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美国财长耶伦不是访问了中国么,当时咱们媒体关注的焦点是,这位老太太吃了川菜。为啥关注这个呢?因为老太太这次过来也没谈成什么,毕竟在来之前,耶伦就叫嚣:中国的产能过剩损害美国的利益,中国应该考虑调整产能。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谈的呢。

耶伦回去之后呢,美国媒体也没闲着,开始配合耶伦进行舆论宣传。

像最近《华尔街日报》就以《在产业政策上,中国政府听耶伦的话可能是为自己好》为题,发表新的论调,其核心就是:为了自身利益,中国应该重新考虑以制造业为重点的经济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的,美国媒体说,它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考虑,中国应该放弃制造业核心地位,因为这是为中国好。

在不少美国人看来,搞制造业附加值有限,受制于市场供需,很容易遇到瓶颈,远不如搞金融产业来钱快。

不过呢,美国媒体此番言论,看似以“为中国好”为出发点,实则充满了误导与偏见,甚至可以说是对中国经济成功路径的无知和傲慢。

我们都清楚,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在短短三十几年就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依靠的就是以制造业为核心政策。

试图说服中国放弃制造业核心地位,无疑是要求我们舍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这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无视了全球产业链的现实需求。

而且现在中国,不仅要继续稳固制造业的核心地位,还将重点放在了发展高端制造业,促进产业升级上,这是我们想要做大蛋糕的迫切需求。

中国制造业已不再是简单的“世界工厂”,而是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世界级企业。

当然,这在美国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因为中国在产业升级的路上,必将挑战美国构建的金融霸权。

美国和中国是不同的,过去美国确实也靠制造业立足,但在今天,美国通过去产业化,搞金融霸权来吸血全世界,但中国不会走美国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今天美国金融资本的无限膨胀,也在伤及美国自身。典型的例子就是,前段时间美国“工业明珠”波音公司连连爆雷,其制造的飞机被审查出诸多缺陷。

美国媒体鼓吹的金融主导型发展模式,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利润激增,但长期看却可能导致实体经济萎缩、就业机会减少、社会矛盾激化,这是中国不愿重蹈覆辙的教训。

如今,不少美国人自身也意识到了危机,你看现在特朗普在高喊“制造业回流”,拜登则宣传重振“铁锈带”,人家的口号肯定不是无缘无故这么喊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再看美国媒体打着“为中国好”的旗号,劝中国放弃制造业,只能说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