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我们都想养出聪明的孩子,可每一个孩子都像植物开花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花期,多一点耐心孩子的潜能才会被激发

多年不见的一个亲戚王奶奶,前几天在一起吃饭时聊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王奶奶和她的老伴是双职工,当初受到生育政策所限只生了小叔一个

后来,小叔成家立业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老师,两个人也因为双方工作原因只生了一个小棉袄

对于这一个独苗苗的姑娘,大家打小就给予良好的培养

而小姑娘也特别争气,从小成绩优异、乖巧懂事,简直就是别人眼中的“梦中情娃”

可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读初中之后孩子就开始性情大变,不是动不动发脾气、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与人说话

听王奶奶说:

“孩子现在是一点也不愿意出门,回到家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个人看起来都那么呆滞、不太聪明的样子”

事实上,孩子不愿意说话不代表他们就不聪明,想要养出聪明的孩子,也不是报多少辅导班、背多少古诗、更不是做多少练习题

特别是六岁之前的孩子,这些都是浮于表面的聪明

太早学习知识也必然会过度消耗精力,导致孩子该玩的年纪里承受着非年龄段接受的压力,等到真正需要学习知识时,就很容易失去对学习的积极、与热爱

所以,聪明的孩子是集成长、生活和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考验,想要养出聪明的孩子,家长们也需要掌握一些培养技巧

特别是以下4件小事,早知道一个,就能让孩子早受益一天,家长们也可以跟着少怄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成长方面

多出门、少圈养

俗话说得好:“优秀的孩子都是管教出来的”,聪明孩子也是一样,可我们想要养出聪明的孩子,还要守住心态、管对方向

亲戚王奶奶的孙女就是如此

就像开文提到的那样,孩子之所以读初中后连门都不愿意出,这跟成长习惯有着很深的渊源

怎么回事呢?

原来,小叔和小婶经常忙于工作,平时也没有多少时间辅导和照看学习

担心老人带孩子会惯坏了,平时都是严格要求孩子做到“两点一线”:上学直奔学校、放学直奔回家

本以为“一心只读圣贤书”久了,哪怕不爱学习的孩子也能变得聪明了

可事实上,学习也好、孩子的成长也罢,都不可拔苗助长

正是因为小时候缺乏社交,每天除了家里就是学校,小叔的女儿才渐渐养成了“不爱说话”的孤僻性格

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就很深

曾经几许,我也一直认为:“学习就是多读书、多写作业,天天泡在书里就不怕脑袋不聪明”

可真正带入角色去如此教育孩子时,我发现,孩子这种生物就得符合天性成长

特别是小学之前的孩子,就是天真懵懂、又贪玩好动的时候,恋甜厌苦、好闲恶劳,这本来就是人之弱点

不想把孩子养出对着干的叛逆心理,那我们就需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比如,对于6岁之前的孩子就要多运动、少圈养

没事就带孩子经常出去走走、见见世面,书本以外的见多识广,就是来自大自然的最好馈赠,也是培养孩子聪明才智的综合学习素养

02

陪伴方面

尽量自己带孩子

孩子需要的成长陪伴是存在有效期的,如果可以,尽量自己带孩子,也最好在孩子有限的成长期里多一些陪伴

有位妈妈是做网店生意的,每天都有很多订单和售后需要处理

家里的女儿呢,也特别黏人,基本上都是“小儿见到娘,无事哭三场”

为了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做其它的事,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能安静地陪伴,其余时间不是塞给外婆、就是让奶奶照看着

可黏人的女儿哪有那么容易照顾,不管是外婆、还是奶奶照看,基本上没有妈妈在旁边就哭闹不停

于是,即便是外婆和奶奶带孩子,也都把孩子带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随着“要妈妈抱”、“要妈妈喂”、“要妈妈陪”的次数多了,妈妈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特别是掏出手机就要被抢和哭闹,让本身就情绪烦躁的妈妈经常大发脾气

后来有一次,忙完工作的妈妈提前回到家,看到女儿正在午睡,便顺势躺着睡一觉

结果,正是躺下的动作惊醒了孩子

可没想到,女儿看到妈妈陪她睡觉并没有惊喜,反而从床上爬起来找手机

直到在衣兜里发现手机,才摇摇晃晃地拿起来递给妈妈

当时,孩子嘴里还不忘念叨说:“给,你看吧”

妈妈解释说:“宝贝,我现在不忙,不看手机了”

懵懂的女儿接着说:“给,我不哭”

说到这里,妈妈鼻子一酸,她也大概明白了

女儿之所以非要把手机递给她,原因竟是忙碌时给孩子传递的错误视觉

即:陪她的方式就是看手机

透过这位妈妈背后的经历,我也看到了一个孩子渴望被妈妈陪伴的卑微期盼

最重要的是能够在父母身边长大并且感受到爱的孩子,内心富足有力、对未来也会充满期待的正能量,这才是创造一切的基础

聪明亦是如此

所以,养出聪明孩子的第一步,就是给足孩子陪伴上的安全感,孩子能自己带的情况下就尽量自己带,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要跟孩子隔空培养感情

03

学习方面

以兴趣培养为主

学习就像是吃饭,逼迫不起作用,能对上口味才是点燃孩子味蕾,也是激发内驱力的直接方法

有这样一位妈妈,她有一个“闲不住”的女儿

平时在家里一会剪剪画画、一会把家里的玩具摆得满屋都是

可如此活泼好动却没有用在正点上

假如,前一秒玩得不亦乐乎,下一秒妈妈喊着写作业

“懒劲儿”马上就出来了

一页口算题,明明不到十分钟就能完成的活儿,却偏偏犯懒地趴在桌子上发呆

就那样,一晃半个小时、一两个小时,也就弹指而过

就连同学没有考到80分,而罚自己一个月不能看电视的行为,也充满不理解

妈妈举例告诉他:“你要像你同学一样有上进心,不努力就永远站在原地踏步”

结果,女儿反过质问说:“原地踏步就踏步,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种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把妈妈气得不行,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对学习如此冷漠淡然

事实上,孩子不写作业活泼乱跳、一写作业蔫巴不动的情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而孩子之所以对学习有着如此佛系态度,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激发内在潜力

如果孩子每一次写作业,都靠家里面的大人催促提醒,那“该写作业了”、“什么时候写作业”、又或者“什么时候能把作业写完”的背后,所隐藏的正是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

最重要的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会愈渐烦躁别人的干涉与催促,也会导致孩子产生明显“对着干”的逆反心态

所以,学习不是靠逼迫,而是需要用一些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比如,对于喜欢写写画画、摆弄玩具的孩子,我们就可以通过“允许”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告诉TA:“如果你能早点把作业写完,那我就陪你一起做剪纸、玩水晶泥、和玩具熊们开茶会…”

这种以兴趣作为新目标的切入点,会更吸引孩子的目光,写完作业再允许孩子做喜欢的事情,在玩中学习、学习中也能产生更多积极向上的乐趣与动力

兴趣是决定一切的关键,而聪明孩子恰恰就需要这种内驱力量

04

生活方面

多使用、少伺候

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也跑不开千里马,想要孩子聪明能干,那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舍得用”

有一位性格比较温柔的妈妈,我们没事就会经常交流育儿知识

有一天,她突然给我打电话哭诉说:

“我这日子,真的是没法过了,儿子整天不写作业,他爸爸也不管,我现在就是个恶人,一说学习的事就被孩子恶狠狠地瞪着,还满脸不服气”

听完这些话,我细问了其中的缘由才知道

原来,昨天下午她正在家里打扫卫生,当时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准备打扫沙发底时很平常地提醒一句:“把脚挪动一下,妈妈要拖地”

结果,孩子听完这句话当时就烦躁起来,对着妈妈就开始大吼:“催什么催,要动你自己动,反正我就是不动”

没办法,妈妈就只好拿着拖把去别的地方先打扫卫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家里其它地方都收拾干净,孩子也从原先的位置挪动了,她才去打扫遗漏的那一点位置

当时呢,又恰好茶几桌比较乱

先清理桌面的同时,她对儿子说:“宝贝,你去把拖把帮我拿来用”

孩子依旧反遭嫌弃,一句:“我不拿,就回到卧室玩自己的玩具”

说完这些细节,我总结了一句话:“没别的毛病,就是惯的”

而一个聪明勤快、又好动有礼貌的孩子,从来都是从小慢慢锻炼出来的,可不是生活在被各种娇惯的锦衣玉食下

教育学心理专家李玫瑾曾说过:“养出优秀孩子的诀窍就是多使用、少伺候,孩子也是越用越灵活,越用越聪明”

例子中的妈妈就是如此,对孩子小心翼翼地呵护,那孩子自然就会仗势欺人,他们也会觉得:“反正我妈妈也舍不得打我骂我”

所以,养出聪慧又积极向上的孩子,那没事就得“多用用”

就像我们手头上经常有很多事,可能很多时候都是忙不过来的,这个时候就要让孩子帮个忙

比如,让孩子帮忙摘摘菜、端端水,也让孩子在劳动、帮忙里感受到:“这件事没我不行”

没事就让孩子多参与参与劳动,在更多亲子互动间,孩子就会在这种被需求感里感到自我价值,每天也会屁颠屁颠地围着你转

那么,关于养出聪明孩子的一些小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