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3条简讯 | 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

01

印度计划垄断市场,中国药企加速研发!“减肥神药”专利将过期,谁的机遇?

印度《经济时报》近日报道称,随着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和美国医药公司礼来等减肥药专利即将到期,以印度药企Biocon为首的印度仿制药公司,瞄准1000亿美元的减肥药市场,并计划垄断该市场。但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畅销减肥药物的专利即将到期,面对如此大的市场空间,印度想要垄断是不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药企Biocon瞄准千亿美元减肥药市场。图为Biocon工作人员在制药车间,图源:印媒

“大奖的开始”

印度《铸币报》8日报道称,随着诺和诺德旗下减肥药物司美格鲁肽产品Wegovy和Ozempic,以及主要成分为利拉鲁肽的注射剂Saxenda专利即将到期,Biocon将引领印度推出重磅减肥药。这家总部位于班加罗尔的公司表示,已经获得英国批准,可生产利拉鲁肽注射剂的仿制药,该药物将于11月失去专利保护。

另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虽然Saxenda的减肥效果远不如Wegovy 和Ozempic等后来的迭代产品,但它的仿制药版本将是Biocon等印度制药商“正在等待的大奖的开始”。Biocon首席执行官米塔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的领导团队和组织正在确保我们不会放弃目前的领先地位。”他还称,Biocon 还向美国和欧洲监管机构提交了生产利拉鲁肽的申请。

此前,减肥药已经为诺和诺德和礼来等制药公司带来了创纪录的利润。2023年,诺和诺德因减肥药而“出圈”,公司也于去年9月登上欧洲市值第一的宝座。彭博社称,Ozempic和Wegovy的专利将在未来几年到期,这将使更便宜的仿制药涌入市场。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除了Biocon,淘金热将蔓延到印度太阳药业等仿制药企业。

印度底气何在

北京铭研医药研究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何小炳对《环球时报》表示,客观来说印度的制药工业确实在全世界范围内处在上游的位置,这主要得益于印度的制药体系完善,人才储备充沛,基础研究深入。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供应商,其制药业能够满足全球50%以上的疫苗需求。专业人才队伍及与欧美接轨的管理规范是印度仿制药能够崛起的重要原因。印度仿制药管理规范,多数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则执行。印度通过FDA认证的药厂有546家,有2633款药品通过FDA认证。根据印度医药协会(PCI)数据,全世界25%的仿制药以及全美40%的仿制药均来源于印度。

此外,《环球时报》记者驻印期间了解到,因不用缴纳高额的专利费,印度药店治疗癌症的仿制药以及普通药物价格低廉。一项数据显示,印度仿制药价大概只有被仿制专利药价的10%到40%。

但印度仿制药也曾出过质量问题,造成人员死亡。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曾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其审查的印度药品中,近10%的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劣质药品可能会导致病人继续处于感染状态,并对生命造成危险。

印度制药公司渴望把减肥药作为下一个前沿领域。2019-2021年印度全国家庭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33.2%的城市女性和29.8%的城市男性(15-49岁年龄组)超重或肥胖。

不过,对于印度想垄断减肥药市场这一野心,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1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非常困难”。他表示,全球减肥药市场是多元化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市场需求和监管规定。印度虽然在仿制药领域有一定的优势,但要垄断全球市场还需要克服很多挑战,包括技术、资金、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问题。

市场竞争加剧

与印度情况类似,中国同样是仿制药大国。据悉,Wegovy的专利将于2026年在中国到期。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药企正在加速研发国产司美格鲁肽。4月3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显示,九源基因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JY29-2)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这也成为首款申报上市的国产司美格鲁肽。

江瀚表示,对于企业而言,专利到期意味着其他公司可以开始生产这种药物的仿制药,这将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原有的专利持有企业可能面临市场份额减少、销售下滑和利润下降的情况。然而,对于另外一些企业来说,这也可能是一个机会,因为它们可以通过生产仿制药来进入市场,以较低的价格提供药物。江瀚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畅销减肥药物的专利即将到期,对中国药企来说是一个重要机遇。“中国也在积极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减肥药产业。”

江瀚表示,专利到期通常意味着药物价格的下降,“仿制药通常比原研药价格更低,因此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同样的药物”。

来源:华尔街见闻

02

云舟生物冲刺科创板IPO:募资扩产是否遭遇CDMO产能过剩?

日前,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舟生物”)的科创板IPO进程因更新财报资料而进入中止状态。

云舟生物可提供覆盖“科研载体构建服务”、CRO 、CDMO的基因递送业务,报告期内已实现盈利。

2020年至2022年,云舟生物的收入分别为1亿元、1.64亿元和2.8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0.29亿元和0.51亿元。

其中,基础科研部分系云舟生物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创收2.58亿元,占比在9成以上。

不过由于科研试验呈现个性化等特点,云舟生物的单笔订单金额有限。2022年平均每个“科研载体构建服务”订单的金额为1.24万元。

此番IPO,云舟生物计划发行不超过1.20亿股、募集13.26亿元,投向与基因递送有关的“研发生产基地”、“技术研发中心”两大项目的建设。

这两大项目的建设主要是扩充云舟生物的基因递送CRO、基因载体CDMO产能。但在生物医药融资寒冬下,行业的CDMO产能或已饱和。

如此背景下云舟生物逆周期进行扩张是否具备可行性,仍待观察,

科创属性被问询

云舟生物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基础科研、临床试验等阶段的基因递送全链条服务。

基因递送是使用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将外源遗传物质(通常是重组DNA或RNA)包裹成基因载体导入靶细胞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基因药物等诸多领域。

CAR-T细胞免疫疗法就是基因递送的应用场景之一。

这一疗法需要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再利用病毒载体或非病毒递送方法将含有CAR基因的遗传物质递送进该细胞中,使得该细胞能够表达“嵌合抗原受体”,后者则可以用来识别并粘附到癌细胞的特定抗原上。

目前云舟生物主要为高校、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科研载体构建服务”。

2020年至2022年,“科研载体构建服务”分别创收0.95亿元、1.55亿元和2.58亿元,占比均在9成以上。

“由于基因载体具有个性化特点,需求分散,且其对实验成功与否影响较大,其主要技术门槛表现为生物技术的全面性、技术深度,以及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云舟生物表示。

尽管云舟生物宣称载体构建对于实验具有重要意义,但单个订单的金额规模有限。

2022年,云舟生物合计斩获了2.08万个“科研载体构建服务”订单,平均每个订单的金额为1.24万元,毛利率为62.32%。

订单金额呈现小而分散特点的原因或在于,云舟生物的主要客户系实验室科研人员。

“基因载体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核心工具,但其定制化要求高、工艺和交付的规格发散性高,只能由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根据其具体科研课题需要,在合理经费权限内自主决定对外采购科研服务。”云舟生物表示。

这给云舟生物带来不少挑战。

一方面,主要客户为科研机构人员的情况下,科研载体构建业务是否具备足够的成长空间,仍待验证。

事实上,被云舟生物列为可比公司的上海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凯基因”),科创板IPO失败的原因之一正是客户以研究型医生为主,成长空间存疑。

最终,上交所以吉凯基因未能充分说明相关业务的成长性和潜在市场空间等为由,对其IPO投下了否决票。

另一方面,小额订单背后,云舟生物的科创属性仍待印证。

首轮问询中,上交所要求云舟生物说明其载体构建技术的先进性体现。

“与实验室自行制备、同行业载体构建公司相比,发行人载体构建技术是否存在技术优势,以及技术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发行人载体构建业务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上交所指出。

根据云舟生物的解释,同业的载体类型有限,但其具备各种技术门槛较高、覆盖范围广的“载体系统技术”(载体系统是外源基因递送到细胞的工具),具体包括水泡性口炎病毒载体、重组狂犬载体等共计13种载体类型,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吉凯基因,后者只有4种载体类型。

募资买楼和扩产

此番IPO,云舟生物拟将13.26亿元的IPO募资额投向基因递送的研发生产基地、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

申报材料显示,云舟生物计划合计斥资4.10亿元用于购置生产办公大楼,其中涉及拟IPO募资额的部分为2.54亿元。

据云舟生物测算,该生产办公大楼面积为4.57万平米,购置单价为0.90万元/平方米,合计总价为4.10亿元。与此同时,云舟生物还将斥资3.47亿元用于厂房的装修等。

如此扩产的背后,云舟生物是否会与CDMO的过剩产能周期相遇,是潜在隐患。

由于生物医药投融资寒冬,目前行业的基因载体CRO、CDMO业务发展似乎陷入了窘境。

作为被云舟生物列为可比公司的和元生物(688238.SH),2023年业绩就出现了大跳水。

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和元生物的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亿元、-1.28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26.86%、426.10%。

和元生物指出,下游医药公司陷入融资寒冬,国内整体的CDMO订单的交付等均受到了影响。

“由于外部经济市场环境延续疲弱态势、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和国内的生物科技领域融资均有明显放缓,基因细胞治疗CDMO行业下游客户融资进度普遍弱于预期,导致公司国内CDMO业务拓展、订单规模、项目交付等方面受到不利影响。”和元生物表示。

这一点也被上交所所强调,并要求其说明“是否存在产能无法消化的风险”。

云舟生物亦坦言,其募投项目可用于扩大基因递送CRO、基因载体 CDMO业务的服务能力,以解决订单承接障碍问题,但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均围绕基因递送业务进行,其中‘基因递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用于扩大公司基因递送CRO、基因载体 CDMO业务的服务能力,解决因相关业务服务能力不足带来的订单承接障碍。”云舟生物指出,“如果未来发生基因递送CRO、基因载体 CDMO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等情形,募投项目达产后存在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

上述背景下,云舟生物的“买楼扩产”的合理性争议正在增多。

云舟生物要面临的挑战不仅于此。

报告期内,云舟生物主要收入均源自境外市场,2020年至2022年该市场贡献的收入分别为0.94亿元、1.51亿元和2.60亿元,占比均在9成以上。

今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该法案限制美国联邦资助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使用药明康德(603259.SH)等公司的设备或服务等。

日前,国际生物医药媒体Endpoints News报道称,金斯瑞(1548.HK)、康龙化成(300759.SZ)也将被纳入该法案的名单中。

在云舟生物的招股书中,被纳入名单且同样从事基因递送业务的金斯瑞就被列为可比公司。

如此背景下,云舟生物是否还存在潜在的出海风险,也要画上一个问号。

来源:华尔街见闻

03

中国每百万人心脏电生理手术量只有美国1/10,问题在哪儿

“中国医生有着绝对优秀的学习应用能力,一项技术一旦开始应用,中国医生会在最快的时间熟练掌握其方法,并结合实际,总结出优化改进方案,但要将这种优秀的能力转化为源头创新,切实应用在器械创新上。”

“心脏电生理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培养相关人才,实现技术突破是我们追赶欧美企业的关键。”在3月28日-31日举行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心脏病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CCIF&CCPCC 2024)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毅刚说道。

心脏电生理是指利用仪器记录患者心内电活动,分析其表现和特征,辅助医生做出综合判断及相应治疗。心脏电生理手术,包括导管消融手术,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非药物治疗方法,不仅能控制心律失常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改善预后,降低卒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生。

根据采用的消融能量不同,目前常用的导管消融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射频消融(RF)、冷冻消融(Cryoablation)和脉冲消融(PFA)。在冠脉、外周、神经介入及电生理这四个心血管赛道中,心脏电生理的进入门槛被认为是最高的技术之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谢双伦向澎湃科技表示,随着医学发展,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正不断走向“尖端”,心脏电生理手术无疑是难度较高的治疗方式,“它的门槛高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技术门槛高;此外,临床医生使用产品的技能门槛也较高,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

先进的技术对应的是广大的患者需求,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心血管领域市场规模已达到56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也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在全球和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中均排名第二,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心血管领域市场增速更是显著高于其他领域。

根据《中国心脏电生理器械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到2024年,中国心脏电生理手术量将达到48.9万例,年增长率为23.3%。不过目前中国的心血管手术渗透率整体仍然较低,国内每百万人电生理手术量约为 130 台,美国则达到1300 台。

如何推动这项技术在临床规范化应用和实践?李毅刚和谢双伦都认为,临床医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毅刚说:“中国医生有着绝对优秀的学习应用能力,一项技术一旦开始应用,中国医生会在最快的时间熟练掌握其方法,并结合实际,总结出优化改进方案,但要将这种优秀的能力转化为源头创新,切实应用在器械创新上。”

在李毅刚看来,这是一项配套工程。在谢双伦看来,提供创新土壤至关重要,“很重要的一点是制度和环境,我们是否给医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很好的保障制度,我相信我们的医生是具有创造力的,但现在的环境和保障制度是否能给医生大胆创新的勇气?”

在全球市场方面,美国强生(JNJ.US)、雅培(ABT.US)、美敦力(MDT.US)三家跨国企业目前仍然占据中国超过85%的电生理市场份额,国产电生理器械市场份额多集中于普通标测、消融导管,以及房间隔穿刺针、鞘等通路类产品。

在心脏电生理手术技术改进方面,中国取得了长足突破。比如,传统的房颤射频消融术需要在X射线透视下进行操作,透视时间长、射线量大,对患者和医生都有一定程度的辐射损伤。而现在凭借三维技术、腔内超声,达到完全零射线、零辐射下完成手术,不开刀,无缝线,术后患者恢复快速,一般观察2天康复出院。

在监管方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接连召回一些大药企生产的心电生理产品。对于产品监管,李毅刚认为,需要从源头处把控,从研发到实验到生产,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监管,“如果已经流向市场再召回,这不仅对患者造成伤害,也是一种医疗浪费。”

谢双伦认为,作为一项新兴技术,需要给予其一定的发展空间,“在严格的监管体系,合理控制试错成本的前提下,应给予充分的支持,这也是未来创新的希望。”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邢志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