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虽被称作兵家必争之地,实际上很少真正受待见,无险可守只是兵祸之地,花园口决堤使1250万人受灾,89万人死亡。

1、河南是中国洼地的现实

河南顶着祖先的历史荣光,虽然现在有着近亿人口,却沦落到末流水平,前所不曾有的衰败是河南无可逃避的现实。

根据2023年GDP数据,河南GDP总量以5.9万亿元排名第6。然而在人均GDP排名中,只以59899元落到第25名,比河南还低还有59224元的河北,57629元的吉林,54236元的贵州,54236元的广西,51255元的黑龙江和47608元的甘肃,妥妥一个西部落后省份。

中央财政对地方省份实行转移支付,落后的地方总是支持多些。在2024年的转移支付中,河南以5335.7亿元排名第二,仅低于6184.9亿元的四川。然而若查看人均转移支付数额,西藏以65748元排名第一,河南以5405元排名倒数第9,比河南少的是北京、天津、福建、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河南又落在东部富裕省份里。

体现在劳动者2022年的收入中,河南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均年收入77627元,绝对意义上的倒数第一,倒数第二是是87972元的江西,排名第一的上海是21万元;城镇私营单位以47918元排名排名倒数第三,亚军和冠军分别是山西和黑龙江。

因此河南不但创造人均财富少,被中央转移支付也少,属于个人努力和他人帮助两头一个不占,劳动者收入只能徘徊在最后。这是从实际数据得来的血淋淋的现实,河南没有自我感觉良好的资格,这种现实不会被轻易改变,虽然可以说河南人均获得转移支付少,但更多应该归责到河南人均贡献太低,文明起源的河南何以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洼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壮士断腕、斩断幻肢

劳动创造的价值要看劳动效率,把河南简化地看作10个人,约5个人是不参加劳动的老人和孩子,剩下5个人中可看作1个是负责管理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剩下4个负责直接创造价值。

上海非私营单位人均年收入约是河南的3倍,即一个人创造出三个人的价值,如果河南人跑到上海大概创造同样的价值,以此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河南人被不当的管理束缚住,即管理人员限制过多,结果就是创造价值效率仅有上海的1/3。

1个管理人员限制住4个人,既可能是管理人员数量过多,也可能是限制太死,使4个劳动者缺少主动发挥能力的空间。如果只负责管理而不直接创造价值的人员数量下降,将是只有半个人负责管理,剩余4.5个人直接创造价值,管理人员数量下降只得减少管理事务,精力集中到重要事务上。

1人管理时每人只能分得0.8份的劳动价值,只有半个人管理时,则每人能得到0.9份劳动价值,还能因此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具有改革的现实意义。

河南宣布启动事业单位改革,除学校和医院,精简至少50%事业机构,30%事业编制,10%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实质就是减少管理范围和人员,把重点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务上。这不应该仅集中于事业单位,更应该对准政府的公务员身上。

郑州有些公务员被长期拖欠工资,当财政不足以按时支付工资时,不是财政金额太少,只能是养的闲人太多,不但不能帮助增加管理效率,反而束缚住真正创造价值劳动者的效率。

有人怀疑这次精简会不会越简越多,即使越简越多也需要精简行动,没有精简行动肯定不会成功,有精简至少有所希望。最重要的是河南的现实——人均GDP、人均转移支付、劳动者人均收入都是中国洼地,若不做有效精简,只会更衰败。

现在的河南已经是给历史上的河南丢脸,败坏祖先的荣光,头顶着中原福地,却是最贫穷落后之地,毕竟河南并非边远山区,没有资格堕落到落于最后。但凡有重现历史荣光的想法,河南便必须精简无实际价值的管理人员,激励劳动者创造价值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