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宇宙

来源|看电视

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中医骨伤科的探索脚步从未停止。三国时期,华佗不拘泥于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刮骨疗毒”的创新方法为关羽精准疗伤;唐朝名医孙思邈发明的“独活寄生汤”如今仍是中医临床的常用方剂,能够有效缓解多种腰腿关节疼痛……

从古代的针灸、推拿,到现代的中药制剂和物理治疗,中医骨伤科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中,为人们的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影剧、综音作品开始涉足中医药领域,在科普知识的同时,也将这份独特的“中国智慧”展现在大众眼前。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便是将镜头对准了不同的中医药文化切口,本周更新的第七期节目《骨伤有术》不仅从古代典籍、现代真实案例等角度出发,将中医骨伤科的古今发展史娓娓道来,还结合了当下人们容易遇到的骨科问题,为大众提供了简单易理解的“养身方法论”。

从古代典籍到现代案例

架起“古今对话”桥梁

“易筋千年通百骸,强骨活络万福来……”音乐开始,一段轻松动感的易筋经十二势融合养生操出现在舞台。在舞蹈演员的精彩演绎下,古代中医导引术“摇身一变”成为具有现代感的健身功法,节目的第一个话题切口也就此打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传承千年的医疗智慧,《中国中医药大会》揭秘中医药骨伤科故事

中医专家孙树椿由《易筋经》谈到中医骨伤科“医武结合”的观念,强调日常运动的重要性;文化学者郦波则是解读了《易筋经》背后的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带领观众深入了解中医骨伤科的古代智慧。

作为一档聚焦中医药文化的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注重内容的实证性和丰富度。本期节目以“骨伤有术”为锚点,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论证、寻找典型人物和案例,并将相关内容与当下大众的关注点相结合,扎实讲好中医药骨伤科的发展故事。

节目叙事的时间跨度较大,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解读经典中医药书目、分享亲身经历,为观众提供了权威的知识视角,通过多个代表性的理论和例子,串联起中医骨伤科的“前世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树椿现场分享 缓解颈部疼痛的小妙招

将浴巾折叠卷动成枕头形状

在环节设置方面,节目以开“宝葫芦”的形式推动四个环节发展,从中医骨伤科的历史起源延伸至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第一个“宝葫芦”中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展现古代骨伤科智慧,之后的节目中,观众一边跟随专业视角继续感受《清宫正骨手法图谱》《三国志·华佗传》等中医骨伤科专著背后的学术巧思,一边在互动性节目环节中洞见中医骨伤科的现代临床实力。

节目现场,骨伤科专家通过摸诊,精准匹配四名体验者所对应的颈椎X光片;演员张光北以中医受益者的身份现身,回顾自己三次治疗缓解腰椎疼痛的经历,展现中医骨伤科保守治疗“能不手术就尽量不手术”的神奇之处。

从殷墟甲骨文的记载、周朝的“折疡”分类,到今天独特的中医诊疗体系形成,《中国中医药大会》梳理中医骨伤科的漫长发展历程,既呈现出先贤智慧,也将现代中医骨伤科温和、自然的治疗方式带到更多人眼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医骨伤科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共话传承与创新

打开中医药“知识之窗”

节目具有较强的科普属性,通过综艺语境传播中医骨伤科知识,共话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骨伤有术》邀请了中医骨伤科具有代表性的四大流派传承人来到节目现场,展现各流派的医术特点。

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人郭珈宜在蒙住眼睛的情况下,将打散的26块人体脊柱骨骼模型进行排序串联;清宫正骨流派传承人王尚全通过“摸诊寻人”的环节,体现中医骨伤科医生如何“手摸心会”;天池伤科流派传承人赵长伟分解介绍“四步八法”,并分享了日常保护膝盖的小妙招;张氏骨伤流派传承人张玉良、张元斌展示杉树皮小夹板的妙用,体现中医取材用药的“简便廉验”特点。

不同互动性的环节设置,生动地展现出中医的感官敏锐度、手法精准度等综合治疗能力。通过传承人们的亲身示范,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医骨伤科医生是如何通过细致观察、精准触诊,各传承人来到舞台,也让大众看见了中医骨伤科不同流派之间的包容与共进。

如今,文化创新逐渐成为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古老的中医药学也与现代科技相交融,推动中医药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服务更广泛的人群。

节目展现了中医骨伤科的创新样态,伴随着第二个“宝葫芦”打开,节目进入“医创无限”环节,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医骨伤治疗与运动康复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卫衡,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张继川先后登台,讲述了杜仲皮背后蕴含的科技创新亮点。

节目现场,嘉宾实操3D打印杜仲胶小夹板,张元斌在体验后表示不同学科领域都在为临床做贡献,而这种新型的材料为中医临床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树椿提到的一句“做中医传统传承的捍卫者,发展创新的先行者”道出了骨伤科守正创新的重要性。从骨伤科四大流派故事到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节目加深了观众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为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人物辐射文化

多维探索“中华医者人文”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各代从医者的坚守而长足发展,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中医药大会》的舞台上,仁爱、敬业的“医生群像”为中医骨伤科赋予了饱满的人文温度。

节目为观众提供了多元视角,呈现更立体的医者形象,辐射中医药骨伤科的文化发展。

在嘉宾的选取方面,中医专家孙树椿、文化学者郦波、医史专家郑洪、演员曹骏坐镇节目,他们身份定位的不同也牵动出了不同的文化体验视角,为节目奠定了不同方向的专业基调,能够多维度解读中医骨伤科发展故事。

“医见匠心”环节,师徒、父子等关系组合现身,四大有代表性的骨伤科流派传承人登上舞台,在展现流派技法之外,还与主持人共聊流派历史与当下发展。而老一代与新一代医者之间的传承,正是体现出了中医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以及医者对于精湛医术、患者关怀的执着追求。

最后一组登场的张氏骨伤流派如今仍在沿用“古法”治疗常见的骨折,两位传承人带着“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治疗故事而来——吴菊萍因奋力托住从10层高楼坠落的2岁女童,造成左臂多段粉碎性骨折,当时,省内外专家都认为必须手术治疗,但手术会在吴菊萍的手臂上留下明显疤痕,并存在“骨不愈合”的风险。转入张氏骨伤医院后,医生们用张氏骨伤手法将她的骨折进行复位,最终让其手臂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完全康复。

节目多次提到中医骨伤科提倡“慎做手术”的理念,一方面体现了中医骨伤科精妙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了中医文化底色下的医者责任与人文关怀。

第三个“宝葫芦”打开,节目围绕《三国志·华佗传》回顾华佗的一生,随后的节目以刘柏龄、华佗两位医者为主角,展现出一场感人的“古今对话”,致敬各代医者匠心。

节目的最后,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赵文海回顾自己师从国医大师刘柏龄的经历,“矢志岐黄,继承、创新、为人民”,这句简短而有力的话语鞭策着他不断前行,直至如今。

正是因为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中华医者对医道不断求索,才使得中医骨伤科得以不断发展,为各代人民提供更坚实的健康保障。

目前,《中国中医药大会》已播出的节目细分挖掘了中医四诊法、方剂、中医儿科、本草药学等中医药学方向,将多样化的中医药的知识和理念普及给大众,使得中医药文化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骨伤有术》节目结束,中医骨伤科的发展故事仍在继续。期待之后几期节目的播出,带动更加精细化的中医药内容进入大众视野,观众也能在收获“满满干货”之时,看见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脉络,体会医者的人文匠心,感知传统医术背后的“中国智慧”。

主编:罗姣姣

文:殷宇星

排版:殷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