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vol.138

夜 读

选本好书,让生活松弛有度

人们在“内向者”和“社恐”间画了等号,给内向者戴上“不善社交”的帽子,然而,如果将社交理解为一种建立连接的行为,那内向者反而会比外向者技高一筹。内向者善于倾听、眼光锐利、充满好奇的特质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人的要求和期望,更好地理解他人,而这正是在持续构建人际关系网时必备的关键能力。

本文摘录自《内向者的社交法则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有一个秘诀可以帮助你战胜恐惧,让你可以为了自己的目的去勇敢地联系别人:在并不需要具体帮助的时候,每天都通过一些小练习去经营人脉。我称之为松散接触。

你可以不时地出现在已认识的人或新认识的人面前,问候一下,或在非正式、自然随意的场合下见面,但你要知道,松散接触不同于经常性的拜访。如果你能在没有迫切需求的时候养成这样的习惯,你就会逐渐把自己视作人际关系中的给予者,而不是索取者。如果再进一步,你能偶尔帮别人解决问题,自然就能战胜恐惧了。

这就是我的法则:在需要人际关系之前就先经营维护,这会让一切都轻松起来。如今,我们有的是和熟人及新认识的人保持松散接触的方式。在后文我会提供更多信息,帮你通过不同社交媒体进行信息分享、评论问询、与别人谈笑并完成对人群的观察。

很久以前,我的松散接触依赖于一本破旧的通信录。通信录封面上总是贴着一张崭新的便贴纸,上面是这一天我要打电话问候的联系人名单。这份名单及几个我一直挂念的人就是我要完成的任务。我会拨通他们的电话或给他们留言,完成后就把他们的名字从名单上划掉,没联系到的人我会安排到第二天的名单里。时间快进到21世纪,如今打电话已是最后迫不得已的选择。大约在2010年,美国民众手机上的语音功能就已经被短信、搜索和电子邮件等非语音功能取代了。

手机的非通话功能经历了爆炸式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习惯了众多时移(time-shifting)服务的存在,这意味着有些事情我们可以随时去做,而不需要等到特定时间才能做。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已经异步化(asynchronous)了。比如,下订单或询问订单状态时,我们不再需要给商家打电话;我们也不再需要等待商店开门或为了某种特殊型号、颜色、尺寸的商品走到腿软;我们不再在9点准时收看新闻,因为每天24小时、每周7天新闻从不间断。这样是好是坏大家各有评说,但伴随着这些变化,我们逐渐习惯了随时工作、随时购物、随时社交的状态。

通信工具也都具备了时移特征,包括短信、搜索,以及传统的电子邮件,没有人需要时不时拨个电话了。现在的通信方式更方便,也不用担心会打扰到对方,因为人们会在方便的时候回复。异步性的存在对内向者十分友好,因为我们本来会因为即时通信的压迫感而回避。而现在,我们可以字斟句酌地编写信息,不必立刻给出完美的回复。

在《异步通信的威力》(The Power of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这篇内涵深刻的文章中,作者戴维·本森描述了他观察到的一种现象:我们放弃使用只能即时完成的通信方式,改用邮件或其他“你想看时再看”的工具,就是我们可以与朋友和熟人“保持友谊和对话的关键纽带”。

“礼物需要一直交换才能保有价值”

这也许是社交活动中最难做到的一点:在无所求的时候给予,在有所求时收获。建立人际关系需要在这两方面都付出努力,也要在每一次交往中都花费心思。刘易斯·海德(Lewis Hyde)在他的作品《礼物》(The Gift)中,对所谓“礼物经济”(gift economy)(5)和互惠互利的概念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他说,与其把思维局限在“以礼还礼”的过程中,不如秉持“礼物需要一直交换才能保有价值”的观念。

给予的艺术

本着这种观念,我的建议是社交习惯要建立在你所能给予的东西之上。20多年前我进入科技领域工作的时候,从没有把积累人际关系当成自己的目的,也没有想过要从人情往来中获利。

我只相信两件事:一是要与人建立有意义的连接,因为他人的存在可以让我不再感到孤单;二是在别人需要建议或帮助时,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我不喜欢让别人空手而归,我想做一个有用的人。资源和信息当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方案也不可能永远都是完美的。但我相信,在人与人的交汇中,最佳答案自会显现。我想通过我的人际关系,让更多问题能得到解答。我喜欢和别人一起思考下一步要如何走,决定下一次要找的人,我在这种双向解谜的过程中感到无比兴奋。

人们会告诉我,他们没有工夫为了帮别人的忙而去社交,我会感到不解:留一些时间出来到底有多难呢?要知道,你不是白出力,也是会有收获的。你会听到别人的故事,还能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而不只是当传话筒这么简单。来自西雅图的企业家朱莉·施洛瑟(Julie Schlosser)就是一位“社交大师”,你将在后文中对她有更多了解。她说,建立连接并与他人分享的过程“有点像捐款,它会带来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对此我深有同感。

我并不是说我们要立刻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情,专门跑去见一个陌生人。我们都有必须完成的工作,有很多紧迫的任务。有时候我会同意和陌生人见面,倾听他们的职业诉求,给他们提些建议,但这些事情是我有时间时才去做的。当然,发邮件会更快,也会更方便,我可以在有空的时候再处理。在我帮助两个人牵线介绍前,我会给他们分别发一封邮件,然后等待回复。

如果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你所给予的东西之上,那么你提出需求的时候将不会再觉得特别难为情。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候,你想得到某些人的提点、推荐或指导,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但同样你也会有很多给予他人礼物的机会,比如,倾听他人、参与头脑风暴和帮他人牵线介绍。我经常提醒人们,无论你做的是什么类型的工作,你都拥有一些别人没有的知识。也许《礼物》的开篇语是这种情况的最好总结:“好的东西会得到回报。(What is good is given back.)”

内向者这样社交更有效 学会恰当地给予与收获

给予


● 称赞要具体,不要只是点赞。

● 在社交媒体上推荐别人。

● 主动提出帮忙复盘演讲稿或审读文章。

收获
● 大方地接受赞美,不要自谦说自己的成绩不值一提。

● 接受别人主动提供的支持。

● 倾听有价值的反馈意见。

收获的艺术

遇到问题时,我们都会希望找到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比如我,我会寄希望于常用的搜索引擎。我相信我并不是唯一会这样的人,每个人都希望搜索一下就能得到答案:“谷歌,对我来说最好的工作是什么?哪个领域最适合我?我应该在哪里生活?应该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如果我们可以直接点击搜索后出现的第一个结果,并能就此完成诸如申请、加盟、支付押金之类的事情,岂不是太好了?但问题是,我们很少能这么轻松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当然要随时准备迎接惊喜,但我性格中务实的那一面让我对这个说法有不一样的判断,你可能也是这样的。我信奉的一个道理是,惊喜降临的前提是要先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去争取。音乐家阿曼达·帕尔默在《请求的艺术》(The Art of Asking)一书中探讨了“收获”这个概念,她用了自己的故事做例子。曾有好多年,帕尔默都通过在街头表演的方式给自己筹措录制作品的资金。

后来,她选择了一个帮创业者筹集资金的网站,在这个平台上成功发起了筹款宣传,最终得偿所愿。就是在这个时候,帕尔默明白了一个道理,她说:“我们总以为自己不值得获得帮助,于是就停下了脚步。”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遭遇困境,还是在日常工作或人际关系中遇到问题,我们总会本能地抗拒向别人求助。这种抗拒不仅是出于我们对被拒绝的恐惧,更出于我们认为自己甚至不配得到所期待的那些东西。

也许你会想:可是我又不想出名,让我去争取什么呢?我的意思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网上筹款,而是想强调我们都可以从帕尔默战胜心魔、鼓起勇气去求助的经历中学到些什么。帕尔默的粉丝愿意支持她,她就欣然接受粉丝的支持。因为帕尔默跨过了这道认知鸿沟,她对给予和收获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你也能从这种认识中受益。人们不介意有人提出要求,而且他们会愿意帮助你,就像你也会愿意帮助他人一样。

当然,求助的确会有得不到回应的时候,也可能别人所提供的并不贴合你真正的需要。我不会告诉你应该平心静气地接受这种情况,这种要求不切实际。重要的是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太计较一时的得失,也不要因为不断尝试而感到自责,继续加油就是了。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夜读好书」栏目往后将每日晚间更新,由编辑们从数百本经典书目中精选呈现。在纷繁的世界中,让好书陪你度过一段深邃、宁静的晚间时光。好书夜读,让生活松弛有度~

CHEERS CHEERS CHEERS

BD@cheerspublishing.com,

拜托点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