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履峻(1897—1928),字蓬仙,化名崇德,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大埠头村人。崇安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以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第一次暴动的组织者与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徐履峻像

徐履峻少怀壮志,疾恶如仇。1922年进金陵大学学习,在王荷波、邓仲夏的引导下,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1923年3月的反日爱国运动和1925年的五卅运动。

1926年,徐履峻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下旬回到崇安,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受到反动当局的缉捕,秘密到武汉寻找党中央。1927年7月下旬,党中央派其随同在中央任秘书工作的陈昭礼回福建恢复被破坏的党组织,领导革命斗争,成立了中共崇安特别支部(翌年1月,扩建为中共崇安县委),徐履峻任书记;1928年9月,当选为福建省委候补委员。

在此期间,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徐履峻深入农村,组织农会,领导农民开展“减租、抗租、抗税、打倒劣绅土豪”与造纸工人的罢工斗争,建立工农武装。1928年9月28日,发动并领导了以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第一次暴动,党领导的闽北农民运动,由此进入武装割据新阶段。不幸的是10月31日凌晨,徐履峻陷敌重围,连续击毙数敌后,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自己,壮烈牺性。中共福建省委在向中央报告中称:“徐同志”的牺牲,“实为福建党内的重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徐履峻故居

(中共崇安特别支部成立旧址 今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大布村下大布22号)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系由南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南平市委网信办联合推出。)

制作: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初审:金娟丽

复审:林晞 王佳敏

终审:吴淑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