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首长,8连2排阻击任务已完成,请指示。”

1996年春节前夕,辽宁本溪某军事驻地前,一位昏倒在路边的老汉被救醒后,对前来看望他的团长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七旬老人名叫常孟兰,是来自河北农村的老解放军战士,这大过年的不顾家里人反对,偷偷来到东北,甚至连车费都是找人借的。

他如此执拗的原因,一方面是来富民,另一方面,是为了弄清楚一个压在他心里多年的疑问,部队到底吹响了集结号没有。

整整48年啊,好不容易才打听到老部队的消息,他是一刻也等不了了。

可是为什么等了48年,常孟兰才来复命,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01

1948年11月19号,常孟兰所在的30团在经过延庆县桑园镇时,遭遇到了国民党某集团军主力部队。

由于敌众我寡,为避免被敌军包饺子,团长当机立断,大部队连夜转移,留八连断后。

八连连长和有海又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二排排长——常孟兰。

按团部指示,他们只要拖到天黑,不让敌人过去,保证大部队安全撤离就算完成任务。

临走前,常孟兰特意问了连长什么时候可以撤退?

连长思考了一下告诉他:“等大部队安全撤离,我会在山那边吹响一声长号,听到号声你们就可以撤退了。”

常孟兰保证一定完成任务。他选出了7名战斗经验丰富的战士和他一起组成敢死队。

他们找了一处高坡隐蔽起来,由他们几个来吸引敌人的火力,其他2排战士负责穿梭行进,给敌人造成大部队的假象。

为了不错过号声,常孟兰特意安排一名小战士,躲在他们阵地后方专门负责听集结撤退号声。

很快,敌军冲了过来,等他们靠近之后,常孟兰一声令下,战士们机枪手榴弹齐上阵,完全压制住了敌人的进攻。

加上2排其他战士不断穿梭射击和投掷手榴弹,敌人摸不清常梦兰这边的底细,不敢贸然压上全部主力。

眼看天就要黑了,但敌人的攻势没有丝毫减弱,阵地上的子弹和手榴弹越来越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孟兰觉得压力越来越大,就他们几个人能够坚持到天黑,已经是奇迹了。

可是撤退的长号声一直没有响,常孟兰他们只能继续阻击敌人,在击退了敌人的三次进攻后,几个人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有战士向常孟兰提议:

“排长,我们撤退吧,这仗没法打了,再打下去弹尽粮绝,死路一条。还有,都这么长时间了,大部队肯定早就转移了,可一直没有听见撤退的号声,连长应该是放弃我们了。”

常孟兰当即拒绝,说道:“没有听到号声就不能撤,这是军令!”

其实常孟兰心里也很着急,按理说大部队早就应该撤走了,可是为什么没有听到号声呢?

夜晚的战斗打响了,一颗照明弹照亮了夜空,当敌军指挥官从望远镜里看到常孟兰这边只有寥寥几个人,竟然拖了他们这么久,指挥官气坏了,下令对常梦兰所在的阵地进行炮轰。

有两名战友被炮弹击中不幸牺牲。

这时敌军很快冲了上来,常孟兰心知已没有退路,于是高声喊道:“快突围!”随即拿着一挺轻机枪疯狂扫射,硬是在蜂拥而上的敌军中杀出一条血路,成功突围。

自此,他和战友失联了,不知道他们是否也成功突围,由于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只能先回家养好伤了再去寻找部队。

02

新中国成立后,常孟兰已经和部队失散了一年多,他只身前往北京,想找回当年的部队。

那时候有很多像常孟兰一样跟部队走失的人,北京一个军区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负责管理战争中的失散人员。

部门人员了解情况后,经查找发现,常孟兰的部队已经开拔到很远的地方。

他们给常孟兰开了封介绍信,让他先回家等候消息,等找到部队之后再跟他联系。

可常孟兰等了又等,也没等来消息,两年过去了,他不得已又去了一次北京,这次接待他的同志告诉他,他所在的部队已入朝作战,再次让他回家等消息。

无奈常孟兰只得服从命令,继续回家等待。

可是这一等又是几年时间,抗美援朝战争都已经结束,他还是没有找到部队。

常孟兰担心这样下去会一直等不到,于是选择自己去寻找。

他去了很多地方,石家庄、保定、东北和山西等地,每次他都带着极大的期盼,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家人劝他放弃,但他却很执着,一定要找到部队,如果没有复命,那场阻击战就相当于没有结束。

而且,对于当年战友的牺牲,他一直很愧疚,他觉得如果不是他当年没有听到号声,不准他们撤离,他们未必会牺牲。当年有战士说听到了号声的,他想弄清楚当年那声集结号到底有没有吹响。

几十年过去,常孟兰都年过70,还是没能找到原部队的消息。

1984年,某军事学院在常孟兰老家附近建了一个训练基地。

常孟兰得知后,立马过来申请,在营房帮忙干活。重新回到部队听到军号声,哪怕只是打杂,对当过兵的老爷子来说,都亲切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知道老爷子的故事后,该院王定庆副院长决定帮助这个老人完成这个夙愿。

王定庆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常孟兰所在的部队从朝鲜战场回国后,被改编成一个炮兵团,军营就驻扎在辽宁省本溪市。

常孟兰得到消息后,一刻都等不了了,他决定马上出发,哪怕临近春节,交通不便,哪怕家里人反对,哪怕有人说这么长时间部队不可能认得他,他也不在意。

他找人借了车费,瞒着家里人坐上了前往本溪的火车。下车后,常孟兰才知道部队并不在市里,而在桥头镇,但因为临近春节,通往桥头镇的车已经停运,他只能搭一辆过路车赶过去。

下车后,常孟兰冒着风雪走向部队营房,但由于长时间赶路,再加上天气寒冷,他已经体力不支,晕倒在营房前三公里处。

幸好,常孟兰晕倒不久,被团里一辆外出执行任务的车发现并带回营房。

常孟兰醒来后得知自己到了目的地,再也控制不住,哽咽着说自己终于回家了。

团长王永久闻讯赶来,常孟兰激动地站起身,向王团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完成了对当年战役的复命:

“报告!原晋察冀军区四纵10旅30团3营8连2排排长常孟兰,奉命于1948年11月19日,带领5班7名战士,在延庆县桑园镇执行阻击任务掩护全团撤退,按照上级命令,坚持到最后,在战斗中我与部队失散,2名战士牺牲,其余人员下落不明……请首长指示!”

03

听常孟兰讲完这些年的故事后,团长王永久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因为团史中有提到那场悲壮的阻击战,也知道常孟兰讲述他立过功的清风店战役,团荣誉室的一张照片上,就有那场战役后战士的合影。

常孟兰一眼认出了49年前的自己,他指着照片中的人说,这个就是我。

那场战役发生在1947年10月,当时国民党的轰炸机疯狂轰炸我军阵地,战士们伤亡较大,士气受到极大影响。

这时一架轰炸机低空飞来,常孟兰看到后决定反击,他立即端起机枪朝敌机疯狂扫射。

打中了打中了!只见这架飞机冒出浓浓黑烟,不久坠毁。

战士们见此举有效,也纷纷端起机枪射向飞机。

国民党飞行员吓坏了,连忙拉高高度,逃回了后方。

没有了空军的加持,国民党部队不堪一击。

清风店战役推进到最后关头,常孟兰组建了一支突击小队,把迟迟没有攻下的云盘山攻破,仅用十分钟就把解放军的红旗插到了山顶。

司令员对常孟兰用一架机抢就把敌机坠落的事大加赞赏,并号召全员士兵向常孟兰学习。

而常孟兰也因为战役中出色表现,被授予特殊功勋,由班长晋升为了排长。

战斗结束后,常孟兰和其他几个立功的战友被邀请拍照留念,也就是现在挂在荣誉室里的这张照片。

老英雄的身份被核实,王团长推荐常孟兰到军队养老院去安度晚年。

但常孟兰拒绝了,他说此行目的就是复命,如今已经完成。只是还有一件事,他想亲口问老连长和有海,当年那声集结号到底有没有被吹响。

得知老人还有一个心愿没有完成,王永久立马派人去查找关于和有海的一切资料,没想到和有海已经在朝鲜战场上牺牲。

常孟兰只好带着遗憾回到家乡。他没有接受有关部门给他的老兵待遇,而是像往常一样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东方时空有一期特别节目《为了那一声军号》,就是讲述老英雄几十年的寻找和坚守。

2005年,常孟兰老人病逝,他终于在烈士陵园,与昔日的战友团聚。

他后半生为了寻找部队,辛苦了一辈子,幸运的是找到了老部队,完成了复命任务,但集结号是否吹响到死他都没能知道答案,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2008年,那感动万千人的电影《集结号》上映,影片中主人公谷子地的原型,就是常孟兰。

东方时空的《为了那一声军号》又再次引发了大众关注。

辽宁鞍山的一位观众看到这个节目后,发现自己认识的一个熟人,很像常孟兰对和有海的描述,只是两人姓氏不同,他认识的人叫“何有海”。

不过真的有这么巧的事情么?

节目组得知后,很快联系到和有海老人,原来常孟兰要找的老连长并没有牺牲。

当被问到是否记得一个叫常孟兰的老兵,和有海老人不仅说认识,还大力称赞他是自己手下最优秀的兵。

但被问到当年是否吹响了集结号时,老人却低下了头,惭愧地说道:

“当时情况十分复杂,一旦吹响集结号,大部队撤退的意图就暴露了,所以最后并没有吹集结号……是我对不起他们呀……”

常孟兰的儿子常贵文知道当年的真相后,去了父亲墓前,他告诉九泉之下的父亲:

“爹,您的老连长没有牺牲,他说二排的阻击任务完成得很出色,您老人家永远是他最优秀的兵,还有当年没有吹号,他再也不用为二排战友的牺牲内疚了。”

如今,他们这些并肩战斗过的战友,都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他们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正是无数如常孟兰这般的老英雄浴血奋战,铸就了我军的军魂,是他们用自己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盛世繁华。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向英雄们致敬!

---end---

作者:萌小猛

编辑: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