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展现我校广大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全媒体中心系列报道《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今天推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李楠明教授的文章《记张奎良教授的卓越贡献与高尚师德》。

记张奎良教授的卓越贡献与高尚师德

张奎良,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同年被分配到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任教。1986年被评为教授,1996年任博士生导师。“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名誉会长、黑龙江省70年70人模范人物。

在珍贵的时光中,有一位在我内心熠熠生辉的典范,那就是我所敬仰的张老师。在我心目中,衡量一个好老师的标尺绝非仅限于其深厚的学术积淀,而更在于他们是否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崇高卓越的教育情操。张老师,正是如此一位兼具卓越学术造诣与高尚师德的楷模。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张老师的科学研究曾4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其中国家重点项目2项、国家一般项目2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丛书规划2项,其成果2次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列为优秀项目,3次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三等奖。6次获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获得特等奖。张老师迄今共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6篇,《中国社会科学内刊》1篇,《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1篇,在《哲学研究》上发表12篇,《哲学动态》9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文章17篇。《哲学的魅力》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出版专著14部。基于张老师的研究贡献,1988年国家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个社会科学博士点的博士生导师,1998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3年被评为黑龙江大学教学名师,2006年被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2008年获得龙江文化建设终身成就奖,2009年被列入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龙江英才“团队”,并最终进入了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的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老师是一位专注科研,硕果累累却依然笔耕不辍的学者。他说,“我有责任将自己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写出来,这里面有和传统不一样的,带有颠覆性的创新观点”。 张老师在学术领域的开创性研究与敏锐洞察力,使得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索中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成果。 他对马克思异化理论进行了深度挖掘,揭示出这一理论对于剖析现实矛盾、推动人类解放的重大价值。 特别是在1979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文版本发布后,张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该理论与我国具体历史情境的紧密联系,认为马克思理论的核心在于关注人性和实现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这一点在他的异化理论解析中得到了充分论证。 张老师的研究视野并不仅限于此,他还涉足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探讨,并通过在权威媒体《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马克思晚年的困惑》,引发了国内学术界的热烈反响和深入辩论。 他坚信马克思思想与时俱进且具有发展的潜力,特别提及马克思晚年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指出这对于理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教书育人,以爱为本

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当我还是一名求学学子时,张奎良教授的名字便因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现代意义方面的突出贡献而广为流传。彼时,他在黑龙江大学哲学系的影响力已经远播四方,特别是他对马克思异化理论及马克思手稿中深邃思想的独特研究,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大背景下,张老师敢于直面主流思潮,大胆提出了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在于实践人学的主张,超越了当时普遍强调的阶级斗争视角。尽管这样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承受着巨大风险和压力,甚至引来质疑,但张老师毫不动摇,始终坚守学术阵地。张老师在学术研究上展现的坚韧与勇气令人由衷敬佩,那份对真理矢志不渝的追求深深感染了我,并最终促使我选择跟随张老师进入黑龙江大学继续深造,攻读硕士乃至博士学位。

张老师待学生如友,放下师道尊严的威严,在日常交往中处处流露出对学生深深的尊重和关爱。在教学方面,说起自己讲课的亮点,张老师侃侃而谈,“讲课过程中必须要有科研的含量”,“没有科研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老师应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果一位老师单单重复别人的讲稿,就像白开水一样,没有提出自己的新问题、新理解、新方法、新深入,那讲的课就成了炒冷饭,毫无新意、没有滋味。”每一堂课,张老师都会精心备课,力求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启发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育人方面,张老师不仅展现出卓越的学术素养和严谨的教学作风,更体现出无私的关爱与全面的责任感。对我来说,张老师不仅是学术道路上的领航者,也是生活中的亲切长者和朋友。他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积极努力为我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每逢节假日,他还会热忱地邀请我们及家人一同在他家中欢度节日,营造出浓厚的亲情式师生关系。在我面临就业抉择时,他倾尽全力给予支持和指导;在我撰写硕士论文时,他对每一个细节的严谨要求,这种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未来的教育理念。

身为世范,不改初心

2011年3月29日《光明日报》“学问人生”专栏刊载了张老师的文章《人生治学两相济》,其中言道:“我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研究中,以身示范,把学生引导到健康而光明的道路上去。”许多年过去,张老师依旧奋战在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中,奋战在对自己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中,他说既然自己是“终身教授”,就得对得起国家对自己的信任。“我当时就是这么去考虑使命感,就矢志不移,我努力奋斗在这条战线上,我干这一行,我就要做出成绩。我得对得起。”

60多年如一日,张老师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尽心尽责地在教师这个普通而又神圣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如今,他的学生早已桃李满天下,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为行业的进步和地方的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也为学校赢得了地位和赞誉。

张奎良教授在我心中是无可替代的优秀教育家。他说“做学问也好,教学也好,都需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学习、思考,这样才能不断地出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而这也是一位师者的本分”。他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学者对真理的虔诚追求、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勇敢担当。他的光芒照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道路,也照亮了我们这些学生的前行之路。在我心中,张奎良教授不仅是一段无法忘记的记忆,更是一座矗立在教育旅程中的灯塔,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师表将继续照耀我人生的旅途,成为我永远效仿和追求的理想典范。

作者简介:李楠明,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及其当代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字 | 李楠明
图片 | 作者本人提供、往期推送

排版 | 张鹏宇

责任编辑 | 张笑雷 王思聪

审核 | 杨其滨 肖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