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中药治疗失眠和针灸治疗失眠,思路其实略有不同。中药调整心神总要通过调整具体脏腑气血阴阳,而针灸可以直接调整经络、心神。本文强调,针灸辨证可以从心神、心火、痰湿三方面入手。最后关于阴阳交接时精神症状对于阴阳出入的辨证意义,对于临床也特别有帮助。(导读/依伊)

变化针灸主方治失眠

作者/ 彭荣琛、万文蓉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失眠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失眠给人们的精神和躯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可引起一系列躯体不适,如倦怠思睡、精神不振、注意力减退、头脑昏沉及反应迟钝等,会加速衰老,导致免疫力低下,降低工作学习效率,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研究失眠具有重要的意义。

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是指经常性睡眠减少的病症,表现为就寝时难以入寐或时寐时醒,寐后易醒,醒后难寐,甚至彻夜难眠。

这里要注意的是:失眠是一个症状,在很多疾病中均有表现,它和失眠病是有区别的。我们认为所谓失眠病,从时间上说,凡是睡眠每天少于3小时,而且连续3周以上者;从症状表现上说,不仅有失眠,而且还有因失眠引起的一系列其他不适,并且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质量的。

失眠症一般不需要治疗,或仅仅对症治疗即可,而失眠病则需要治疗,甚至是系统治疗。

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有关于睡眠的研究。如《灵枢·口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

临床观察发现,导致不寐的因素很多。

程莘农认为,虽然不寐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神、火、痰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与心神有关。

《灵枢·大惑论》曰:“心者,神之舍也。”

神安则寐,如心神被扰或血不养神,则神不守舍而致不寐。

《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寐》说:“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

如肝郁化火,母病及子;寒湿伤脾,阴火上炎;或心火偏亢。而神不安宁;或阴精不足,心肾不交。

二是与心火有关如肝郁化火,母病及子;寒湿伤脾,阴火上炎;或心火偏亢。而神不安宁;或阴精不足,心肾不交。

三是与痰湿有关如肺、脾、肾功能失司,津液不化,聚湿为痰,痰湿阻滞,上蒙心窍则心神被扰。

徐东皋曰:“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

但是神、火、痰三因素互相纠结和互相影响,有时表现为某一方面为主,故治疗时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意关联性。

程莘农制定了安神志、泻心火、化痰湿的治疗原则,拟定由神门(神)、大陵(火)、内关(痰)组成的程氏安神方。

其中, 大陵治火为主,神门治神为主,内关治痰为主。 程氏安神方以取手少阴心经穴及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又《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中医学认为,心神主宰和协调人体的生理活动,心神正常,人体各部分的功能互相协调,则阴平阳秘。若心神不宁,则气血逆乱,阴阳失去平衡,造成整个生理活动的紊乱。

神门主神志,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是心之元气留止之处,具有养心安神之功;大陵主心火,系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因心包代心受邪之职,易受火邪所干,故具有疏泄心火之效;内关主痰湿,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别走手少阳三焦经,因三焦为全身水液的通道,故具有利水道化痰湿之功。

正如《类经》所云“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故内关可化痰以开心窍。诸穴合用,则邪去神安而寐。全方穴虽少,但配伍精当,切中病机。

彭荣琛经过临床研究和反复摸索,强调程氏安神方根据辨证论治。注重神、火、痰三因素变通应用,使治疗作用又有新的提高。如以神不守舍为主者,神门为主穴,其他为配穴;如以火扰心神为主者,大陵为主穴,其他为配穴;如以痰湿阻滞为主者,内关为主穴,其他为配穴。

失眠主方主穴的变化法

(1)神不守舍证

证候:似睡非睡,夜梦纷纭(梦象不清),甚至出现梦游,伴心悸。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主穴:神门。

主穴变通:症状较重时,选用三神穴(神门、神庭、本神);如合并精神疾患前期症状者,可加十三鬼穴方(徐氏十三鬼穴:水沟、神庭、风府、舌缝、承浆、颊车、少商、大陵、间使、乳中、阳陵泉、隐白、行间;或扁鹊十三鬼穴:水沟、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间使、上星、鬼藏、曲池、舌下中缝)。

以此组成主穴,并以此加强主穴的治疗能力。

配穴:大陵、内关。还可根据表现加用少商、隐白、百会、涌泉。

(2)火扰心神证

证候:毫无睡意,难以入寐,寐时梦多烦乱,或寐欠酣易醒,伴急躁易怒,汗出,舌质红,脉细数。

主穴:大陵。

主穴变通:若火邪较重者,则选用太冲或行间易大陵;若火邪盛者,则选用金津、玉液易大陵。以此加强主穴的能力。

配穴:神门、内关。还可根据表现加用太溪、乳中、阳陵泉、承浆。

(3)痰阻心窍证

证候精神疲惫,尤见白天困顿乏力,思睡但无法入睡,夜间精神相对较好,不思睡,也无法人睡,伴脘闷不舒,纳食不香,口苦心烦、苔厚腻,脉滑数。

主穴:内关。

主穴变通:若以水湿为主,可选用外关易内关;若水湿较重,经络阻滞者,可选用支沟易内关;若水湿成痰者,则用内关;若痰湿较重者,则选用间使易内关;若痰湿阻滞窍络者,则选用水沟易内关。以此加强主穴的能力。

神门、大陵。还可根据表现加用中脘、足三里、丰隆、公孙。

伴随症状配穴法

(1)伴精神症状明显者,配合十三鬼穴方

[徐氏十三鬼穴:水沟、神庭、风府、舌缝、承浆、颊车、少商、大陵、间使、乳中、阳陵泉、隐白、行间;扁鹊十三鬼穴:水沟、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间使、上星、鬼藏(男为会阴、女为玉门头)、曲池、舌下中缝]。

关 于十三鬼穴处方的运用方法,可参看我们所著《针灸处方新解》一书中的内容。

(2)关注阴阳交接时的精神变化

1)阳不能入于阴,表现为傍晚精神开始好转,活动增加。为阳强而阴弱,治以泻阳、泻火、行气为主。取期门为主穴,配鸠尾以泻阳;日月为主穴,配巨阙以泻火;章门为主穴,配膻中以行气。

2)阳不能出于阴,表现为清晨精神开始减退,想睡而不能入睡,懒动。为阳弱而阴强,治以强阳为主。以中府为主穴,配百会。

注意事项:

(1)针灸刺激量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体质而定。

(2)睡眠诱导法重视语言的诱导,尤其是敏感的患者。

(3)注重外界条件的改善,如劳逸结合、睡眠方式、饮食旅游等。

(4)关注夜梦的表现,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腧穴对症治疗。

(5)顺应地球磁场对人体的影响,以理顺经脉气机的作用。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申明:

1、文 源: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责任编辑,微信:ycyd11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