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我们最讨厌的无疑就是“墙头草”一样的人,而在世界舞台当中,同样有一些国家扮演着类似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在漫长的时间当中,先后依附于不同的国家,并且每一次都表现出十分强硬的政治态度,遭到了很多人的唾弃。

阿尔巴尼亚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先后依附于多个国家的它,曾得到我国长达二十年的资助,可最终因为没有下限的索取,最终被我国停止援助,因此阿尔巴尼亚也成为了我国的一个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姓家奴”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位于阿尔干半岛,是当地伊利里亚人的后裔北部与科索沃地区接壤,南部与希腊地区接壤,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

阿尔巴尼亚整个国土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地区几乎达到了四分之三的面积,时至今日,整体人口不足300万。

因为国家面积小,人口少,历史上的阿尔巴尼亚一直都是被欺负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公元前167年,就遭到了罗马共和国的入侵,在随后的历史中,也频繁遭到其他国家的入侵和战灵,拜占庭、塞尔维亚王国等先后都是这里的统治者。

在封建时期,阿尔巴尼亚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国家,最多只能算作一个区域或者城池。

1190年,阿尔巴尼亚的整体实力有所提升,成为了独立的封建制公国,可这并没有改变阿尔巴尼亚被欺负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那段时间当中独立的公国非常多,但这些公国仅仅是某方面的独立,对国内并没有完全的管理权,必须接受其他国家的管理、威胁等。

1385年,阿尔巴尼亚被奥斯曼帝国入侵,在1415年又被土耳其彻底占领,这次占领持续了接近500年的时间。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阿尔巴尼亚可以算作土耳其的延续,因为在这500年当中,阿尔巴尼亚的血统、文化等已经和土耳其没有太大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2年,阿尔巴巴尼亚正式宣布独立,成为了一个拥有自主权的国家。

但可惜的是,这依旧不能改变阿尔巴尼亚被侵占的命运,因为曾经依附于五个现代国家,因此阿尔巴尼亚也被称为“五姓家奴”。

不过阿尔巴尼亚在近代的发展,主要和三个国家有关,分别是南斯拉夫、苏联与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苏联之间的纠葛

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的关联,来源于二战中南斯拉夫的崛起。

由于二战中南斯拉夫对战德国的胜利,让南斯拉夫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有了向强国发展的潜质。

但这也意味着南斯拉夫必须有足够的资源向着强国迈进,简单来说,他需要更多的地盘,更多的人口和更多的钱。

面对这种困境,几乎没有反抗能力的阿尔巴尼亚就被盯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南斯拉夫使用伪装的方式慢慢对阿尔巴尼亚进行渗透,他们一边以经济合作的方式,在阿尔巴尼亚内部不断扶持自己的产业。

同时在阿尔巴尼亚国内扶持南斯拉夫派,并利用政治和经济手段提高南斯拉夫派在阿尔巴尼亚内部的话语权。

1948年,阿尔巴尼亚的南斯拉夫派通过政治手段正式在国会内部提议成为南斯拉夫的第七个同盟国。

换言之,就是成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类似于美国的州,由于当时南斯拉夫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政治等影响都达到了一定高度,这份决策几乎毫无反抗的便通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就在阿尔巴尼亚在南斯拉夫的扶持下不断强大时,阿尔巴尼亚的领导人却看到了另外一条出路,那就是成为苏联的小弟。

抱上一条更加强壮的大腿,恰好此时南斯拉夫和苏联交恶,被苏联开除共产党,因此阿尔巴尼亚果断放弃和南斯拉夫的外交关系,开始寻求与苏联的合作。

虽然南斯拉夫对阿尔巴尼亚虎视眈眈,可对于苏联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阿尔巴尼亚可有可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阿尔巴尼亚加入苏联,苏联甚至还要反向倾斜资源来帮助阿尔巴尼亚成长,因此苏联拒绝了阿尔巴尼亚的加入申请。

虽然被拒绝,但阿尔巴尼亚却没有放弃,反而打开了“舔狗”模式,以此获得苏联的喜爱。

为此,阿尔巴尼亚国内全部实行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国家发展模式,几乎成为了一个缩小版的苏联这项举动获得了斯大林的关注,并获得了加入华约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阿尔巴尼亚的价值还是太小了,它对苏联没有任何帮助,还想有自己独立的发展。

因此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一个双选题摆在了阿尔巴尼亚的面前:就此和苏联闹掰,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或者改变全国的经济模式,成为苏联大经济体系下的一个“螺丝钉”,全国范围内以果园种植为主,放弃工业建设。

这对阿尔巴尼亚来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一旦同意,便意味着阿尔巴尼亚将彻底丧失国家单独发展的能力和基础,必须依靠苏联。

可拒绝的话,不但会失去苏联的援助,甚至有可能得罪苏联,遭到苏联的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阿尔巴尼亚会如何选择呢?

就在这时,我国进入了阿尔巴尼亚的视野

成为中国的国际“好友”

虽然我国是一个大国,可因为历史因素,我国在外交上一直处于被孤立的状态,这对于国家发展十分不利。

而阿尔巴尼亚虽然是一个小国,可在国际上也有单独的话语权,因此阿尔巴尼亚一狠心,决定放弃苏联,彻底向我国进行靠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与苏联进行政治断交后,阿尔巴尼亚做出了一个让全世界十分震惊的举动:公开支持我国。

这在很多人眼中无疑是自杀的行为,可就是这种看似“荒唐”的举动,却彻底改变了阿尔巴尼亚的命运。

当时我国由于缺乏对外出口,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国际上的代言人,于是在苏联全面停止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后,我国几乎“无缝衔接”的对阿尔巴尼亚开始了经济援助。

例如1961年,我国就向阿尔巴尼亚援助了180万吨粮食,100多万吨钢材,以及大量的产业项目,要知道当时阿尔巴尼亚的总人口也只有16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阿尔巴尼亚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国际上为中国进行声援。

尤其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之合法权利案》,便是由阿尔巴尼亚主动提出并最终通过。

也正是因为阿尔巴尼亚的出现,让我国在国际上的外交逐步开放,也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由于我国十分重视阿尔巴尼亚这个盟友,因为多年来的援助可以用“豪爽”来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点在数据方面的体现为,1978年阿尔巴尼亚的人均GDP超过了600美元,几乎是我国的三倍以上

换句话说,我国的援助几乎直接养活了整个阿尔巴尼亚,按照这种情况来看,阿尔巴尼亚完全可以快速发展,并在科技、经济等方面与我国强强联合,一起发展。

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阿尔巴尼亚在收到我国的大量援助后,选择了“摆烂”生活。

当他们拿到这笔钱之后,并没有用来发展国内的科技、经济等产业,他们几乎只做了一件事:修建地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是在多年的发展中一直被欺负,阿尔巴尼亚对修建军事工事有着堪称病态的执着,可事实上,这些简陋的地堡在现代化战争中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不仅如此,阿尔巴尼亚还不断要求我国追加经济援助,这成为我国和阿尔巴尼亚关系最终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知道这些经济援助可不是“无偿提供”的,而是类似于一种贷款的方式,但面对我国的询问,阿尔巴尼亚却直言:“并没有还款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行为几乎与强盗无异,不过考虑到多年来阿尔巴尼亚对我国的政治支持,我国并没有选择和它闹翻,只是缩小了经济援助的数字。

可一件事的出现,让我国最终选择停止援助阿尔巴尼亚。

停止援助,彻底反目

1972年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尼克松访华意味着我国与美国不再“冰冷”,外交关系开始出现松动,未来会有大量的合作与交流。

这不管对我国还是对美国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可就在这时,阿尔巴尼亚却在公开场合对我国的建交行为进行指责:自称世界人民红太阳的人,却极其无耻地背叛了世界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对我国的整体形象不仅是一种抹黑,更有可能破坏我国好不容易与美国的建交,要知道为了走出这一步,我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代价。

若这时出现问题,不仅之前的付出会付之东流,还有可能让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有可能爆发战争。

因为阿尔巴尼亚是我国的援助对象和同盟,它的任何举动都可以看作是我国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之下,1976年我国逐步减少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援助,希望让阿尔巴尼亚有所改观,可谁知换来的却是阿尔巴尼亚的彻底翻脸。

它们开始在不同的场合公开诋毁我国,甚至在国内开始逮捕和调查支持中阿合作的人,这样的举动无疑是玩火自焚。

因此在1978年,我国正式停止对阿尔巴尼亚的所有援助,中阿关系的甜蜜期就此结束。

那么在失去我国援助的情况下,阿尔巴尼亚会面临怎样的局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在援助前期,阿尔巴尼亚并没有对经济、工业等方面进行建设,所以在失去援助的情况下,阿尔巴尼亚的经济立刻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倒退,成为了欧洲地区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同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拒绝和阿尔巴尼亚有任何经济上的合作,这就是阿尔巴尼亚对自己行为付出的代价。

结语

在国际上,我国不只援助了一个国家,很多较为弱小的国家都受到了我国大量的援助。

可这些援助并没有换来足够的朋友,很多国家在得到我国援助的情况下竟然选择了对我国进行“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历史可以证明一切,现如今,所有和我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的国家,在国的带动下都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尤其是在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大量小国家在我国的帮助下不仅脱离了贫困,还拥有了无限的潜力,正在一步步的向先进国家发展。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相信阿尔巴尼亚一定会后悔当初“攻击”我国的举动,若我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它也会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