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1975年,印度将一个国家合并为自己一个邦,国际上却无人在意。

而这个国家被侵占时,当时各国表示沉默,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这个国家现在已经在地图消失了,但对于在二战后,本该是和平的时代,但却还有国家因为外部入侵而消失,为什么国际社会没有太关注这件事呢?

锡金是喜马拉雅山之南的一个小国家,却是几个国家边界线上的重要一环,对于边境的和平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军事意义和战略意义。

1849年,英国把印度作为殖民地后,注意到喜马拉雅山之南的几个小国家,它们的地理位置极为险要,既能成为印度的屏障也能成为印度的威胁。

而锡金就是几个小国家之一,锡金以农业为主,军事力量落后,对于装备精良的英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很快就被英国掌握了政权,当时国王也被迫逃亡美国。

当时锡金作为清朝的藩属国之一,在英军占领锡金后,清朝为了保持天朝上国的圣威,维护中华文化圈,拒不承认锡金被英国占领。

一年后,英国便以锡金为战略地点,向中印边界发动进攻,因为当时的清朝处于内忧外患,政权摇摇欲坠的局面。

对于英军的进攻根本无法招架,在1890年末清朝被迫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条约中清朝承认锡金为英国的保护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8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美国、德国凭借化石燃料、电力、石油、先进的技术等崛起,经济发展迅速。

面对这些劲敌,对于主要依靠煤炭等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进行生产的英国,显得力不从心,随着市场份额、劳动力、原材料等被不断抢占,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的时代,也逐渐拉下帷幕。

英国国内局势动荡,经济发展不稳定,无暇他顾,将锡金的政权交还给锡金国王,此时锡金已是半独立的状态。

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以殖民统治其他国家的手段也不复存在,所以英国放弃对印度和锡金的管制权,退出两国。

印度独立后便注意到喜马拉雅山之南,且对于中印边界有着重要地理意义的小国家——锡金。

印度自诩为大国,认为锡金之前是英国管控,现在英国退出了,对于受英国影响的印度,就应该延续对锡金的管控。

其实在印度独立前夕,锡金曾希望英国让自己独立,但英国却将其交给了印度处置。

从文化上说,锡金文化与西藏一脉相承,信仰坚定,这与印度的印度教大相径庭。而印度想要抢占锡金,对于信仰坚定的锡金人民,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面对印度的侵占,锡金举全国之力拼命反抗印度,但由于锡金国小力薄,军队人数少,战略补给也匮乏,无法与之对抗。由于这个事件,锡金国内动荡不安。

不久后,印度便借防止流血与暴乱会对印度造成影响的理由,强行进军锡金,并于1950年与锡金签订不平等条约——《印度锡金和平条约》,这是锡金落入印度手中的第一步。

在这个条约中,印度不允许锡金有自己的不论形式的军队,不能采购武器,还禁止锡金与其他一切国家交往,直接切断了锡金形成武装力量去反抗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印度便从文化,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侵入锡金,想让锡金尽快接纳自己。

在文化上,印度将印度人和尼泊尔人迁入锡金,削弱锡金原住民的占比,并在学校等方面宣传印度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在军事上,印度直接在锡金驻军,方便镇压锡金人民的反抗,并防止锡金武装力量的形成。

在政治上,印度通过强硬手段选举一名印度人当国王,主持全国大权,并控制锡金的国际外交,使锡金处于一个孤立无援的地步。

虽然印度使出种种手段,但锡金人民的信仰坚定,印度对其文化等的侵略事倍功半。

在印度侵略后,锡金国内也处于一个比较和平的时代,锡金趁着印度的便利,举行土地改革,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并逐渐发展工商业。

2

1975年,印度将一个国家收入囊中,但并没有在国际上掀起什么波澜。

在1968年,在锡金首都甘托克特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反抗印度的游行。

但由于缺乏实质性的武装力量,而且印度还有美国和苏联的支持,经济、军事等突飞猛进,并没有对印度造成多少实质性伤害。

在锡金反对的情况下,印度又是怎样吞并的呢?

在1973年,印度再次进军锡金,并让其签订《锡金协定》,通过签订协议这种方式,锡金一步步走向了深渊,走向了灭亡,锡金被印度吞并已成定局。

印度循循善诱,步步为营,一步步击垮锡金政体。

印度通过控制锡金议会,强行修订宪法,将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联系邦。并通过国会逐渐架空国王并废除。但此时锡金还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1974年,锡金向中国发出求救,并在国内挂上中国国旗,希望中国能够出兵支援自己反对印度的侵略。

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苏联交恶,国际形势不稳,中国当时国际地位不高,没有太大话语权。

对于印度这种侵占他国的霸权行为,我国发表了言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并没有发动武装力量支援锡金去反抗印度侵略。

还有两个重要原因,是印度与中国只有喜马拉雅山一山之隔,如果中国去武装干涉锡金与印度之间的事情,对于中印边界是有危险的,与印度的关系也会不断恶化,中印矛盾加剧。

这对当时正处于崭露头角的中国是十分不利的。

其二,中国没有去干涉锡金与印度问题是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一原则被大多数国家认可,其中就包括尊重历史和不侵犯他国内政,中国出于这个的考虑,不能打破这一原则,也就没有去提供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一次出行美国会议时表示:“我们能做的有限,给印度的行动贴上明显的侵略行为标签就够了。”

这种言论也是直接表示出了中国当时不会武力支援锡金,这与国家利益紧紧挂钩。

锡金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很快就被印度一步步击垮,在1975年,被印度吞并,正式被划为印度的一个邦。

对于在和平年代,这种吞并其他国家的霸权行为,却并没遭受国际打压。

当时国际正处于冷战时代,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个国家,组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国际动荡不安,对于锡金被印度吞并的事情,一方面其余国家行动被美国和苏联两国家制约,但美国和苏联支持印度发展,其余国家自然也没法多说。

还有一方面,当时国家都在忙自己国家的事儿,对于锡金这种小国家被邻国吞并的事儿,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

印度正是抓住了这些有利因素,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举吞并。但这种急功近利的吞并方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锡金这个国家被消灭后,因为锡金的信仰坚定,其原住民的抵触情绪依旧高涨,锡金社会动荡不安。印度为了安抚锡金人民的情绪,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第一,印度为了促进锡金的经济发展,在锡金和印度之间修了一条直达公路,方便锡金的农产品进入印度,方便贸易往来,同时也便于印度人进入锡金。

第二,印度为锡金规划了一条直达海港的绿色通道,方便锡金进行跨国贸易,拉动了锡金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其经济转型。

第三,印度为锡金修建了几百个公共厕所,锡金是印度唯一没有露天厕所的国家,现如今印度许多地方,仍有很多露天厕所。

第四印度每年都向锡金拨放大量金钱,占印度每年财政预算的30%,锡金的社会福利制度等也相对完善。

印度为了彻底占领锡金,消磨锡金原住民的反抗意志,可谓是煞费苦心。

锡金作为喜马拉雅山之南的一个地方,其登山、滑雪、美食等多种多样,发展第三产业。还兴起了“登山向导”的兴新职业。

至2022年锡金的人均GDP为7266美元,为印度之首,但印度这种粗暴发展,不管不顾的发展模式,为锡金的社会动荡埋下伏笔。

随着锡金慢慢发展,人口也翻了几十倍,这种快速的人口增长,与锡金经济发展模式不相符合,人口增长速度快于了经济发展速度。

锡金的毒品、性交易、赌场等比例均居于印度前列,此外,锡金每年都有大量劳动力失业,只能靠政府的救济金生活。

3

1975年,锡金被印度吞并,这种强取豪夺的行为,国际上反响并不大。

自吞并以后,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锡金被印度吞并的事实,都承认再无锡金这个国家,但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此却拒不承认。

那么,这样的态度是怎样转变的呢?

锡金作为中印分界线上的重要一环,如果被印度侵占,对于中国边境会有风险。

中国希望锡金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国这种拒不承认的态度,致使中印矛盾升级,到达剑拔弩张的地步。

对此锡金的归属问题,是关系中印关系的大事,也是对于稳定双方边界的大事。

在这个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扩大,需要国际的支持,需要进一步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支持印度,我国出于地国家利益的考虑,对待锡金问题的态度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在2003年,印度总理访华时,中国明确表示锡金是归属于印度的,是属于印度的领土,并从地图上除去了锡金这个国家,印度也承认了西藏自治区是属于中国管辖,是中国的领土。

锡金归属问题的解决,让中印矛盾缓和,中印关系也逐渐缓和。锡金这个国家也成为了过去。

锡金人口的自杀比率也是高居印度之首,且自杀人群大多是20-35岁的劳动力,给锡金的社会蒙上了一层灰色,社会的氛围低迷不振。

锡金出现这些状况,与印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印度为了蚕食锡金原住居民,派遣了大量印度人在锡金定居,如今的锡金其中70%都是印度人,人口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8万,导致了人口过载,出现了如今的局面。

如今在锡金这个地区,它的原住民比例不断下降,照这个发展态势再过几十年,锡金的原住民将彻底消失,之前还有人预测,锡金有希望夺回政权,但看这个发展态势,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从1884年到1975年,锡金由殖民地到独立国家,再到被侵占地,最后国家消亡,变为印度的一个邦。锡金这个国家的演变,折射出了许多问题。

锡金国家的覆灭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既有外部因素,也与内部脱不了关系。

锡金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种植园经济,让锡金的经济结构单一,以热带种植园农业为主,这属于外部因素。

印度有苏联和美国等的支持,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对付锡金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国家轻而易举,锡金对于印度的进攻基本没有反抗的余地,这也属于外部因素。

但一个国家的覆灭,其内部因素才是最关键的。锡金政府内部腐朽,不思进取,经济以农业为主,财力匮乏,无法组建大规模的军队。

锡金政府不注重教育,人们大多数都是文盲,思想封闭落后,面对印度的强势进攻,无法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应对。

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如今国际社会风起云涌,中美关系紧张,局部地区矛盾升级,局部地区的持续热战等等都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动荡。

锡金的故事也是世界发展史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从中汲取知识与教训,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去保卫国家,维护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