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琪 路董萌

凭借一口流利的烟台味英语,老姜一直是当地的红人,小有名气。

初次见到老姜时,摊位上摆满了他制作的铝编,形象各异,时不时有游客上前询问,而一旁看似来有些老旧的随身听,传出来他最爱的英语广播。

网络视频中活力满满、充满表现欲的老姜,此刻看起来更像一个邻家的大爷,没跟他聊几句,便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找他做导游。

老姜名叫姜永旗,这个名字和他的第二份工作还有些渊源。他说,做导游时总会举着导游旗,谐音:“永(远举着)旗”。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老姜的一生经历了从木匠到英语导游,再到网红的多次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永旗

山东第一批对外导游

姜永旗,1958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第一份工作是木匠,工作不仅辛苦,还有些危险。“电锯很快,稍不留神,手就会受伤。”在姜永旗的记忆里,很多工友的手上都挂满伤痕。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起,全国上下开始学习英语,姜永旗也决心抓住这个机会。

那时买不起昂贵的教材,只有一台老旧的收音机陪伴着他。听英语广播,成为他学习英语的唯一途径。

当时一起学外语的人,有的一个星期就放弃了,有的三两个月就不学了,而他一直坚持。

三班倒的作息,没有打乱他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他会利用闲暇时间,跑到家附近的礁石边,高声朗读英语,并坚持每天坚持背诵10个单词和收听英语广播。

游客购买老姜的手工

为了加深记忆,姜永旗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在他的家中,床对面悬挂着一块小黑板。他把要记的单词写在小黑板上,睡前看一遍,早上起来再看一遍,每次路过也看一遍。

持续学习和加深记忆,姜永旗渐渐掌握6000多个单,也可以说出流利的语句。

80年代中期,一次偶然的机会,姜永旗的英语能力得到认可。

当时,一艘载有外宾的船只来到烟台,由于翻译人手不足,姜永旗被选中作为临时翻译。他凭借流利的英语和出色的应变能力,成功完成任务,赢得赞誉。这次经历让他看到了英语的价值,也让他对导游这个职业产生兴趣。

之后,姜永旗开始自学导游知识,有时做英语翻译,有时讲述景点故事。逐渐在导游行业中崭露头角后,他成为山东第一批对外导游,2004年获得全国优秀导游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访中遇到老姜为外国游客讲解

大爷想说一场脱口秀

成为导游后的多年里,姜永旗带团去过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用他的话来说,“走过了大半个地球”。

2013年,姜永旗带团去马来西亚时,有一位青岛女游客突发精神病。姜永旗迅速组织大堂保安和游客,将女游客送往马来西亚的医院。在医院里,他用流利的英语与医生交流,女游客得到及时治疗。

事后,姜永旗收到来自女游客的感谢,这坚定了他当英语导游的决心,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他的价值。

后来受到身体影响,姜永旗不得不结束导游生涯,但他依然坚持英语学习。早前陪伴他的小黑板和收音机,已经换了两三个,如今依然是他对抗遗忘的利器。

“我的记忆力,确实不如从前了。”年近七旬的姜永旗说,如今自己的单词量恐怕不到4000个。“像我们这个年纪,要记住一个单词,说夸张点,可能得花年轻人十倍、二十倍的时间都不止”。

退休后的姜永旗选择在烟台山景区摆摊做铝编,成为一名手工艺人,有时也是临时英语讲解员。导游圈的晚辈在遇到困难时,时常会请他出山帮忙。

讲解中的姜永旗

2018年,姜永旗开始尝试在新媒体平台向外籍友人,介绍中国文化和美丽烟台。新的尝试,让他为烟台感到高兴和自豪。“当外宾来到烟台,全竖大拇指。好像在国外都没有像我们烟台滨海路这么壮观、这么美丽、这么漂亮。”姜永旗说,为家乡做一份贡献,自己非常开心。

随着姜永旗在社交平台的走红,他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勇敢追梦、坚持不懈。

很多网友经常会问他,如何学好英语,如何获得成功,他都会说自己不是天才,天才是99%的努力和1%的灵感。于他而言,充分利用时间是最大的法宝。

从木匠到导游,再到网红,多次华丽的变身后,姜永旗依然有着自己的小梦想,他说,想说一场英语脱口秀。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