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栏目第72,对话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助理教授田振粮

嘉宾简介

田振粮,2011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地球物理学士学位,2017年于麻省理工学院获行星科学博士学位,2017-2019在美国加州大学桑塔克鲁兹分校做博士后,2020到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工作,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天体动力学、行星轨道演化与热演化模拟,及行星磁场产生过程模拟。

划重点:

01

1分钟只有59秒这种表述是不确切的,并不是每1分钟都会差1秒,而是经过几百天积累,最终才会差1秒。

02

地球自转速度会受到季风和洋流、潮汐等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变快或变慢并不是匀速的。

03

我们一方面要使用基于原子振荡周期的国际原子时(TAI),又不能抛弃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UT),所以我们要插入1秒或减少1秒来协调世界时,这就会出现闰秒和负闰秒的情况。

04

迄今为止的闰秒调整都是正闰秒,没有任何程序提前预想过有负闰秒这种东西,所以现在要改写的话,很多程序都要改,这就会引起各种困难。

05

加减秒是人类自找的麻烦,时间变多或变少1秒对自然界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主要是对精确到秒的通信或计时系统有影响。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周锦童

运营编辑 | 王一晴

时间真的可以视为“恒定”的数量吗?1分钟真的永远只有60秒吗?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地球南北两极冰川加速融化,地球自转速率受到影响,到2029年可能会出现历史上首个“负闰秒”,也有不少媒体报道称预计2029年,1分钟只有59秒。

1分钟真的会少1秒吗?1秒的定义是什么?什么因素会影响到地球自转从而影响时间?负闰秒又是什么?1秒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带着这些问题,搜狐科技对话了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助理教授田振粮。

对此,他表示:“1分钟只有59秒这种表述是不确切的,并不是每1分钟都会差1秒,而是经过几百天积累,最终才会差1秒,至于是否要插入负闰秒,这只是一种猜测,需要等到2029观察真太阳日是否变短,再通过公式计算平太阳日是否变短才可以决定是否插入负闰秒。”

此外,田振粮还对文章进行了解读,研究发现冰盖融化流入大海这个过程会促进地球的自转变慢,而不是变快;另一方面,也发现近年来地核的自转在变慢,这会促进固态的地壳和地幔的自转加快 —— 我们脚下的地球,从浅到深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 壳、地幔都是固体,而地核的外部(外核)是液态的,液体与固体之间可以有相对运动,所以地核的转速与地壳的转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球转速)是可以不同的。

而且该团队预测现在以后的时间,地球外壳变快的趋势会逐渐占据主导,最后总体效果会使得地球自转变快。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地球自转速度?

田振粮指出,地球自转速度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季风和洋流因素,地球的自转周期会发生季节性变化,季风和洋流会使得质量重新分布,从而造成地球转动惯量的变化,由于角动量需要守恒,所以地球转速就会变化。

“再比如,地球深部地幔中也有物质在流动,这也会影响地球自转速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潮汐,潮汐会使得地球自转变慢,而且潮汐这个因素也是几十亿年来一直存在的稳定影响因素。”田振粮如是说。

另外,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在最近的研究中,重点讨论了冰盖消融、地核转速变化这两个因素对地球固态部分(地壳和地幔)转速的影响。

此外,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还会引起地球形态的变化。“无论是转动变快一点,还是变慢一点都就会引起形状的变化,如果我们把地球想象成宇宙中的一个橡皮泥球,再插入一根签子当自转轴,与自转轴相垂直的平面就是赤道平面。”田振粮比喻道。

我们不难想象,这个橡皮泥球转得越快,离中心最远的地方所受的离心力就越大,所以这个橡皮泥球越中间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扁。

同理,如果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的话,赤道地方的半径就会变大,南北极之间的距离就会越变越短,“就像土星一样,因为它自转速度非常快,所以太阳系里面土星最扁。”田振粮说道。

平太阳日是什么?1秒钟如何定义的?

地球自转与时间又有什么关系?

田振粮解释道:“首先太阳落山再到下一次落山之间的时间叫真太阳日,而冬季和夏季的真太阳日长度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将一年太阳日平均下来,时间长度就是一个平太阳日,人类几千年以来都是以平太阳日为标准的,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地球自转是非常稳定的。”

将一个平太阳日分成24份,24份就24个小时,然后再把每一份再分成60份,就是60分钟,之后再分成60份,这就是1秒的定义,“以前是以平太阳日的1/86400来定义1秒的。”田振粮如是说。

以平太阳日为基础的时间计量体系叫平太阳时,那么又该如何确定时间呢?田振粮向搜狐科技举例道,比如以前的教堂是通过看太阳来判断的,工人会进行换算,然后到中午12点的时候他就会敲钟,这样所有人都以这个钟声为准来对表。

后来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地球自转速度是有所变化的,冬季和夏季的太阳日时间并不相同,这就意味着平太阳时并不均匀,而且由于潮汐的影响,地球自转速度一直变慢,每个世纪地球自转周期都会增加2毫秒左右。

所以到1960年,世界计量大会就决定重新定义秒,决定不再以平太阳日的1/86400作为1秒的定义,而是以地球公转周期,即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来定义1秒

田振粮继续讲述道:“虽然地球公转时间很稳定,但这种方法也是很短命的,到1967年,人类就寻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并沿用至今,就是以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的周期的9,192,631,770倍的时间来定义1秒,这就是原子时。”

可自从我们开始使用原子时,问题也就出现了。地球自转有自己的规律,并不遵守原子时,从大趋势上来看地球自转是不断变慢的,所以尽管原子时到了新的一天,但还需要再花多1秒才能够在太阳东升西落的意义上真正地进入新一天。

简而言之,我们一方面要使用基于原子振荡周期的国际原子时(TAI),又不能抛弃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UT),所以我们要插入1秒或减少1秒来协调世界时,这就会出现闰秒和负闰秒的情况。

闰秒与负闰秒都是什么?

差1秒对生活有哪些影响?

“加闰秒的根本原因是地球自转变慢了。”田振粮如是说,地球自转一周花费的时间在86400个原子秒的基础上,还要加两三毫秒,这样几百天累积下来,最后就会多出1秒,所以要加1秒。

一直以来,地球到底是变快还是变慢备受关注,田振粮表示,地球并不是匀速地变快或变慢的,是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所以闰秒在哪一年插入也没有办法提前计算,只能通过每年不间断的天文观测,提前几个月决定是否加入闰秒。

自1972年以来,标准时间(协调世界时)总共增加过27次“闰秒”,因为以前我们认为地球自转是一直不断地慢下去的,但现在这个研究表明地球自转是会变快的,那相反地,经过长时间积累,就需要在计时系统上减去1秒,也就是“负闰秒”。

所以,倘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不是86400个原子秒,而是在86400个原子秒的基础上减去2毫秒,那么经过500多天的累积,就会少1秒,我们不用再等到23:59:60才进入下一天,我们应该在秒表读到59秒的时候,就自动进入下一天。

田振粮表示:“迄今为止的闰秒调整都是正闰秒,没有任何程序提前预想过有负闰秒这种东西,所以现在要改写的话,很多程序都要改,这就会引起各种困难。”

“加减秒是人类自找的麻烦,因为闰秒并不会对自然界的事物造成影响,它们会按照自己的规律演进,主要是对人的计量体系造成困扰。”田振粮笑称。

那么时间变多或者变少1秒又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呢?对此,田振粮表示:“其实对自然界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主要是对精确到秒的通信或计时系统有影响,比如电子交易、大宗的买卖期货,再比如说GPS定位和导航等。”

当然这在军事上是更大的灾难,因为导弹在空中飞,需要实时计算它的实际位置,才能去锁定目标发射,否则的话导弹就乱飞了,所以1秒是非常重要的。”田振粮如是说。

E

N

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