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
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01

每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

我们成了父母。

从喂奶、换洗、哄睡、陪伴,

到教孩子洗手、吃饭、穿衣、如厕,

孩子再大些,

要跟孩子讲道理、培养好习惯、指正缺点。

孩子一年年的长大,

我们的担忧却丝毫不能减少。

每一对父母始终都有操不完的心。

我们内心里都很清楚,

等到孩子18岁上大学的时候,

就会离开我们了。

从那时起,孩子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会开启真正的属于他们的人生篇章。

我们会想在他们离开前,

教会他们很多很多东西。

02

但要真正到了需要我们放手,

让孩子在自己的人生中飞翔的时候,

没有几个家长能够真的完全放开手,

让孩子自己去品味付出和收获,

去体验成功和失败,

去感受喜悦和痛苦,

去经历美好和磨难,

去摸索人情和世故,

03

近日,浙江大学本科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出

学校发送给家长的期末成绩单,

引起了许多网友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而引发不少大学生跟帖回应,

原来把成绩单寄给家长的现象并不是个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对这事儿的看法不一。

大学选择这么做,出发点是好的。

一方面可以让家长知道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

另一方面,可借此来学生们认真对待学业。

而家长朋友们,

普遍对学校的做法表示认同和肯定,

毕竟花钱供孩子上大学,

家长无法像中学那样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

家长们其实都很关心,

但却缺乏了解的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生朋友们,

几乎一致的对这种做法表示抵触,

认为这和上高中没啥区别了,

还需要被家长远程监控。

上大学都是成年人了,还是一点隐私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学校、家长、大学生,

都有各自的立场,

各自的立场都有站得住的观点,

也都是值得尊重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央广网对此事发表了态度,

恰好与我的一些观点是吻合的,

所以不才,斗胆来说说我对这事浅薄的看法。

05

没有支配过自己的时间

传统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当代教育竞争压力的增加,

让我们对孩子的管束过于宽泛和严格。

从孩子懂事开始,

他们的衣食住行、学习睡觉,

娱乐交友、习惯爱好、言行举止,

几乎都处在家长的管束之下。

甚至大学选择专业,

一些家长都要替孩子把关,

替他们做决定。

这些不能说是不对的,

因为很多事情,

孩子们也的确需要我们的帮助才能完成。

这是现状。

只是这样的现状中,

孩子从小到大很少有机会感受

不被父母管束的自由,

很难有机会完全独自做主,

很少有时间去学习支配自己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以我家孩子来说,

现在小学3年级。

上学时,每天6点50起床,

洗漱、吃饭,整理书包7点半出门上学。

在学校的时间更是按部就班。

中午回来,可以看20分钟电视,

然后吃饭、午休,1点半送去上学。

下午放学,回到家吃饭,

写作业,写完作业能自由玩1个小时,

然后洗漱,睡前阅读,9点半关灯睡觉。

周末也是大差不差,定点起床,

吃饭,然后写作业,

休息一会儿,继续写作业。

他的时间是被我安排的,

他几乎没有过支配自己时间的经历。

这是现在很多孩子的现状,

他们没有安排时间的经验,

我们家长不给他们安排时间的自由。

06 被我们监督着催促着

这还是小学,

等到了初中、高中,

会变得更加紧凑。

孩子甚至连玩的时间都没有。

他们每天的时间更是

会被我们安排的满满当当!

我们在孩子身后,

不断的催促着,推着孩子向前走,

时刻的监督着,看着孩子去学习。

一些成绩好的孩子,

经常被人夸奖聪明,爱学习,有上进心,

实际上呢,

真正喜欢学习的,

发自内心爱学习的孩子少之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

我妈快乐等于我快乐,

我妈幸福等于全家幸福。”

这看似是一句调侃,

实际上是孩子们真实的内心写照。

我们都不厌其烦的跟孩子说过这样的话:

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

好好学习对你将来有好处,

能上好大学,能有好的工作。

孩子们能听懂,

但大多数也只是听听而已。

即使是到了高中,

能听进去的也不多。

他们努力学习,

真的就是为了取悦父母,

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和夸赞。

而一旦脱离我们的视线,

他们便会偷懒、磨蹭、玩手机。

如果我们不监督着、催促着,

他们是不会认真对待学习的。

他们缺乏主动学习的控制力和积极性。

07 青春期所谓的叛逆

从小学开始,

孩子们就已经开始有自我的意愿了,

随着年龄的增加,

他们的意愿会越来越强。

我们跟孩子发生争吵,

是我们的意愿和孩子的意愿不同引起的。

我们会发现越来越难以说服孩子,

觉得孩子越来越喜欢跟我们对着干,

我们用叛逆来形容青春期的孩子。

甚至有些父母认为,

孩子是故意要跟家长对着干,

故意气家长的。

其实,我觉得叛逆这个词不太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人的视角,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孩子理应体谅父母、听父母的话。

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却是另外一幅场景,

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他们喜欢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

被父母说成了没用的、不好的。

他们想不通:

父母为什么总是用批判的视角来看待自己,

大人为什么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

大人为什么永远只在意学习成绩。

许多孩子真的不是叛逆,

只是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和尊重,

他们想通过自己的行为,做成一些事情,

来获得父母的认可和赞许。

可无论他们在其他方面做的多么棒,

只要与学习无关,

大多会被我们无视或否定。

08 孩子有翅膀我们却牵着绳

前几天江苏徐州和山东潍坊的两所幼儿园,

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不是因为有多大的名头,

也不是有多么出众的师资力量。

这两所幼儿园,

孩子们需要干活。

没错,家长花钱让孩子到幼儿园干活。

一个个小朋友,

系着围裙,头顶厨师帽。

个头一丁点大,

做起饭来,比一些大人都老到熟练。

小朋友有负责拾柴烧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负责洗碗洗菜的,

切菜的,刀工有模有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炒菜的,起锅烧油,翻炒加料。

有条不紊,根本不带忙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会儿功夫,

大家合作的几道菜就上了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豆丝炒胡萝卜丝,

黄瓜炒鸡蛋,蒜苔炒肉……

虽然这两家幼儿园报名已经排到了明年。

可是,有一些家却表示出了担忧:

这么小的孩子,拿刀万一切到手怎么办?

烧火时万一被烫到怎么办?

孩子们洗菜能洗干净吗,卫生吗?

我肯定不愿意把孩子送去给别人家孩子做饭。

孩子们小,很多事情的确做不好,

也的确存在危险性。

但不会可以学,

做不好多练习呀,

我们大人所做的任何事,

不也是从易到难,从生到熟,

而后熟能生巧的吗。

一些事情的危险性的确存在,

大人做同样也存在危险性呀,

跑步有可能摔倒就不跑了吗?

炒菜会被油溅到就不炒了吗?

喝水有可能被呛到就不喝了吗?

教会孩子正确的方法,

让孩子一点点练习嘛。

图片里的孩子不就做的很好吗?

孩子们不也都是兴致勃勃,

乐在其中吗?

在大人看来这是干活,

但在孩子的世界里,

这就是游戏,

这是有趣的、真实的过家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们只是小,

一些事情只是没接触过、没做过,

没经验而已,

并不代表他们做不来、做不好。

很多时候只是我们大人不敢放手,

对孩子的关心过了头。

孩子们有翅膀,

只要多练习就可以飞的很好,

而我们却总担心他们练习飞的时候受伤,

硬要用绳子牵着他们,

不让他们飞的太高。

得不到足够的练习,

他们的翅膀如何能强而有力?

09 大学生更要放手

大学生,已是成年人。

上大学后,终于脱离了父母的管束,

孩子们其实是欣喜若狂的。

因为有些孩子在高中拼命学习的目的,

就是为了考上一个心仪的大学,

远离父母,逃离父母窒息式的管控。

上大学后,

他们完全拥有了支配时间的自由,

感受了不被监管的畅快,

拥有了释放意愿的空间,

终于有机会去享受那种扇动翅膀,

任意飞翔的快感。

他们飞的很好,

飞的很快很高,

有些会沉溺在飞翔的快感之中,

有些飞的太远、迷失方向,

有些停留在某个充满乐趣的森林之中,

忘却了学习,忽略了课堂,

也有些荒废了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每个大学生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需要他们自己去抉择和承担。

大学把成绩发给家长出发点是好的,

但如果一个大学生,

仍需要在父母的监督下,

才知道重视学业,

那他什么时候才能具备自控的能力呢?

什么时候才能靠自己来平衡学习和娱乐呢?

工作后?结婚后?

他的人生,难道需要一直被父母监督着,

才不至于荒废吗?

能叫醒一个人的,

从来不是耳提面命的教育,

而是刻骨铭心的教训。

大学生需要接受一些教训,

那会是他以后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 弱肉强食的世界

这个世界本就是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我们知道初中、高中是一个竞争、筛选的过程,

大学也同样是这样,而且更加现实和残酷。

成绩好的大学生,早早的就被企业高薪录用;

成绩差的大学生,混混沌沌的毕了业,

涌入汹涌的招聘市场,

苦苦寻求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大学生之间的优劣,

其实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自控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靠父母监督就可以获得的,

反而是需要父母放手,

让大学生亲自经历才能够获得的。

想要让大学生有主动的学习积极性,

大学也应该与时俱进,

比如用更加吸引的授课形式,

比如提高校园的学习氛围等等。

而不是把成绩发给家长,

以此给学生造成压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人生的枷锁》中说:

千万不要相信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

你的压力只会转化成病历,

人真正的动力,源自于内心深处,

对于快乐和兴趣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

大学生朋友们:

大学是自由的,你们也是自由的,

在享受这种自由的时候,

偶尔也要为自己的将来好好计划一下。

要逼自己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该吃吃该玩玩,但该学习的时候,

也要能静下心去学习,

为自己的将来努努力。

家长朋友们,

孩子已经长大成人,

十几年的守护也该撒手了。

孩子的羽翼已经丰满,

也有了想要自己飞翔的意志,

我们更要放下心中的牵挂和不舍,

不必再想着为他们遮风挡雨。

一定要让他们独自飞翔,

经历风雨的翅膀才更加强劲有力。

家长朋友们也要为自己考虑一些,

辛苦培养孩子10多年,

也是时候去捡起自己的兴趣,

为自己的幸福而活了。

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有一个好身体,

一个坏的记性,

简单点,糊涂点,开心一点,

别说以前,别想也许,别谈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