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A吐槽说,自己嗷嗷辛苦做的课,因为疫情被迫搁浅。课程费用迟迟未到账,很是沮丧。

但因为是熟人,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要钱。

不知道在生活中,你会不会这样?明明对方欠了你钱,自己反而不好意思开口谈钱,只因为大家是朋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何那么多人不好意思跟熟人或朋友谈钱呢?

1

为何不好意思和对方谈钱?

通常来说,羞于跟熟人或是朋友谈钱,原因如下:

01

情感依赖

情感依赖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对他人的过度依赖,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照顾,害怕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一定程度上,情感依赖的人,也会过度依赖他人的赞美和支持,以此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说白了,就是我的价值,取决于朋友对我的评价。

比如,朋友A,日常塑造的人设大多是,自己能力强,很大方。大钱不多,但只要想做事情,小钱如流水。

所以,做事情,就先做事情,从不主动和对方谈合同、谈价钱。同时,A坚定的认为,对方是朋友,给的价钱不会差太多,差一些也没关系,都好说。

朋友们对A的评价,也是,活儿好,不矫情,人仗义,值得信赖,是个靠谱的人。

久而久之,A也内化了这种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戏梦巴黎》

而主动去找朋友要钱,一来显得自己不仗义;二来还担心关系会断,失去了对方以后对自己的“照拂”。

但细想,真的是这样吗?有没有可能,对方直接不还钱消失了呢?碍于再找A,还要面对过去的欠款,消失岂不更爽。

何谈以后,何谈“照拂”?

02

羞耻感

谈到羞耻感,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跟别人谈钱,觉得不好意思,进而产生羞耻感。

非也!

当我们害怕跟熟人或是朋友谈钱时,这里面还有一层复杂的情绪,就是自我价值感匮乏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持有负面的、不确定或是不完整的看法,就可能会导致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比如A常常说,其实我也没啥,虽然我会写剧本、台本、文稿,但这些都没用,得依赖平台。

其实A完全内化了这种认知,即,我没有价值,我的价值取决于对方/平台/老板……

但你细想,逻辑不应该是,因为你自身的价值,别人才看得上你,才会用你的稿子,对不对?

当一个人自我价值感不稳定时,就很容易被外部世界的评价产生强烈的反应,进而体会,并惯性解读到羞耻感。

比如,明明对方欠了你的钱,你去和对方索要。第一想法,应该是我一定要要回属于我的钱。

相反,你想的是,我找对方要钱,对方如果不还我钱,搞得我好尴尬,人家要是跟我诉苦,搞得我更不好意思。再说了,人家当初也没说不还,如果有钱,应该会给的。

想到这里,有没有发现,你已经逻辑自洽的认为,不要开口和对方要钱了,一来可能不给,很尴尬;二来如果有钱,对方会给。

对方没给,所以不用要了。多不好意思,更难堪!

不管是尴尬,还是难堪,深深的羞耻感向你袭来。

03

回避冲突

说到回避冲突,经常会发现,在生活中很多人其实是会下意识的害怕冲突。总觉得冲突没啥好处,最好没有冲突!

不知道这是不是和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关,在日常,我们也常常会说,“以和为贵”、“小不忍则乱大谋”、“和谐共处”,等等。

以至于在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冲突,习惯选择忍下来,吃点儿亏。甚至想想,算了,真正冲突起来,对谁都不太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港剧《新闻女王》

回避冲突,表面来看,是皆大欢喜。但细想如若不冲突,对自己就好吗?

和熟人谈钱,也是这个道理。

并非不想跟熟人谈钱,只是不敢和对方谈钱。不敢的内核,是害怕因为谈钱,大家不欢而散。

回避冲突的背后,是害我失去两人的友谊关系。

但真的是这样吗?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曾说:“双方对冲突的处理方式是否能磨合好,决定了一段关系是否能长久。”

所以,想要我们的关系长存,非但不要回避冲突,相反要大胆冲突磨合,比如勇敢和朋友谈钱。

04

缺少经济压力

什么意思,就是你没有那么缺钱!

比如朋友A,她当然是想要对方还钱的。但如若对方不还,她的生活也照样风生水起,丝毫不受影响。

没还钱这件事,对A是有影响的,但你说影响很大吗?

其实并没有。如若A的经济压力大到让她力不从心,即使再怂、再羞于启齿和对方谈钱,内心生出再大的折磨。她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找对方谈钱。

就像美国畅销书作者里克·沃伦在《标杆人生》中,说的那样,"有时候,我们必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以支付生活账单。"

所以,当你不好意思和朋友谈钱时,有没有可能是,你的生活,如此美好,不需要逼自己去突破心理和自尊的舒适区呢?

2

如何跟熟人谈钱

钱很重要,但害怕跟朋友谈钱,也着实困扰。毕竟有些“谈钱”的时刻,就是难以回避。怎么破呢?

  • 激发自我的勇敢

激发自我的勇敢,就是学会自我激励,去面对自己害怕和畏惧的事情。

也许你对于和朋友谈钱有着种种内在冲突:

可能是你的自我价值感缺失,也可能是对朋友的情感依赖,甚至你潜意识里的社交焦虑,可能都会让你畏惧和朋友谈钱。

这其实是内在自我的不独立所造成的。

也就是说,在你的内心,会感觉找朋友谈钱是危险的,而你很难面对这个危险。

注意哦,只是你感觉危险,而非事实上的危险。

所以,在这里鼓励你,去勇敢的找你朋友谈谈钱。如果你说,我还是害怕,怎么办?那我告诉你一个方法:

  • :找一个时间,碎碎念,找朋友谈钱,没什么,只是我们聊天的内容是钱!念至少十遍,如果环境允许,你还可以念出声音。感受一下你的内心,如果有了一些力量,就可以实行第二步;如果内心没有变化,还可以再念。
  • :去找朋友聊聊天,聊天内容,是关于“钱”,注意,是聊天内容关于“钱”,而不是直接找朋友要钱。

你去试试,一不小心,可能就有财富入帐哦。

p.s.追债不在此行列哦!题目是“和朋友谈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剧《钱断情始》

  • 转念,给内在自我的冲突找到支点

我们上面有提到,回避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关系断裂。

比如,阿明和阿芳是幼时玩伴,长大后两人一起创业,风生水起,但两人在创业之初,并未权责分明,以至于事业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两人却都感觉自己很吃亏,对方拿的多了。

但又苦于是朋友,不好意思跟对方谈钱。和气尚在,心已走远。

其实怀揣着“钱”的心事,表面要对方和和气气,你是真的觉得彼此感受不到吗?即使双方都感受不到,你仍会视对方为真的朋友吗?

如果不是,又何必在意断不断开关系。如果是真的朋友,那鼓励你去直面冲突。

沈奕斐,在谈到关系时,说,“我们正视冲突,各自的那道防御他人的围墙便开始倒塌,我们才能经由冲突走向真正的合伙关系。共同经历的冲突越多,关系就会越亲密。”

冲突是有积极正向的作用的,直面冲突,解决问题,才会让你和对方更亲密。毕竟“亲兄弟还要明算帐”,你怕啥?

综上:如果你在意和对方的关系,明算帐,才能做“亲兄弟”;如若不在意和对方的关系,大胆谈钱,大不了掰了,钱打水漂。

反正你摆烂回避谈钱,也要不回来。这样做,但你至少收获了成长,突破了心灵舒适区,和熟人谈钱了。

  • 沟通技巧很关键

不管你是缺钱,还是不缺钱,如果你真的想跟朋友谈钱。沟通技巧还是很需要的:

首先,明确告诉对方你缺钱。比如,我最近被迫离职了,赔偿迟迟下不来,很是困扰。

其次,展示你的急迫性。我现在交完房租,只剩下不到两百块了,真的有种活不起的感觉。

最后,大胆提出需求。我希望你上次把欠我的钱,还给我周转一下,因为我现在真的撑不住了。如果对方也展示种种借口,直接说,那没办法,没多有少,因为我真的不ok。

其实说到这里,我相信有很多朋友,不管是不是熟人,都不太好意思和对方谈钱,如果是这样,那我鼓励你,不妨先给自己立个原则框架。并记录在册:

在这个框架里,你清晰的记下来,哪些情况下必须和对方谈钱,而且是直接谈钱。如果实在懒得谈钱,那也给自己记录下来,哪些情况、多效的数额可以模糊处理。

立好框架,每天睡前看看,慢慢从你的认知上强化,时间久了,你和朋友谈钱的习惯也就慢慢形成了。

愿我们所有人,真诚的对待朋友、对待自己、对待我们的财富。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