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UBLIC SERVICE

自2015年起,南京理工大学共有9届,38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扎根四川峨边开展支教服务,“西”望爱心助学计划在当地已持续六载,自创建以来累计传递善款和物资超 50 万元,建档受资助学生近 40 名,与孩子们一路相伴,见证了他们的茁壮成长。

四川峨边单纯的孩子们

延续“西”望,“彝”路同行

半年来,服务于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南京理工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们继续传递着这份希望与温暖,为当地的19名孩子传递善款,点亮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星星之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理工大学第25届研支团 四川分队

阳春三月,山中含绿,万物复苏。沐着暖融的日光,揣着美好的希冀,第25届“兰小杉”研支团四川分队的志愿者们带上来自远方的善款和爱心再次踏上了家访的路程。

1

峨边———播撒希望的种子

峨边彝族自治县多山环水,多民族交错杂居,城内学校数量稀少,不少受资助学生正就读于志愿者们所任教的沙坪小学,因此每天下午放学后,志愿者们就踏着夕阳的余晖前往沙坪小学的8名学生家里进行一对一家访。

第一个家访的学生是小慧(化名),父母离异,姐弟二人均由爷爷奶奶抚养。小慧听话懂事,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志愿者们鼓励小慧树立自信,乐观向上。

志愿者们关心小慧近况

小欣(化名)是志愿者们今年新发展的资助对象,成绩优异,热爱画画还获得了县级奖项。志愿者们激励小欣在学习之余,勇于展现自己,发挥特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瑶(化名)成绩在全校数一数二,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大方自信。小升初考试和择校在即,志愿者们叮嘱小瑶慎重选择,考虑不同初中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中学。

小怡(化名)是个活泼开朗的彝族姑娘,成绩优异又能歌善舞,屋子里的墙上挂满了奖状。刚一见面,就马上上前握住志愿者的双手,纯真的笑容极富感染力。她表示一定会吸取期末考试粗心的教训,争取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乐观开朗的小怡

五天里,志愿者分别为8名受资助学生送去了善款,学生们都表示一定会好好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六丰———助力梦想的飞翔

志愿者们的第二站是位于峨边县的北部高山地区的六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政府集中修建的红瓦棕墙的彝家新寨,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乡间田野,受资助学生中有7名就居住于此。

到达六丰后,志愿者们前往家访的第一个孩子是小洛(化名),她与两个弟弟一同和爷爷奶奶生活。志愿者发放善款和叮嘱小洛继续好好学习后,问起小洛在学校是否有生活困难,得知小洛睡眠不足,答应为小洛准备耳塞眼罩等用具送到学校。

小里(化名)两姐妹都是受资助学生,妹妹读初三,姐姐已经考入当地重点高中就读,志愿者们激励小里向姐姐学习,努力考入好的中学。在问到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时,小里表示英语语法存在困难,志愿者们为小里讲解了一些学习方法,并采购了一些清晰易懂的语法书给孩子们带去。

在小里的带路下,志愿者们接着前往小东(化名)家进行家访,叮嘱小东不要有畏难情绪,加强对于短板英语的学习。

志愿者们最后到了小沙(化名)家,小沙除了成绩优异外,也是一名运动健将。谈及学校老师推荐她参加田径比赛时,志愿者们鼓励小沙勇敢参赛,争取获得加分,为进入自己的理想高中添砖加瓦。

3

郭凡———撑起成长的风帆

最后一站是离峨边县城十多公里外的又一个高山村——郭凡村。

志愿者们首先来到小林(化名)家,小林父亲去世后,有间歇性精神疾病的母亲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生活压力巨大。小林乖巧懂事,在家里会帮助照顾弟弟和做力所能及的农活。因为母亲不通汉话,志愿者们和邻居亲友了解了小林目前的家庭情况,并送去善款用于小林的学杂费书本费等,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小银(化名)一家居住在自建的铁皮棚屋里,虽然条件简陋但家庭氛围和谐亲切。小银一头齐耳短发,看着十分利落干净。小银正在读初三,成绩在全县前十左右,非常有希望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志愿者们送上赞赏和夸奖的同时,也叮嘱小银稳扎稳打,十分期待她考入理想高中。

最后一家是小西(化名)两姐妹家,她们的父亲过世,家中姐妹四人全靠母亲抚养。小西两姐妹分别读初二和初三,成绩较上次有了不小的进步。志愿者鼓励他们再接再厉,通过学习提升自我,改善生活。

PUBLIC SERVICE

临近期中考试,志愿者们对学生都进行了简单的课业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总结上一学期的重点与不足,并与孩子们一起定下了下次考试的目标,鼓励孩子们将目标记录下来,时时激励自己认真学习,努力取得进步。

PUBLIC SERVICE

获得善款与关爱后感动地泣不成声的孩子们,开心地拿出自己的荣誉奖状的孩子们,见到志愿者们展露真诚笑容的孩子们,坚定地写下下个阶段学习目标的孩子们,这一幕幕如点点繁星让志愿者们倍感鼓舞和振奋。

PUBLIC SERVICE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届届南京理工大学“兰小杉”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传递着农村教育的星星之火,见证着乡村振兴的欣欣向荣,赓续接力,为孩子们成长的风帆护航,为西部基层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编 辑:廖 珍(实习)

一审一校:李蒙希、倪 佳、王俐悦

二审二校:宋晓丹

三审三校:叶利丽

供 稿:青春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