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6日,注定要被载入史册。这一天,世界超级大国苏联轰然倒塌,分裂成俄罗斯、乌克兰等15个独立的国家。苏联的解体,震惊了世人,谁也没想到它会分崩离析。事实上,苏联内部早已烂透了。外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持续打压、制裁苏联。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苏联倒下是必然的。

苏联解体后,各国“非常关心”同样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更准确地说,它们是在等着看笑话,看中国什么时候会成为下一个苏联。令他们“失望”的是,中国并没有步苏联的后尘。距离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了30年,中国越来越强大。那么,当年危机四伏的中国,是怎么渡过这段艰难日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7年3月8日,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君主专政制度被推翻,工人阶级逐渐走上政治舞台。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苏联共产党成为了这个国家的领导者。之后,苏联进入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该国飞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一举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从1922年到1991年的69年时间里,苏联为什么会以解体的方式结束?

苏联的解体,跟这几个人有密切关系。

第一个,赫鲁晓夫。斯大林去世后,他逐渐跻身权力中心,并在1953年9月初成为苏共第一书记。上台后,他不仅千方百计地铲除异己和政敌,而且极度否定了斯大林的一切。赫鲁晓夫曾是斯大林的得力助手,他为什么在之后却反对斯大林?

赫鲁晓夫

1945年之后,随着赫鲁晓夫在党内的地位越来越高,斯大林对他很是重用,先是把他派去波兰华沙市帮助当地人恢复市政设施,后派他到乌克兰恢复工业。斯大林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将乌克兰打造成苏联的“粮仓”,为苏联提供更多肉类、粮食。乌克兰在第二次大战中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遭到了重创,恢复工作很艰难。加上乌克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当地人生活艰难,赫鲁晓夫只好向斯大林申请粮食救济。

也就是说,赫鲁晓夫不仅没有完成斯大林派给他的任务,反而伸手向苏联要粮食,对于这个提议,斯大林觉得很荒谬。他立即赶回莫斯科,向斯大林说明了乌克兰的现状。虽然斯大林同意给乌克兰发放救济粮,但对他已经失去了信任,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

1947年初,两人在要不要在乌克兰种植春小麦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斯大林坚持认为春小麦适合土地肥沃的乌克兰,而赫鲁晓夫觉得乌克兰冬小麦的产量更高。另外,在乌克兰的意识形态工作上,他也没有完全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去完成。接二连三的失望,让斯大林与赫鲁晓夫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微妙,他逐渐被排除在乌克兰权力中心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与赫鲁晓夫

政治上的失意,对赫鲁晓夫打击很大,一度卧病在床。1949年,他被斯大林召回莫斯科,用来平衡苏共内部权力纷争。他一边完成斯大林给自己布置的任务,一边巩固自己的权力,进入核心层,为之后的登顶做准备。斯大林执政期间,赫鲁晓夫对他的不满与日俱增,所以上台后掀翻了他的所有言论,试图清除斯大林对苏联的影响。

1956年初,赫鲁晓夫公开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迷信,批判他之前带来的一些灾难,比如驱逐少数族裔、军事方面指挥无能等等,全盘否定他。赫鲁晓夫提出的反对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苏联和国际上引起了巨大轰动。斯大林在苏联人的心中地位非常高,也非常崇拜他,是他们的信仰,现在赫鲁晓夫公开批评他,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但在赫鲁晓夫看来,摒除斯大林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才更简单,从而才能更好地让苏联人听自己指挥。信仰发生改变,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意味着苏联人对政治体制产生了怀疑。

随后,苏联上下都开始反对个人崇拜。赫鲁晓夫一棒子打死了斯大林对苏联的贡献,显然这种做法不太妥当。紧接着,他又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造成了一系列混乱局面。“古巴导弹危机”、“第二次柏林危机”,以及中苏关系发生巨变,都是赫鲁晓夫的“杰作”。领导苏联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对抗,赶超美国,让苏联取代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是他的目标。再加上他积极向印度等第三世界扩张,大搞霸权主义,使苏联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更紧张。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赫鲁晓夫的改革是苏联巨变的开始。

勃列日涅夫,是让苏联解体的第二个重要人物。1964年10月中旬,他参与了推翻赫鲁晓夫政权的政变,成为苏联新任领导人。上台后,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大肆提拔亲信,从而让苏联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特权阶层”,总共有300多万人,包括他自己也是一个腐败分子。贪污腐败、官员中饱私囊问题非常严重,大量国家财产进入私人口袋中,普通民众对苏联中央权力过度集中、贪污行贿之风盛行产生了巨大不满。

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大力发展苏联的军事,与美国大搞军备竞赛,加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苏联的国防预算,每年都在增加。由于他把过多的钱投资在军事、重工业上,导致其他行业生产效率低下,国内长期缺乏主要的消费品,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严重削弱了苏联的国力。他大搞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忽视民主,体制僵化;在经济改革上很保守,坚持“平均主义”,使苏联经济陷入停滞状态,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外,他延续赫鲁晓夫的霸权主义,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悍然发动“苏联阿富汗战争”,苏美进入全面对抗。勃列日涅夫的种种措施,消耗、削弱了苏联自身的实力,国内各种矛盾更加尖锐,加剧了苏联内部的动荡。此时的苏联,已经处于悬崖的边缘。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任。如何才能拯救满目疮痍的苏联,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最终,他选择了一个简单又粗暴的方法——进行改革。戈尔巴乔夫急于求成,反倒弄巧成拙,加速了苏联的解体。他妄图在短短500天内让苏联的经济模式从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商人们何其精明,怎么会做亏本的买卖?这一举措,导致苏联的生产力进一步下降。民众买不到商品,对政府的反对情绪增加。苏联向来和美国是死对头,但戈尔巴乔夫为了改革,竟然求助于西方国家,希望得到英国等国家的经济援助。对方巴不得苏联死,又怎么会愿意出手相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戈尔巴乔夫

苏联共产党的威望越来越低并走向衰败,其他党派迅速崛起。而且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在它走向衰败的时候,乌克兰等个体有了独立的心思,谁不愿意当一个独立的政体?

美国与苏联斗了多年,发现宿敌国内出现各种矛盾之后,蠢蠢欲动。它一边联合盟友打压、制裁苏联,一边开始想方设法侵蚀苏联人的意识形态。苏联人过得不幸福,美国就不遗余力地向他们宣扬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美国人生活有多“幸福”。政治上“多党民主”,不像苏联那样一党专政。民众收入更高,福利待遇更好,文化上更“自由”。

不得不说,美国在苏联人的意识形态上做文章这一手段很高明。有了对比,就有了伤害。苏联人加剧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疑,十分羡慕“幸福”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西方人。随后,这种羡慕化身为行动,他们强烈反对社会主义、反对苏联共产党执政,要求实行制度改革。

种种因素下,内忧外患的苏联解体了。全球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解体,资本主义国家准备看中国的笑话。在他们眼中,中国曾是世界第二大社会主义国家,与苏联走的是同一路线,效仿苏联的政治体制。苏联都倒了,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下一个苏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苏联各领导人在政治上的一些错误举措,在该国国内出现矛盾时,中国领导阶层已经认识到了它的弊端,开始思考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要怎么走。有一段时间,我国照搬苏联的运作模式,但发现这样是不对的,适合苏联的不一定适合中国,因为我国与苏联的国情不一样。毛主席指出要以苏联为鉴,让中国避免出现与苏联一样的矛盾。

于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领导人对我国国情、革命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国遭遇了一些挫折,经济面临崩溃的危险,可失败是成功之母。以邓公为代表的领导阶层总结经验教训后,决定中国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就是要坚持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更好地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效仿别人。

我国在政治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上则实行改革开放。单一的经济模式,只会让经济停摆,苏联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前面提到过,苏联一直实行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后者指的是在小生产基础上要求平均享有社会财富。

封建社会时期,对被地主阶级压迫的阶层来说,要求平均分配土地财产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平均主义会带来很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勤奋的人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他的收入却跟一个偷奸耍滑的懒惰者一样,久而久之,他心里很定会产生不平衡。勤奋者的劳动积极性被挫伤,他会选择做跟懒惰者一样的工作量,不愿意创新。既然大家收入一样,那么凭什么自己就要多付出?懒惰者多了,生产力会随之下降,经济也会受到影响。

我国意识到平均主义和单一经济模式带来的危害,为了提高国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改革开放和“按劳分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般来说,一个人劳动得越多,他产生的经济价值越高,其收入也会更多,会激励其他劳动者,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1992年,邓公南巡时指出中国要在确保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上支持经济市场全面自由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证明,这些措施非常有效。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仅让自己口袋里的钱多了起来,也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收入,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了钱,才能更好地发展军事、科技等方面,才能逐步迈向强国之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俗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靠人不如靠己,坚持独立自主非常有必要。中苏关系的变化证明,任何国家都是靠不住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只有利益,当利益发生变化时,盟友也会变成敌人。戈尔巴乔夫试图挽救苏联的时候,将希望寄托于西方国家,期待它们伸出援手。他不知道,这是在引狼入室,给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可趁之机,让它们干涉苏联内政,加快了苏联走向灭亡。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在武器研发、科技等方面,坚持自主研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东风系列导弹、航空母舰等武器的成功研发,让我国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有了说话的底气。

外交上,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末,印度派代表团访华,周总理与他们谈话时明确指出:中印两国在交往时,要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平等互惠。1974年,邓公强调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应当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上。1993年,周总理提出的这些原则被写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未主动侵略其他国家,也没有实行对外扩张,与各国保持友好的外交关系,不搞小团体,不拉帮结派。不过,谁要想侵犯中国的主权,那也是不可能的。

反观苏联,积极对外扩张,干涉他国内政,效仿美国实行霸权主义,引发了它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发动战争。“苏联阿富汗战争”中,苏联没有取得任何好处,反而把自己拖入战争泥潭。再加上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国防开支大大增加,使原本发展缓慢的经济陷入停滞状态,经济遭受重创。一旦经济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内部的矛盾,从而让政体摇摇欲坠。

不管从哪些方面来说,中国和前苏联是不一样的,更不会步苏联的后尘。即便2020年初国内大面积停工停产,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不是很大,依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08年全球发生经济危机,可以说中国是受其影响最小的国家。

30年过去了,中国没有出现任何衰败的征兆,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也在随之上升。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各届领导人的智慧,让中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他们正确的决策和领导,让中国渡过了那段危机四伏的岁月!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结束了,新来的朋友记得点点关注,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