答案。

代表年轻一代的梁雍婷获最佳女配角,固然为香港新生代演员带来希望,但梁雍婷上一次获奖,已是第37届金像奖的「最佳新演员」。可想而知,在这中间她需要拍摄多少电影和剧集,积攒多少经验,历经多少艰辛,才能像今天这样再次得到金像奖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的最佳女主角提名较往年相比竞争力不足(也与缺乏资深演员,整体年轻化有关),五位入围女演员都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在此情形下,实际就变成了余香凝和王丹妮之争(两人都获得过最佳新演员)。

虽然失落演员奖,《4拍4家族》和《填词L》分别获得「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和「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亦是大会对这两部「追梦」电影在致力推广粤语音乐/歌曲方面的肯定与嘉奖。

余香凝此前已凭《白日之下》于「第30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香港电影导演会」上夺得最佳女演员奖,颁奖前夺魁的呼声极高,论资历、戏份、演技,明显较其他候选人更胜一筹,最终获奖亦是毫无悬念。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在被提名者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香港金像奖并不会如台湾金马奖那样时不时「剑走偏锋」,总是倾向于作出最安全和最保险的选择,其中也有部分涉及金像奖的投票与评选机制,这里就不多加赘述。

本届金像奖的另一个「意外」,是最佳电影花落《毒舌律师》,除了跟去年《给十九岁的我》一样,在没有任何其他奖项,而单独夺得最佳电影的作品,同时还是所有获奖电影之中香港和内地票房最高的(1.15亿港元,1.87亿人民币)。

表面上看,金像奖似乎「难得」地与观众的口味喜好发生重合;然而,只要稍微了解影片背后最主要的制片及发行商——安乐影片有限公司总裁江志强(人称「江老板」),很容易就会意识到,金像奖说到底还是一个与香港电影工业密切相关的奖项,它的首要考量不是观众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而是对于维持工业运作和发展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和作品。

吴炜伦的《毒舌律师》能在港产片的疫后低潮期创造亿元票房神话,正是因为导演抓住了香港正逐渐失去的公平和正义,并将它们装进充斥各种不合常理桥段的律政片形式,提供给观众,让后者跟随主人公的「逆权」之旅,在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冲突之中尽情发泄,亦即导演视电影为观众悲观、挫败、不满等现实情绪的宣泄渠道。

于是,重点就在《毒舌律师》获大奖决不是因为金像奖(终于)愿意考虑观众的看法,或者说影片呈现出的技巧或观赏性有多高(若以此标准,无疑有更好选择),而是它利用观众情绪造就的票房成功为整个电影工业带来的利益与振奋效果无远弗届。换言之,光是影片大卖对疫后香港电影界产生的提振作用这一点,便足够让有份参与评选的业内人士把手中一票投给它。

故此,我并不同意坊间对《毒舌律师》仅获一奖作为安慰的论调;恰好相反,金像奖把最佳电影颁给《毒舌律师》,才是现如今香港电影工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颁奖典礼过后,或许更该关心的是有获奖、没获奖的新导演、新演员——卓亦谦、谢咏欣(最佳新演员)、简君晋、黄梓乐、祝紫嫣......他们的下一部作品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