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东北边防军是一个战略单位,级别上大致相当于当时的野战军。第13兵团作为边防军编成内第一个兵团级建制单位,是最早进入战区集结待命的作战力量,一旦出国作战,该部就是第一战略梯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13兵团下辖第38、第39、第40三个军,第42军开始时并不在第13兵团建制内,而受东北军区指挥。该军编入东北边防军后,指挥关系亦发生变动。8月26日,中央军委明确,第42军归第13兵团建制指挥。

稍后列入第13兵团建制的还有第50军。

1、为何选择50军?

8月16日,高岗、贺晋年致电中央军委,请求从中南地区再调1个军到东北,划入东北军区序列,以备不虞。

中央军委同意此建议,决定调第48军北上。

然而,此时第48军正在赣南、粤北担负剿匪和新区建设任务,部队高度分散,大部分干部兼任地方工作,如立即集中北上,将对剿匪和新区工作造成较大影响。

四野经研究后向中央军委建议,改调位于湖北的第50军北上,得到军委批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6日,中央军委下达命令:

为增强边防军的力量,决定从中南抽调第50军开赴东北,编入边防军序列。

第50军前身是辽沈战役中,在长春起义的原国民党第60军,属桂系部队,军长曾泽生。

1949年1月,该军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的番号,曾泽生仍为军长,徐文烈为政委。6月,奉命入山海关南下,归四野建制。

10月,参加鄂西战役;11月,配属二野进军四川,参加成都战役。1950年2月,重归四野建制,回师湖北。此后编入在成都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军第20兵团3个军残部,以及在四川收编的川东挺进军2000余名士兵。

北上前,该军正在驻地参加农业生产和修筑汉江大堤工程。

接到北上命令后,第50军部队迅速开到河南驻马店和湖北孝感地区集结,通过铁路输送到东北,于10月中旬到达吉林西丰、辽源、海龙、磐石地区,转入临战准备。

第50军从序列上讲属于东北边防军,但在指挥关系上与第13兵团的4个军有所不同。入朝前,该军仍归东北军区指挥,未正式纳入第13兵团的建制。

与边防军其他4个军相比,第50军编制较小,全军共约3.6万人。至此,东北边防军第一线兵力,已有了5个军。

2、装备的配置情况

当时,第13兵团各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非战斗人员所占比重过大,师以下部队新编炮兵、工兵等特种兵分队缺额较多。

各军采取内部调剂办法,精简机关和司令部直属分队,充实作战部队。军、师两级警卫营缩编,军警卫营改编为战防炮营,师警卫营缩编为警卫连,减下人员全部加强新编的炮兵分队。此外,还将部分军、师属炮兵分队下放,并撤销原军属工兵营,以连为单位下放到各师,扩编为师属工兵营:每个团还组建了1个工兵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加强边防军保障力量,东北军区将第169、第171师划归第13兵团指挥,担负战勤任务。

此前,由于种种原因,边防军各军的编制并不统一,不仅人员数额,而且装备的数量、种类等也多有差异。针对这一情况,邓华、洪学智、解方在给林彪的报告中提出一设想,对部队的编制装备统一作如下调整:

每军编3个步兵师,1个野榴炮团(由特种兵司令部从野战炮兵师中拨给骡马驮载的炮兵团组成),1个火箭炮营(配备6管火箭炮9门,单管火箭炮9门),1个高炮营(高炮由上级拨给,人员从各军机关、部队中自行抽调),1个警卫营,每军平均编制员额5万人。
每师编3个步兵团,1个山炮营(配备41式、94式或美式山炮12门,以马匹驮载),1个工兵营,1个警卫连(由原师属警卫营缩编而成),1个57毫米战防炮营(暂不定编)。
每团编3个步兵营,1个九二步兵炮连(配备九二步兵炮4门),1个重迫击炮连(配备重迫击炮4门)。
每营编3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八一或八二迫击炮3门,火箭筒3具,重机枪6挺)。
每个步兵连编3个步兵排,1个迫击炮排(六〇炮3门)。
每个步兵班编制轻机枪1挺,步枪、冲锋枪至少8支。

到10月中旬边防军改编为志愿军时,编制装备调整工作未全部完成,主要是军、师属炮兵尚未按新的编制落实。

在军一级,实际上只编了1个18门制的野炮营;火箭炮营因火箭弹质量不过关,并缺少牵引车辆,普遍未编,只有第39军配备了1个6管火箭炮连;高炮营仍然缺编。在师一级,缺编的主要是战防炮营。

按调整后的编制数计算,边防军1个军的主要武器装备是

野榴炮18门 山炮36门
九二步兵炮36门 八二(八一)迫击炮81门
六〇炮24门 火箭弹81具
重机枪161挺 轻机枪729挺

为了给边防军部队配备和补充武器装备,当时想了很多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步枪、轻重机枪、六○炮、九二步兵炮和部分八一或八二迫击炮的补充,主要从边防军部队现有装备中调整,或由东北军区解决;其余的补充装备由中央军委和中南军区统一调整解决。

到9月下旬,边防军各部共补充步枪2000支、轻机枪540挺、重机枪76挺、六○炮179门、各种迫击炮138门、九二步兵炮68门、火箭炮48门、火箭简80具。

除第13兵团4个军外,边防军特种兵还有炮兵3个师共10个团,野炮、榴弹炮共320门;1个高炮团,中、小高炮共36门。

与总参下达的全军编制装备表相对照,边防军部队武器装备在数量上和种类上均有增加,是当时人民解放军装备最强的部队。

第13兵团当时估计,与美军相比,就火力而言,团以下部队除没有坦克外,其他火力与同建制美军部队差距不是太大,但师以上部队火力差距悬殊。

最大的缺陷是没有有效的反坦克和防空兵器。已经确定列编的师属战防炮营和军属高炮营,均因缺乏武器而没有正式组建。这两大缺陷对后来入朝作战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3、第二线、第三线部队的配置

当东北边防军首批部队到达东北集结地域之际,中央军委就在考虑第二线部队的调集和配置问题。

8月17日,聂荣臻收到高岗、贺晋年要求军委给东北军区增调1个军的报告后,便与李涛一起研究加强东北边防军力量问题。

聂荣臻认为,东北军区的要求很有道理,但单在东北地区增加1个军是不够的,东北边防军兵力配备应有更大的纵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对李涛说:为了防备意外情况,应该考虑配备第二线兵团。

李涛也认为,面对外患,应当承认我军的火力与机动能力都不够强,需要在关内便于机动的地区准备足够的兵力,作为二线兵团,这样,一旦有了突发情况,才便于应付。

聂荣臻、李涛根据全国军事部署情况,选定可以调集的兵力。

他们考虑,中南、西南两军区部队分得很散,有些部队剿匪任务比较重,军以上单位马上集结有困难,华东军区所属第9兵团位于上海地区整训,该部解除攻台作战任务后,可作为战略机动力量用于支援东北边防。

第9兵团下辖4个军,除留1个军驻防上海外,其他3个军可随时投入新的方向。如果需要再增加1个兵团,可考虑动用西北第19兵团。

该兵团3个军分驻在陕西三原、宝鸡、灵武地区。这些地方社会情况比较安定,除汉中地区有小股武装匪徒外,其余匪患基本肃清,汉中剩余剿匪任务可由驻陕南的第19军两个师担任。

因此,秋收后即可将第19兵团东调,作为另一支战略机动力量。该兵团走后的空缺,可从驻甘肃的第7军抽调一些部队接替。

毛泽东阅后,嘱将第9兵团、第19兵团的任务部署调整分别征求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和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的意见。

毛泽东还把聂荣臻的报告转发彭德怀并告之:

“十九兵团是否可以照聂建议部署,请加考虑电复为盼。”

陈毅、彭德怀立即回电表示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毛泽东指示,周恩来多次召集军委有关部门开会,讨论加强东北边防军问题,于8月31日拟定了《关于加强东北边防军的计划》。

9月3日,周恩来向毛泽东、刘少奇呈送报告,择要汇报边防军实行三线部署的计划安排,主要内容是:

兵力:十一个军,三十六个师,连特种兵及后物部队共约七十万人。
第一线五个军十五个师(除东北已集中四个军外,再调中南现在广州一个军集中东北);
第二线三个军十二个师,从华东调出,十月底可集中济(南)徐(州)之线;
第三线三个军九个师,拟从西北调出,集中时间约在年底。
特种兵除已集中东北者外,新增数目见炮兵、战车项内。后勤组织在计划中。

按这一计划,整个边防军分一、二、三线部署,形成梯次配置。

首批调集的1个兵团4个军,加上后来增加的第50军,统为第一线兵力,在靠近中朝边境地区集结待命。

第二线兵力,聂荣臻先前考虑放2个兵团,1个兵团(第9兵团)位于上海地区,另1个兵团(第19兵团)开至济南或郑州、洛阳地区,均作为二线机动力量。

而上报计划时,则对这2个兵团也作了两线配置:第9兵团首先北调,进至济南、郑州地区,作为第二线兵力,随时准备支援东北一线部队;第19兵团在其后跟进,作为第三线兵力。

这样,为应对朝鲜战事而调动的总兵力共9个军36个师,约70万人,是组建东北边防军时首批调集兵力的2.8倍,在部署上形成一、二、三线,即第一战略梯队、第二战略梯队和战略预备队的布局。

此外,还计划20万人作为补充兵员。

4、二线兵力9兵团的备战情况

作为二线兵力的第9兵团是华东三野主力部队,原准备在攻台作战中担任第一梯队。宋时轮为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陶勇为副司令员。该兵团辖3个军——第20、第26、第27军,登陆作战准备期间,第23军也归其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1月,第30军所属3个师(第88、第89、第90师)划归该兵团建制,分别编入第20、第26、第27军。

5月,第23军开到浙东参加解放舟山群岛战役和浙东剿匪。

就在中央军委研究东北边防军三线配置问题时,第9兵团正开会布置下一步工作,决定:9-10月主要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和整编复员,11-12月主要进行整党整风和土改教育。

同时调整部署:

1个军位于上海附近,1个军位于嘉兴地区,1个军位于常州、丹阳地区,1个军位于陇海路北青浦线,兵团部位于苏州或镇江。

由于第9兵团解除攻台作战任务后被华东军区明确为担负机动任务,兵团党委亦向部队提出做好思想准备、待命行动的要求。

9月5日,华东军区向军委呈报第9兵团北调方案。7日,陈毅到上海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新的任务,指示第9兵团开到江北继续练兵3个月,随时应付帝国主义挑衅,准备与“天字第一号”的美国军队作战。

8日,毛泽东对第9兵团行动作出批示:

“九兵团全部可以统于十月底开到徐济线,十一月中句开始整训。该兵团在徐济线整训期间仍归华东建制,唯装备及整训方针计划受军委直接指挥为适宜。”

据此,宋时轮对部队北移山东及整训问题作出如下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除第23军外,兵团全部北调,共计3个军12个师,加上3个军部和1个兵团部,共约15万人。
(2)北调部队分批出动:第27军9月25日起程,北运至泰安、大汶口线;第20军10月3日出发,北运大汶口至兖州一线;兵团部10月10日起运,至兖州;第26军10月17日出发,北运至滕县地区。
(3)各部队到达目的地自行投入整训。

为增强第9兵团力量,华东军区采取两个措施:

一是将第32军第94师由福建厦门地区北调,编入第27军,使第9兵团各军均辖4个师,每师约1万人;二是撤销由原国民党起义部队组成的第16兵团,将该部所辖各军拆开分别补入第9兵团各部队,其中,第47军编入第26军,第41军(欠第124师)编入第27军,第79军及第124师等部编入第20军,使第9兵团部队员额得到充实。

在华东三野中,第9兵闭的人员、装备都是最强的。以第27军为例。

该军实力为50501人,下属4个师,师以下部队均为三三制编制。

每师组建了1个炮兵团,辖2个炮兵营(1个山炮营,1个迫击炮营),并以炮兵第16团为军属炮兵团。全军共有6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635门,其中,各种迫击炮461门,各种山炮36门,日式九二步兵炮19门,日式榴弹炮9门,日式三八野炮18门,美式六〇火箭筒86具。

从数量上讲,该军火炮总数多于第13兵团所属各军,唯野榴炮数量稍少一些。

第27军共有轻重机枪1146挺(轻机枪1025挺,重机枪121挺),比第13兵团所属各军的编制数多256挺,其中,轻机枪多296挺,重机枪少40挺。

就实力而言,第9兵州各军与第13兵团各军水平大致相当、差距在于该部缺乏寒区作战的装备、经验和锻炼。

此外,官兵体质也有一些问题。据有关史料记载,第27军到江南后,发生过大面积的疟疾和血吸虫病疫情:1949年,该军感染疟疾24938人,占当时总人数一半以上;

1950年,又有13284人感染血吸虫病,占总人数31.9%。突击治愈后不久即奉命北上,因而部分人员体质不够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情况,对后来出国作战是有所影响的。

9月20日,第9兵团正式下达北上命令:从10月1日起,按第27军第20军、兵团部、第26军顺序,依次北上,开至津浦线山东段的泰安、兖州、曲阜、滕县地区集结。

10月12日,首批北调的第27军全部到达泰安附近。至10月下旬,第9兵团其他各部基本进入指定地区。

第9兵团部队北上时,最大的问题是防寒装备没有解决。

华东军区给军委打报告称:

装备补充我们当尽全力满足需要,目前该兵团冬衣系按江南气候缝制,恐不耐寒,寒区气候我们亦无经验体会,不知如何缝制才合标准,可否请东北装备御寒衣被、棉鞋帽等。

为解决防寒装备特别是冬装问题,宋时轮与先头部队一起出发,到山东与省委、省政府接洽,商定帮助缝制符合寒区标准的冬装。

据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张震记述,9月27日,聂荣臻打电话给他,说情况紧急,第9兵团部队要即刻行动,并要华东军区在9月30日前将棉衣等物资送到该兵团。

张震立即要后勤部迅速前去山东补充棉衣和物资,当他们赶到兖州时,部队已经开拔,他们又一直追到安东,但先头第20军已入朝,未能穿上棉衣,第26、第27军情况稍好一些,在安东仓促补充后便入朝作战。

5、三线兵力19兵团的备战情况

在第9兵团北上期间,作为第三线兵力的第19兵团也根据新的任务开始集结行动。

第19兵团即著名的“杨罗耿兵团”,原属华北野战军建制,下辖第63、第64、第65军,解放战争后期向西北进军时划归一野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得志为兵团司令员,李志民任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毛泽东确定的国防战略部署,该兵团作为战略机动力量,“位于宝鸡、天水、平凉,有事可随时调动”。

中央军委作出加强东北边防军力量的决定后,毛泽东于8月20日、27日两次致电主持西北工作的彭德怀,通报军委正考虑将第19兵团调至适当位置,以应对朝鲜可能发生的事变。

据杨得志记述,10月1日晚,他到西安参加国庆庆典活动时,向彭德怀汇报部队情况,说指战员摩拳擦掌,准备以实际行动支援朝鲜,只等一声令下。

彭德怀肯定了指战员的热情,但未提及军委正在考虑部队调动之事,只是对杨得志说:

美国人北边打到了鸭绿江边,东南边占了我们的台湾,他们疯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决不能让步。

彭德怀反复讲了一句话:

“我是相信有备无患这四个字的。”

杨得志日后在回忆录中写道:

“在当时形势下彭总再次强调‘有备无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得我从彭总处回来对志民同志谈起时,他说:‘我总觉得快了。中央不会再让大家等下去的。”

另据时任第63军军长的傅崇碧回忆,彭德怀在国庆庆典活动后还对第19兵团各军军长、政委说:

“我们一块儿走吧,到朝鲜去打美国鬼子。”

傅崇碧理解,这是“要我们在思想上和组织上早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入朝参战决定的当天,第19兵团收到毛泽东签发的电令:

“限你部十二月五日前赶到津浦铁路山东兖州、泰安、滕县一线集结待命。”

杨得志、李志民等按此电令,彻夜研究确定了部队的行动计划。

第19兵团各部先是在陇海铁路沿线地区集结,尔后,按中央军委部署,在第9兵团从山东北上后,向东开进,进入第9兵团原驻地整训,作为第三线部队,准备入朝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当以第13兵团为主的边防军一线部队改编为志愿军向朝鲜出动时,作为其后续支援力量的二线、三线部队的部署也基本完成。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