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肯定孩子,再提出建议。”
“课堂氛围太好了”
“这个老师不一般,抽问的时候,那么多娃儿主动举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弹幕和评论,来自新川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语文课堂,40分钟的《青蛙卖泥塘》课程,被任教的钟雪老师安排的明明白白:

180秒内,完成课文梗概讲解和课时目标导入,再通过电子白板上的动态PPT课件,仅用5分钟,就让在座的新川娃们了解到课文中青蛙的性格特征和角色形象,为之后的课堂互动环节——叫卖泥塘做好铺垫,又快、又准、又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8岁的小孩子,正处于培养专注力和习惯的关键节点,当钟老师用“我喜欢端正坐好的x同学、我欣赏按规举手的x同学……”等话语进行引导时,也正是一种潜移默化,鼓励他们参与课堂互动的正向激励。

这样下去,何愁教不出好学生呢?

围绕着“好学生”这个概念,家长、学生、老师三者之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争论,却始终达不成共识。因为不同视角下不同的评判标准,导致了矛盾的产生。

人们常说,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换到学生身上也是一样的,先唤醒动机,再要求成果。新川外国语学校教学质量中心的李老师,根据不同的学习习惯,举过一个例子——

第一个学生拿着题来问我:老师这个点我们在哪讲过啊,我当时可能上课走神了,没印象了
第二个学生拿着题来问我:老师这个点你是不是没讲啊?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个学生,属于内部归因——把问题出现的原因, 归结为自身、可控的因素,当他继续分析时,就可以选择在课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听课效率。

第二个学生,就是典型的外部归因——把问题归结于外界、怪到他不可控的因素上,从而逃避了自身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在这样的归因下,他就不需要做出任何改进了,因为他觉得:“我没有错啊!”

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敞开心扉和亲近的家人聊聊......使用这些行之有效的小建议,守护同学们纯真善良的内心。