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被定格的美好瞬间,被压缩成薄薄的胶片,封存在相册里,抵抗万物消亡的世间定律。

10年时间收藏成都老照片数十万张;做民间影像的收集与传播,他从兼职干到全职;研究成都的城市建筑、道路、人文、历史几近痴迷,为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解读,让更多人看懂照片上的故事与时代语言。

每天不是在旧货市场就是在去旧货市场的路上,很多人看见他第一句话就是,左老师,这儿有一批老照片,你看用的上不?

10年时间,花费50余万元收集别人“丢弃”的旧照片,对他而言,却是不可低估的宝贝,珍贵而稀罕。

他是85后民间藏家,左少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看左少英收藏的照片,是在一场“成都姑娘”的影像收藏展览上。

照片中的主角,是从民国时期到上世纪90年代的成都女性人物照,有合照也有单人照,每张照片都是那么美,或婉约自然,或淳朴羞涩,她们的笑容以及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直抵人心。

华西坝钟楼前的女学生,上世纪40年代

看展时,我就在想,有人收集这些老照片,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让我们不至于遗忘时光曾予每个人最美好的时刻,影像让此刻永恒。

一位少女的留影,背景是人民南路广场。上世纪60、70年代

“这是时代情绪的记录,更是民间影像的价值所在。让我们不仅了解历史,更从中获得温暖治愈,这是影像的力量,更是我们身边每个人抬手即拾的温存。当然它最大的价值是对这座城市的深度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少英收藏的成都老照片

约访左少英时,他提了满满两大口袋,二十来册成都园林题材的老照片来见我。“这只是收藏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都在家里,实在搬不动。但如果你想看什么照片,我也能马上找到发你看。因为照片的内容,可以说已经装进脑子里了。”

几十万张老照片,几乎做到如数家珍,并且可以对每一张照片上的故事和背景进行解读,这是左少英10年练就下来的“本事”。

左少英家里用于存放收藏旧照片的书柜

“每天看,每天寻找,每天翻阅,日积月累,能不了解嘛?”几十年前的街道,城市布局,人物生活照,一张张照片传递出的信息,左少英即刻就可辨认出来,这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这些人在干什么,彼时的成都正在经历什么……

在市场淘货的左少英,常常都是这样“满载而归”,看到有新内容的老照片,他就会收入囊中。

淘老照片的左少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外地人对成都的了解,通过旧照片的不断收集,也在不断加深,最终成为“成都历史影像专家”。

从大学毕业来到成都做第一份工作,到后来祼辞全职干“收藏”,左少英说这可能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想给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一些独特的礼物吧。

左少英从2016年开始拿起相机进行城市影像记录。

“越来越能感受到,民间影像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一张老照片,都是一段时空的具象化记录。”左少英说,随着收藏数量越来越大,照片的分类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为收集回来的老照片进行分类整理,是日常工作之一,虽然工作量繁琐,但左少英乐在其中。

比如,他有一个分类是“成都人的衣食住行”。单说“衣”这个分类,他又做了更为细致的专题,比如不同年代手提包、有着时代特色的各式帽子、甚至针织衫也有一个专题。“视角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趣味无穷,同时也能读到穿搭潮流的变化和丰富的年代信息”,也印证了“成都人的时尚观果然一直都走在前端。”

看看她们提的包包多么时尚。六十年代
成都游乐园里打扮时尚的女性。八十年代

再比如“成都人的客厅”,从他收集回来的很多旧照中,有不少是日常生活场景,看不同年代成都人生活空间,房间的大小、家具的布局、生活用品及装饰品的陈列,甚至到人们拍照的姿态,都在反映不同时代社会的变化和微观生活场景的变化。

“这对研究一个地方的民俗习惯、物质生活水平、家庭情感关系等等,都有着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婚房空间,八十年代
家居空间,八十年代

还有“成都人的家宴”,也很有意思。不同时期,成都家宴上流行的桌菜,酒水,家人团圆时的情景,甚至家庭成员的结构,都不断反映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亲情之间流淌的温情暖意。

家宴,九十年代
家宴,八九十年代

“有时候,看着这些照片,我都会被照片中人物的动作和传递的情感而感动。”左少英说每次收回一批老照片,都是一次与陌生人偶然的会面。他们在照片里讲述生活中的往事,而他就是那个虔诚的读者,去感知一段真实存在、清晰可见、但又无法触摸的已经远去的生活。“就像是要去完成一项任务,去拼凑时间丢给我的这堆素材。”

“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做一本成都的‘街巷图志’,让所有成都人看到,一座古城是如何一点点生长,沧海桑田,变成今天的现代化大都市的。”

照片上的背景是成都东郊工业地标:刃具厂大楼。七十年代

收藏数量庞大,但不代表收藏会有止境。时间会变化,影像中呈现的内容会变化,此时捕捉到的画面,在彼时就有了留存和参考的价值。

“时间在流逝,个体意识在变化,家庭观念在变化,社会也在变化,影像的记录永远有价值。那些温暖的场景,会给我们现实中的生活提供启发和情感力量,这就是民间影像最有意义的地方。”

接下来,看一组左少英收藏的一个专题:成都人的游乐史

他说,春天万物复苏,成都人有在春天看花会的习惯,可你知道第一届花会是哪一年开始的吗?你和家人一定也去过某一年的花会,还记得吗?

过年时,成都人有去看灯会的愿望,小时候,你去过的成都灯会留影里,自己的模样都忘了吗?

还有成都历史悠久的那些公园,你知道目前最早能看到有人留影的照片是哪个公园吗?

来,一起看看成都人在公园里留给我们的美好印记。

成都望江楼公园

三四十年代

望江楼公园薛涛井前的留影。这也是左少英收藏的成都公园系列里目前最早的一张照片。

八十年代

望江楼公园后门有一座玉津桥,在此取景位置最佳,这座桥后来因防洪需要拆掉了。

成都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里的大象梭梭板,那时候是要排队的。八十年代
人民公园里的年青人,是多么的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七十年代

成都百花潭公园

百花潭公园里的儿童游乐园,这个小飞机,你坐过吗?八十年代
百花潭公园里的这个假山瀑布,很多人都从此穿行过。九十年代

成都动物园

成都动物园,这是一只假老虎吧?八十年代
成都动物园金鱼池前,是一个最佳拍照点。八十年代

成都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那个年代流行在此拍个背影。八十年代
成都杜甫草堂里看书的小朋友。七八十年代

成都南郊公园

成都南郊公园,很多人在湖中泛舟,岸边时尚的成都姑娘。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

成都南郊公园里的这个狮子,我小时候也爬到上面拍过照片的。

成都文化公园

八十年代

文化公园成都灯会,反正那时候就是人山人海,看完后一定要拍张全家福,所以很多时候拍出来的照片是“红眼睛”,你知道为什么吗?

文化公园成都花会。八十年代

成都塔子山公园

八十年代

塔子山公园野炊,秋游时最爱的活动,那时也叫“劳动课”。

九十年代

塔子山公园野炊的灶台,都是编了号的,起码上百个。

成都新华公园

新华公园老大门,还记得吗?
新华公园东方游乐城。九十年代

成都游乐园

成都猛追湾游乐园,比赛喝汽水的两个小朋友。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

成都游乐园的翻滚列车,成都人第一次亲自体验的一项刺激项目。

成都世界乐园

九十年代

成都世界乐园,记得那时的门票要40元,因为很贵,所以我一次也没去过。

九十年代

成都世界乐园,这样的玩偶人据考证第一次出现在成都,就是在世界乐园。

我更愿意称这个系列为“成都人的公园情结”,我在里面看到的是成都人喜欢“耍”又会“耍”的一面,也看到这座城市一直以来让所有人很爱它的理由。

那些微不足道的成都人的日常生活,在未来被某个人捡起来,修复、对话,这种记忆的延续真是让人感动。

(以上照片均由左少英提供,并同意漫成都刊登使用)

——漫成都·城市——

文字|Anyu

编辑 |Penny

图片|均由左少英提供

主编/出品丨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