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养老金并轨?

改革以前,大国的养老金制度是实行双轨制,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由财政保障,他们领到手的额度远高于企业退休的职工。因为相差过大,一度引发对**主义的怀疑。因此2014年开始着手养老金“并轨”。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注意是统一计算方式,并不是统一领取金额。)

养老金并轨:其实就是将公职人员和非公职人员两者的缴纳方式相同,自己需要承担一部分费用,旨在形成一个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并轨后的养老金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平衡了体制内外,缩小了差距。

目前,采取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将分为三类:并轨前已经退休的“老人”,刚入职的“新人”,以及并轨前入职且并轨后仍在职的“中人”。

二.并轨时间?

2024年10月以后退休的人,将按新的计算方式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什么是新人、中人、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老办法,2014年10前退休的不受影响。

中人中办法,就高不就低,两种计算方式,哪一种高,就采用哪种方式。

新人新办法,完全采取新的计算方式。

四.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采取的是累积制,基本上是相当于每缴费一个月产生一定额度的养老金,不管中断与否,未来将会累积起来。缴费产生的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的。

计算公式并轨后退休后个人每月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职业年金。

基础养老金=(本省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基数*本省社会平工资)÷2×缴费年限×1%

(各省平均工资有差异,但相差不会超过两千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实际账户累计额/计发月数

(注:50周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90个月;55周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70个月;60周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65周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01个月。)

职业年金:

则与岗位和级别的关,每月领取,领完为

止。体制内年金按工资基数发放到个人养老金账户。退休时,可按月领取,领完为止;体制之外人员也可以申请一次性取出。

注意:本省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实际上与级别、职务关系不大,但与总缴费年限和总累积额度关系大。那怕是基数比别人高不少,最后算下来也差不了多少钱。差距最大的是

职业年金

。一是地方企业很多都没有职业年金。二是职业领取完为止。

所以说,相同缴费年限下,养老金基数的不同,养老金也会不一样。但相对来说,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趋于统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