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为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关联活动,首届郑州岐黄·中医药发展大会在新密市正式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密的岐伯山,就是为了纪念黄帝的老师、上古医圣歧伯而命名。中医药源头的《黄帝内经》之《素问》篇,基本上是黄帝询问,岐伯作答。新密市作为“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举办此次中医药发展大会,可谓实至名归。

本次活动以“弘扬岐黄文化·传承中医国粹”为主题,大会针对中医药产业发展举办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旨在搭建中医药产业“政企联合、互动双赢”的合作平台。

开幕式由新密市委书记陈春梅主持,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致欢迎辞。会上,新密市委副书记、市长程洋分别与华润999新密中医药一二三产融合项目、中国农垦集团5万亩中草药种植项目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额125.28亿元,涵盖了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等领域。其中,中医药上下游产业项目签约占比达75%。

了解中国的中医药发展史,必须了解源头的河南中医药发展史,以史为鉴,方可洞见中医药的过去和未来。河南中医药大学是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之一,副校长徐江雁亦是该校中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和尹笑丹老师一同做过中原中医药文化历史的考察。豫记刊发二人合作的一篇文章,以作河南中医药发展简史。

————豫记按

徐江雁 尹笑丹|撰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源深流长”的中原中医药学

河南,处“天地之中”,是中华文明早期的文化中心,他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中原地区自传说中的三皇时期起,直到唐宋时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引领着中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南宋以后,海运开通,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身处内陆的中原地区渐渐衰落,但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却仍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河南的古代文化以农耕文明为中心,不仅产生了成熟的文字体系(甲骨文)、璀璨夺目的商周青铜文化,而且也是中医药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中医药文化这朵中国文化长河中炫目的浪花,依托于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而形成、发展,而中原医药文化的发生、发展正是其根基和主体所在。作为中华医药文化的主体和根基,中原医学也以其根源性、基础性成为中华医药文化的主干,后世医学的发展皆可溯源于此,皆可效法于此,可谓是导夫先路的文明曙光。

所谓中原中医药学,是指以中原文化与科技为基础,形成于中原地区,具有根源性、原创性、地域性的医学形态。基于此,作为应用科学的中原中医药学,在其不断的发展运用中,又进而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原中医药文化,也即中原中医药学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以及它本身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其文化内涵包括精神层面、行为层面、物质层面等三个层面。

(一)观天重农,“天人合一”医学基调的砥定

“南稻北粟”农业格局的形成,使中国成为庞大的农业生产国,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和气候密切相关,对古气候与古地理环境的观察,促使了中国古物候学的诞生,也促进了中国古天文与古历法学的发展,由此,发展出中国文化注重整体,强调天人合一的文化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水坡遗址中华第一龙

1987年,河南省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在该市西水坡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期墓葬遗址中,先后发掘出蚌塑龙、虎、鸟、麟、北斗图形,其中以龙、虎、鸟、麟四象划分黄赤道附近天区,北斗斗柄方向对应四季交替,证明中国古代观象授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6500年前,说明西水坡先民己经掌握较为成熟的观象授时知识,同时以天象随葬,也说明了天地相通观念的萌芽。

(二)别异推类, “取象比类”的逻辑学思想

中医学以辨证施治为主要特色,究其源起无不受到先秦逻辑思想(方法)的影响,中原地区做为先秦诸子思想的主要发源地,对中医学辩证方式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

《墨辩》做为先秦逻辑学的“集大成之作,”中医学的发展受其“三物法”推理影响最大。“三物法”推理,包括“故”、“理”、 “类”三项,是从具体思维推出抽象思维的一种形式。“故”,就是指类推的原故;“理”,就是指类推的客观准则;“类”是类推的结论。

这种方法的直接体现就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使得所著《伤寒论》成为我国古代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样本,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墨辩》一书提出:“有其异也,为其同也;有其同也,为其异也。”建立了中国逻辑的“同”、 “异”观,而中医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逻辑思想,辩证地阐述了人体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同中有异,异有能同”,阐述了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共同性和不同性。

(三)发皇古义,灿若群星的中原中医药学

“一部伤寒论,千秋医圣名”,《伤寒杂病论》以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准,主张依据脏腑经络病机进行辨证,确立了“六经辨证”的诊疗原则,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临证诊疗专著,也是中医学“辨证施治”诊疗思想的奠基之作,他为后世医者在临床辨证施治等方面提供了准则和经验,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医家“言必称《内》《难》《伤寒》”, 将之与《黄帝内经》并列为经典。

《黄帝内经》的形成据信也与中原大地有着密切关系,《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丘,”轩辕丘即在今河南新郑,今尚有遗迹可考。《内经》而外,中医药学另一部名著《神农本草经》也与中原地区密切相关,据专家考证,《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的主产地为西安与洛阳,说明中州沃土为中医本草学形成的基源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轩辕丘

伴随着中医药经典医籍的流传,中医药知识群体逐渐形成,中原大地涌现出众多名医,犹如璀璨的群星,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发展。据考,有史可查的中原医家达1800位, 医著402部。如: 南朝的褚澄(今河南禹县人)著《褚氏遗书》,是医学史上首部阐发《内经》气血阴阳理论的临床理论著作。南朝医家甄权(今河南扶沟县人) ,善养生,精针灸,首次绘制《明堂人形图》,将针灸经络穴位的表述具象化。北宋著名的医方类书《太平圣惠方》的作者王怀隐是河南商丘人。南宋的伤寒大家郭雍(祖籍洛阳),著《伤寒补亡论》着重对《伤寒论》温病理论进行了阐释,完善了伤寒辨治思想。明代李濂著《医史》十卷,是我国首次以“医史”命名的医学史专著。清代温病学家杨栗山(今夏邑县人)著《寒温条辨》,是河南温病学说“寒温融合”理论的代表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开中医学术流派之先河的“金元四大家”三家皆活动于中原地区。

“承古拓新”的全新发展

建国以后,中医学迎来了新的生机,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河南中医药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1953年,河南省中医委员会成立,设立河南中医院,1958年成立河南中医学院,1955年-1959年分别召开三届中医药代表大会,制定并完善了《中医工作方案》,1961年,时河南省卫生厅下发《抢救名老中医经验的紧急通知》,强调开展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工作,对全省29名在中医学术上有造诣、有独创性的、省内外享有盛名的老中医经验进行了总结,建立各地名老中医技术的档案 972份,确定99名老中医为第一批被抢救继承人。

1978年,为解决中医药后继乏人的问题,分别设立焦作、南阳、安阳三所中医药学校。1981年组织全省中医力量整理出版《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对368位名老中医经验进行了整理总结,河南中医药走入了全面总结创新的阶段。

近十年来,中医药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国务院制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河南省也先后制定公布了《河南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 制定颁布了《河南省中医药条例》,给与了河南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河南省现已建成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首的具有高质量的一批中医学院校,省内22所高校分别设有中医药类专业,并筹划复建南阳仲景国医大学。建成或在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单位5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省中医药创新发展工作。设立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26个,带动了河南省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建设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中医药国际化日益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趋势。仅河南中医药大学目前就与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科研与医疗机构等广泛开展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厚德博学,承古拓新”,河南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根源所在。新时代下,厚重的中原中医药文化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擦亮 “岐黄文化发祥圣地”金字招牌

首届郑州岐黄·中医药发展大会,作为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关联活动,主办单位阵容强大,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 、农工党河南省委员会 、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市人民政府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是本场大会的支持单位。

本场中医药发展大会,旨在大力弘扬岐黄文化的深刻内涵、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把新密岐黄文化打造成为郑州文化新名片,提升岐黄文化影响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切实把中医药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新密市作为“岐黄文化发祥圣地”承办此次活动,就是致力于岐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该市市域内现有药材生产种植加工企业120家,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5家,省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1家、省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1家。从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品深加工、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等方面为新密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新密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与天下药商共谋发展、共赢未来,以最优惠的政策、最温情的服务、最全面的保障,携手擦亮这一金字招牌。

(本文首发《文化中原》杂志,豫记有所改动)

作者简介

徐江雁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尹笑丹为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讲师、中原医学研究中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